衝瓶夾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3:24:41 1
衝瓶夾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衝瓶夾,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底座、鉗夾、氣缸、活塞杆,所述鉗夾一端設有弧形的裝夾頭,鉗夾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上並以連接處為支點構成蹺板的結構,鉗夾為兩個呈左右對稱設置,兩個鉗夾之間設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與氣缸連接,所述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均設有使兩個鉗於該端相互靠近的彈性件,所述活塞杆相對氣缸的另一端設有均與兩個鉗夾的側壁接觸的圓輪,所述圓輪伴隨活塞杆運動並沿兩個鉗夾的側壁滾動,所述圓輪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其結構簡單,通過氣缸傳動時,活塞杆與鉗夾之間的傳動效果直接可靠,裝夾牢固,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衝瓶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機夾具,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衝瓶夾。
【背景技術】
[0002]飲料灌裝生產中需要對瓶子進行衝洗,以往的操作通常是通過衝瓶夾加注飲料的瓶口,並將瓶口翻轉朝下,液體從下向上噴入瓶子內對瓶子進行衝洗,衝洗完畢後的瓶子重新放回流水線上進入後面的飲料灌裝。以往的衝瓶夾通常由氣缸帶動,氣缸中帶有活塞杆,活塞杆與用於裝夾瓶口的兩個鉗夾之間通過連杆連接,通過活塞杆做活塞運動並帶動連杆運動將兩個鉗夾撐開或者拉緊,從而達到夾緊或鬆開的目的。但是通過活塞杆帶動連杆運動從而撐開或者拉緊鉗夾的過程中,其相互傳動連接處過多,尤其是在使用久了之後,連杆鉸接處等部位發生磨損,容易存在運動過程中卡頓,連杆撐開鉗夾或者拉緊鉗夾效果不完全的問題,比如連杆未將鉗夾完全撐開,影響鉗夾將瓶口鬆開放落;或者未完全拉緊,在將瓶子翻轉對其清洗過程中,瓶子掉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衝瓶夾,其結構簡單,通過氣缸傳動時,活塞杆與鉗夾之間的傳動效果直接可靠,裝夾牢固,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衝瓶夾,包括底座、鉗夾、氣缸、活塞杆,所述鉗夾一端設有弧形的裝夾頭,所述鉗夾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上並以連接處為支點構成蹺板的結構,所述鉗夾為兩個呈左右對稱設置,所述兩個鉗夾之間設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與氣缸連接,所述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均設有使兩個鉗夾於該端相互靠近的彈性件,所述活塞杆相對氣缸的另一端設有均與兩個鉗夾的側壁接觸的圓輪,所述圓輪伴隨活塞杆運動並沿兩個鉗夾的側壁滾動,所述圓輪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
[0005]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個鉗夾的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上構成蹺板的結構,在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通過彈性件使鉗夾相互靠近,此時裝夾頭側則被向外翹起,該衝瓶夾處於鬆開狀態,但通過氣缸帶動活塞杆向下運動時,連接於活塞杆上的圓輪即伴隨活塞杆沿著兩個鉗夾的側壁向氣缸側滾動,且圓輪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從而使兩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被圓輪向外撐開,通過蹺板的原理,裝夾頭側則向內夾緊,此時該衝瓶夾處於夾緊狀態。其摒棄了以往通過連杆撐開鉗夾或拉緊鉗夾的方式,通過圓輪伴隨活塞杆於兩鉗夾側壁的滾動控制鉗夾的夾緊或鬆開,其力的傳動作用更直接,且不易因傳動連接處過多而存在卡頓,或者裝夾不完全的問題,且圓輪滾動連接傳動的效果使傳動連接處不易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也因此提高了生產效率。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設有垂直底座的固定柱,所述鉗夾的中部套設於固定柱上並以固定柱作為支點平面擺動,所述彈性件嵌設於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與底座的側壁之間,所述彈性件的彈力作用方向始終朝向活塞杆所在的一側。
[0007]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對鉗夾的擺動連接作進一步概述,鉗夾的中部為套設於固定柱上並以固定柱為軸轉動,由於鉗夾為中部套設於固定柱上,因此鉗夾則以固定柱為支點構成了沿底座所在平面擺動的蹺板結構,彈性件則保證了鉗夾初始為鬆開的狀態,使圓輪在向氣缸側滾動時可以對其起到一個撐開並於裝夾頭側夾緊的作用。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鉗夾與圓輪接觸的側壁設有沿圓輪運動軌跡分布的滾動槽,所述圓輪的圓周面設有用於嵌入滾動槽內滾動的環形凸沿。
[0009]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設將環形凸沿嵌於滾動槽內滾動的結構可以起到類似火車軌道的作用,防止圓輪滾偏,使用更穩定。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圓輪的直徑等於兩鉗夾平行放置時兩鉗夾之間的距離。
[0011]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圓輪的直徑越大,則越容易將鉗夾於彈性件側撐開,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則容易頂死於兩鉗夾之間使圓輪無法滾動,上述對圓輪大小的設置相對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既能夠方便對鉗夾起到撐開的作用,又方便圓輪於鉗夾的側壁滾動,在圓輪滾動至鉗夾於彈性件側的末端時,鉗夾於該處被撐開的角度正好能夠將裝夾頭夾緊。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上設有蓋板。
