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式千斤頂的頂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2:09:16 1
專利名稱:剪式千斤頂的頂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千斤頂頂頭,尤其是一種性能改良的結構呈複合型的千斤 頂頂頭。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剪式千斤頂的頂頭通常是由負載槽、支架、左右脊背和各延伸 部分等要素一體構成,其幾何形狀較光滑流暢,但是,這些頂頭部件的結構用 材浪費多,且對於需有較大承重能力的千斤頂頂頭,因要求板材厚度大, 一體 結構成形難度高,導致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剪式千斤頂頂頭原材料浪費多、加工成本高的不足,本發明 提出一種新方案,其結構由分別落料成形的二個部分經衝壓成形後再搭接壓合 而成,這樣,頂頭功能不變,降低成本效果明顯。
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由 支架、銷軸孔、負載槽、脊背組成,其特徵在於支架1呈"U"形,支架兩側
面的中上部制有外翻式加強壓印凸臺101、 102,支架上端面103與104位於同 一平面內,平面103中部開有長槽105,在平面103與104之間設有大槽106, 又在支架兩側面分別制有同軸的銷軸孔107和108,支墊2以負載槽201為基準 分別向兩側延伸形成脊背202、駝峰203、駝峰延伸面204、搭扣205、小平臺 206、搭扣207。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加工成品合格率,減少材料的浪費並降低了 生產該零件的難度。
實施例的
圖1所示為本發明適用產品剪式千斤頂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U"形支架1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支墊2的立體圖4是本發明支架1與支墊2組合後的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在圖4立體圖上以A面為剖切面得到的剖視圖。
其中各圖上的標號名稱如下 1 "U"形支架;101加強壓印凸臺;102加強壓印凸臺;103支架上端面; 104支架上端面;105長槽;106大槽;107銷軸孔;108銷軸孔;2支墊;201 負載槽;202脊背;203駝峰;204駝峰延伸面;205搭扣;206小平臺;207搭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將有助於對本案技術 內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實施例並不構成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之頂頭從結構上看它是由"U"形支架1和支墊2
兩部分壓接而成。圖2所示表明了 "U"形支架1各結構要素的相鄰關係
支架1兩側之間貫有的同軸孔107和108用於與其適用千斤頂臂體的轉動聯 接,兩側加強壓印凸臺101、 102用於提高頂頭承載時的抗彎、抗扭組合剛 度和強度,支架上端面104與凸臺101、 102的上平面組合後用於支撐圖3 所示的支墊2,也由圖5所示長槽105用作供支墊2之搭扣205穿入後的壓 接,支墊2之搭扣207繞支架1之上端面104外側向下彎曲壓入支架內端面。
權利要求
1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由支架、銷軸孔、負載槽、脊背組成,其特徵在於支架(1)兩側面的中上部制有加強壓印凸臺(101)、(102),支架上端面(103)與(104)位於同一平面內,平面(103)中部開有長槽(105),在平面(103)與(104)之間設有大槽(106),支墊(2)以負載槽(201)為基準分別向兩側延伸形成脊背(202)、駝峰(203)、駝峰延伸面(204)、搭扣(205)、小平臺(206)、搭扣(20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徵還在於支架(1)兩側之 間貫有同軸孔(107)和(10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徵還在於搭扣(205)穿入 長槽(105)後壓彎搭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徵還在於支墊(2)之搭扣(207) 繞支架(1)之上端面(104)外側向下彎曲壓入支架內端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構為複合型的剪式千斤頂頂頭,由U形支架和支墊組合而成,其搭扣(205)穿入長槽(105)後經壓彎搭接,支墊(2)之搭扣(207)繞支架(1)之上端面(104)外側向下彎曲壓入支架內端面,該結構更能適應需有較大承載能力的、要求板材厚度大而一體結構成形難度高的千斤頂頂頭。
文檔編號B66F3/00GK101559907SQ200810088680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4日
發明者金根法, 陳有源, 進 韓 申請人:常熟通潤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