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3:20:26 4
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包括自行走式車體以及安裝於自行走式車體的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和滾筒式脫粒裝置;所述自行走式車體包括車架、行走輪、發動機和傳動連接於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和行走輪的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橫向安裝於車架側面用於將動力傳遞至行走輪的側掛式傳動箱;所述發動機的活塞包括活塞頭部、活塞裙部和活塞銷座;所述活塞頭部頂面邊部為無倒角的銳邊結構;所述發動機的活塞和連杆之間設有用於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的彈性扭轉裝置;本實用新型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可提高收割機整體的操縱靈活性能,縮短傳動鏈長度,保證傳動結構穩定,利於節約維修成本。
【專利說明】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穫機械,尤其涉及一種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
【背景技術】
[0002]聯合收割機是能夠一次性完成穀類作物的收割、脫粒、清除雜物,直接從田間獲取穀粒的收穫機械,相對於人工收割可減少脫粒損失、降低勞動強度、節約勞動力,是大田作業不可缺少的農用機械。
[0003]目前市場上供應有聯合收割機,生產效率高,價格低廉,適於小田間收割作業,一般由自行走式車體、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和螺旋輸送裝置構成,自行走式車體由車架和安裝於車架的行走輪、發動機和動力傳動箱,現有技術中,動力傳動箱和發動機與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和螺旋輸送裝置縱向排布安裝於車架,收割機整體縱向長度較長,操縱的靈活性稍差,傳動鏈較長,傳動件分散,結構不緊湊,採用皮帶傳動可靠性差,易失效和損壞,維修成本較高。
[0004]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對現有的聯合收割機加以改進,使發動機與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和螺旋輸送裝置的排布更緊湊,提高收割機整體的操縱靈活性能,縮短傳動鏈長度,保證傳動結構穩定,不易失效和損壞,節約維修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發動機與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和螺旋輸送裝置的排布更緊湊,可提高收割機整體的操縱靈活性能,縮短傳動鏈長度,保證傳動結構穩定,不易失效和損壞,利於節約維修成本。
[0006]本實用新型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包括自行走式車體以及安裝於自行走式車體的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和滾筒式脫粒裝置;所述自行走式車體包括車架、行走輪、發動機和傳動連接於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和行走輪的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橫向安裝於車架側面用於將動力傳遞至行走輪的側掛式傳動箱;所述發動機的活塞和連杆之間設有用於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的彈性扭轉裝置。
[0007]進一步,所述彈性扭轉裝置為單扭簧,所述單扭簧兩端分別連接於活塞和連杆;所述單扭簧為兩個,兩單扭簧沿活塞銷軸向分列於連杆兩側;所述連杆和活塞上設有相應的用於安裝活塞銷的連杆銷孔和活塞銷孔;所述連杆銷孔內設有連杆襯套,活塞銷孔內設有用於活塞銷軸向定位的卡環,活塞銷孔內表面沿其周向設有安裝卡環的卡環槽;
[0008]進一步,所述發動機動力輸出軸同軸固定設置有小傳動輪I,脫粒裝置滾筒轉軸同軸固定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同平面傳動連接的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大的大傳動輪I以及與大傳動輪I同側同步轉動並且直徑較大傳動輪I小的小傳動輪II,傳動箱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I傳動連接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I大的大傳動輪II,傳動箱輸出端傳動連接於行走輪輪軸;
[0009]進一步,所述小傳動輪I與大傳動輪I之間以及小傳動輪II與大傳動輪II之間均通過V帶傳動連接;
[0010]進一步,所述小傳動輪I和大傳動輪I均設置有多個輪槽並且至少通過兩條V帶傳動連接;
[0011]進一步,所述傳動箱輸出端與行走輪輪軸通過花鍵傳動配合。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變速機構側掛於機器的側面,使其發動機與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和螺旋輸送裝置的排布更緊湊,可提高收割機整體的操縱靈活性能,縮短傳動鏈長度,保證傳動結構穩定,不易失效和損壞,利於節約維修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6]圖3為活塞連杆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活塞連杆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包括自行走式車體I以及安裝於自行走式車體I的收割器2、螺旋輸送裝置3和滾筒式脫粒裝置4 ;所述自行走式車體I包括車架11、行走輪12、發動機13和傳動連接於發動機13的動力輸出軸與收割器2、螺旋輸送裝置3、脫粒裝置4和行走輪12的傳動組件14,所述傳動組件14包括橫向安裝於車架11側面用於將動力傳遞至行走輪12的側掛式傳動箱141,傳動箱141與發動機13輸出軸位於自行走式車體I同一側設置;所述發動機的活塞和連杆之間設有用於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的彈性扭轉裝置;活塞與連杆之間設有用於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的彈性扭轉裝置,以此避免了活塞壓縮行程結束、做功行程開始,活塞越過上止點時,活塞敲擊汽缸壁的現象。