[0013]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蓋板能夠該衝瓶夾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也可避免鉗夾在固定不穩時從底座上脫落,對其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衝瓶夾實施例的結構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衝瓶夾實施例蓋有蓋板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衝瓶夾實施例的環形凸沿與滾動槽連接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衝瓶夾實施例蓋有蓋板時的側視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1、底座;2、鉗夾;3、氣缸;4、圓輪;5、蓋板;11、固定柱;12、彈性件;21、裝夾頭;22、滾動槽;31、活塞杆;41、環形凸沿;42、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衝瓶夾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0]本實施例衝瓶夾,包括底座1、鉗夾2、氣缸3、活塞杆31,所述鉗夾2 —端設有弧形的裝夾頭21,所述鉗夾2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I上並以連接處為支點構成蹺板的結構,所述鉗夾2為兩個呈左右對稱設置,所述兩個鉗夾2之間設有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與氣缸3連接,所述兩個鉗夾2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均設有使兩個鉗於該端相互靠近的彈性件12,所述活塞杆31相對氣缸3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軸42固定有均與兩個鉗夾2的側壁接觸的圓輪4,圓輪4可以以轉動軸42為軸轉動,所述圓輪4伴隨活塞杆31運動並沿兩個鉗夾2的側壁滾動,所述圓輪4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2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12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兩個鉗夾2的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I上且構成蹺板的結構,在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通過彈性件12使鉗夾2相互靠近,此時裝夾頭21側則被向外翹起,該衝瓶夾處於鬆開狀態,但通過氣缸3帶動活塞杆31向下運動時,連接於活塞杆31上的圓輪4即伴隨活塞杆31沿著兩個鉗夾2的側壁向氣缸3側滾動,且圓輪4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2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12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從而使兩鉗夾2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被圓輪4向外撐開,通過蹺板的原理,裝夾頭21側則向內夾緊,此時該衝瓶夾處於夾緊狀態。其摒棄了以往通過連杆撐開鉗夾2或拉緊鉗夾2的方式,通過圓輪4伴隨活塞杆31於兩鉗夾2側壁的滾動控制鉗夾2的夾緊或鬆開,其力的傳動作用更直接,且不易因傳動連接處過多而存在卡頓,或者裝夾不完全的問題,且圓輪4滾動連接傳動的效果使傳動連接處不易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也因此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1]所述底座I 一體式設計有垂直底座I的固定柱11,鉗夾2中部套設於固定柱11上並以固定柱11作為支點平面擺動,所述彈性件12嵌設於鉗夾2相對裝夾頭21的另一端與底座I的側壁之間,所述彈性件12的彈力作用方向始終朝向活塞杆31側。對鉗夾2的擺動連接作進一步概述,鉗夾2的中部為套設於固定柱11上並以固定柱11為軸轉動,由於鉗夾2為中部套設於固定柱11上,因此鉗夾2則以固定柱11為支點構成了沿底座I所在平面擺動的蹺板結構,彈性件12則保證了鉗夾2初始為鬆開的狀態,使圓輪4在向氣缸3側滾動時可以對其起到一個撐開並於裝夾頭21側夾緊的作用。此處彈性件12為彈簧,主要基於彈簧相對其它的彈性件12具有更好的彈性,且耐擠壓性強,不易變形,因此採用彈簧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當然採用其它性能與其相近的彈性件12亦可。
[0022]所述鉗夾2與圓輪4接觸的側壁設有沿圓輪4運動軌跡分布的滾動槽22,所述圓輪4滾動的側面設有嵌於滾動槽22內滾動的環形凸沿41。增設將環形凸沿41嵌於滾動槽22內滾動的結構可以起到類似火車軌道的作用,防止圓輪4滾偏,使用更穩定。
[0023]所述圓輪4的直徑等於兩鉗夾2平行放置時兩鉗夾2之間的距離。圓輪4的直徑越大,則越容易將鉗夾2於彈性件12側撐開,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則容易頂死於兩鉗夾2之間使圓輪4無法滾動,上述對圓輪4大小的設置相對能夠起到相對較好的效果,既能夠方便對鉗夾2起到撐開的作用,又方便圓輪4於鉗夾2的側壁滾動,在圓輪4滾動至鉗夾2於彈性件12側的末端時,鉗夾2於該處被撐開的角度正好能夠將裝夾頭21夾緊。當然此處只是本實施例所採用的優選實施方案,採用與其近似的大小設置方案亦可,因此,本方案並不用於限制本使用新型,採用與其近似的大小設置方案亦應當屬於本使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0024]所述底座I上設有蓋板5。蓋板5能夠該衝瓶夾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也可避免鉗夾2在固定不穩時從底座I上脫落,對其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衝瓶夾,包括底座、鉗夾、氣缸、活塞杆,其特徵是:所述鉗夾一端設有弧形的裝夾頭,所述鉗夾中部擺動連接於底座上並以連接處為支點構成蹺板的結構,所述鉗夾為兩個呈左右對稱設置,所述兩個鉗夾之間設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與氣缸連接,所述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均設有使兩個鉗夾於該端相互靠近的彈性件,所述活塞杆相對氣缸的另一端設有均與兩個鉗夾的側壁接觸的圓輪,所述圓輪伴隨活塞杆運動並沿兩個鉗夾的側壁滾動,所述圓輪的直徑大於兩個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在受彈性件壓緊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瓶夾,其特徵是:所述底座設有垂直底座的固定柱,所述鉗夾的中部套設於固定柱上並以固定柱作為支點平面擺動,所述彈性件嵌設於鉗夾相對裝夾頭的另一端與底座的側壁之間,所述彈性件的彈力作用方向始終朝向活塞杆所在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衝瓶夾,其特徵是:所述鉗夾與圓輪接觸的側壁設有沿圓輪運動軌跡分布的滾動槽,所述圓輪的圓周面設有用於嵌入滾動槽內滾動的環形凸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衝瓶夾,其特徵是:所述圓輪的直徑等於兩鉗夾平行放置時兩鉗夾之間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衝瓶夾,其特徵是:所述底座上設有蓋板。
【文檔編號】B08B13/00GK204052332SQ20142044845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9日
【發明者】林孝哲 申請人:溫州凱美銳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