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扭轉裝置為單扭簧,所述單扭簧兩端分別連接於活塞和連杆;所述單扭簧為兩個,兩單扭簧沿活塞銷軸向分列於連杆兩側;所述連杆和活塞上設有相應的用於安裝活塞銷的連杆銷孔和活塞銷孔;所述連杆銷孔內設有連杆襯套,活塞銷孔內設有用於活塞銷軸向定位的卡環,活塞銷孔內表面沿其周向設有安裝卡環的卡環槽;單扭簧是常見的彈性扭轉裝置,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結構可靠,能有效的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採用兩個單扭簧可增加活塞繞活塞銷轉動的彈性力,同時提高扭簧連接的可靠性,保證有效消除活塞敲擊汽缸壁的現象;由於活塞銷的安裝通常採用「全浮式」,即活塞銷、連杆銷孔和活塞銷孔都有相對運動,這樣,活塞銷能在連杆襯套和活塞銷孔中自由轉動,使磨損均勻,為了防止全浮式活塞銷軸向竄動刮傷氣缸壁,在活塞銷兩端應裝有卡環,進行軸向定位。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13動力輸出軸同軸固定設置有小傳動輪I 131,脫粒裝置4滾筒轉軸同軸固定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 131同平面傳動連接的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 131大的大傳動輪I 41以及與大傳動輪I 41同側同步轉動並且直徑較大傳動輪I 41小的小傳動輪II 42,傳動箱141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I 42傳動連接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I 42大的大傳動輪II 142,傳動箱141輸出端傳動連接於行走輪12輪軸,小傳動輪I 131與大傳動輪I 41及小傳動輪II 42與大傳動輪II 142之間的二次大比傳動可視為簡化的減速箱結構,能夠使輸入至傳動箱141的扭矩較大,為行走輪12提供足夠的行走動力。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小傳動輪I 131與大傳動輪I 41之間以及小傳動輪II 42與大傳動輪II 142之間均通過V帶傳動連接,採用較為成熟的現有傳動連接結構,易於加工製造,成本較低。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小傳動輪I 131和大傳動輪I 41均設置有多個輪槽並且至少通過兩條V帶傳動連接,能夠保證傳動結構穩定,不易失效和損壞。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箱141輸出端與行走輪12輪軸通過花鍵傳動配合,採用花鍵傳動能都保證動力的穩定傳遞,結構強度高。
[0023]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包括自行走式車體以及安裝於自行走式車體的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和滾筒式脫粒裝置;所述自行走式車體包括車架、行走輪、發動機和傳動連接於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收割器、螺旋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和行走輪的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橫向安裝於車架側面用於將動力傳遞至行走輪的側掛式傳動箱;所述發動機的活塞和連杆之間設有用於為活塞繞活塞銷轉動提供彈性力的彈性扭轉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扭轉裝置為單扭簧,所述單扭簧兩端分別連接於活塞和連杆;所述單扭簧為兩個,兩單扭簧沿活塞銷軸向分列於連杆兩側;所述連杆和活塞上設有相應的用於安裝活塞銷的連杆銷孔和活塞銷孔;所述連杆銷孔內設有連杆襯套,活塞銷孔內設有用於活塞銷軸向定位的卡環,活塞銷孔內表面沿其周向設有安裝卡環的卡環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動力輸出軸同軸固定設置有小傳動輪I,脫粒裝置滾筒轉軸同軸固定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同平面傳動連接的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大的大傳動輪I以及與大傳動輪I同側同步轉動並且直徑較大傳動輪I小的小傳動輪II,傳動箱設置有與小傳動輪II傳動連接並且直徑較小傳動輪II大的大傳動輪II,傳動箱輸出端傳動連接於行走輪輪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傳動輪I與大傳動輪I之間以及小傳動輪II與大傳動輪II之間均通過V帶傳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傳動輪I和大傳動輪I均設置有多個輪槽並且至少通過兩條V帶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性能穀物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箱輸出端與行走輪輪軸通過花鍵傳動配合。
【文檔編號】A01D41/02GK203942796SQ201420391738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黃梅 申請人:重慶市家創揚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