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輝為什麼被稱為演技之神(梁家輝演技爆表的電影又來一部)
2023-06-10 09:16:19
每當人們要安利梁家輝的演技有多麼厲害時,
一般會拿《黑金》裡的周朝先、《黑社會》中的大D、《江湖告急》裡的任因久舉例。
筆者要介紹的這部電影,
梁家輝的演技也同樣爆表——由銀河映像出品,遊乃海執導的《跟蹤》。
《跟蹤》是遊乃海的導演處女作。
在此之前,他已經為杜琪峯擔任編劇工作長達15年時間。
不過本片在當年上映之後並沒有獲得太熱烈的反響,
直到它被韓國電影人翻拍成《監視者們》,這部影片才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如果說《監視者們》是加了眾多主料的大餐,那麼《跟蹤》就是一道精緻優雅的點心。
雖說韓國版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原作裡那種」香港韻味」卻無法被複製。
譬如導演使用運動鏡頭展示跟蹤和被跟蹤者活動軌跡的同時,
也充分利用香港富有特色的城市地理特徵,通過對密密麻麻的地標性建築,川流熙攘的汽車和人群的描繪,為影片中的人物增添了」作困獸鬥」之意。
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
它講述了代號」狗頭」的沙展黃文展(任達華),和代號」豬女」的何家寶(徐子珊),
利用跟蹤手段偵破銀樓劫案的故事。
雖然警察已為匪徒布下了天羅地網,但卻被他們屢屢識破,得以逃出。經過調查,警方發現有黑手隱匿於幕後操控縱全局——他就是由梁家輝扮演的頭號悍匪陳重山。
本片是任達華和梁家輝繼《黑社會》之後的再次合作。
不過兩人在片中的形象,卻與之前的黑幫成員形象有著天壤之別。
任達華收起了瀟灑和張狂的演技,扮演了一個外貌普通,大隱於市的警察角色。
當年任達華為這部影片贈肥了20斤。
在傳統的香港警匪電影裡,有時為使電影情節極富戲劇化,便將反派刻畫的分外出彩。
在這部戲裡,梁家輝用仍然無懈可擊的表演,鮮活地塑造出了一個邪氣逼人,聰明冷靜,運籌帷幄,做事絕不拖泥帶水的匪徒形象。
在匪徒內訌時,他內心的煩躁不安,瞬間泛起的暴戾之氣,只需通過面部肌肉的抖動和抽搐就足以表現出來。
在面對巡警突然的盤查時,他假借搜包的動作拖延時間,思考對策,
然後突然揮舞匕首,將巡警刺倒在血泊之中。
這部戲裡,梁家輝的臺詞極其凝練和精簡,
他更多是通過行為舉止,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變化等等,就把陳重山的人物個性給演活。
因題材要求等種種原因,影片必須主要依靠人物舉動和畫面情境的互相配合來推進劇情。
尤其是狗仔隊成員跟蹤匪徒的畫面,儘管線索龐雜,但卻處理得絲毫不亂。
觀眾不僅可以理清誰在跟蹤誰,此時正在發生什麼事,誰是警察,誰是匪徒等等。
其中既有主觀描寫,又有客觀描寫。
譬如梁家輝在房頂鳥瞰全局的大場景,
和林雪邊吃魚丸,邊躲避警察的局部特寫來回切換,銜接生動,流暢自然,展現出了遊乃海高超的場面調度能力。
不倚靠緊張激烈的槍戰鏡頭,只憑藉追蹤和反追蹤情節,
就能做出戲劇張力的警匪片,實在少之又少。
而《跟蹤》一開始通過徐子珊跟蹤任達華的情節,並為觀眾一一梳理出他究竟見過什麼人?做過什麼事?有什麼細節被忽略?便為觀眾註明了這是一部不能以傳統審美觀去作衡量的警匪片。
遊乃海也通過狗仔隊員如何偽裝自己,匪徒如何利用建築物折射的倒影來進行反跟蹤等等大量細節,使電影的脈絡得到了極大豐富,也加大了影片整體的懸疑力度。影片中最讓人難忘的情景,是陳重山已經識破了跟蹤他多日的徐子珊,當他坐到她的面前盤問和試探時,此時任達華卻突然出現,觀眾完全不知梁家輝下一步會做出什麼可怕的舉動。
遊乃海跟隨杜琪峯徵戰影壇多年,難免會受到杜琪峯的影響。尤其是電影中當梁家輝,黎耀祥,吳廷燁等一眾匪徒在天台發生爭執時,對面房屋中卻突然出現了一個輕解羅裳的女子,瞬間緩解了之前劍拔弩張的氣氛,這是典型的銀河映像式冷幽默。
而在跟蹤匪徒的間歇,編導加入了任達華講冷笑話的情節,
也使緊張的氣氛得到了緩和,可謂」張弛有度」。
除此之外,遊乃海還引入了韓版並不具備的藝術表現手法為全片寫實的風格進行了巧妙的點綴:當何家寶的導師黃文展倒在血泊當中時,此時行人的雨傘遮住了徐子珊的視線,表達出了她迷惘和混亂的內心感受。雨過天晴的鏡頭,和黃文展脫離生命危險的鏡頭並行出現,而何家寶的視線也漸漸清晰了起來,代表了徐子珊重新看到了抓到兇手的希望。
這部電影想要的主題,也在最後被點明出來。正如它的英文片名」Eye in the Sky」一樣,一語雙關。它代表的意思不僅僅是」跟蹤」。另外一層意思也就是」天有眼」。所謂邪不勝正,壞事做盡,必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和制裁。雖然很多觀眾認為最後的收尾有些倉促和草率,但瑕不掩瑜。遊乃海充分利用了風格化和寫實主義完美結合的表現方式,將香港警匪電影中「跟蹤」這個很不起眼的小細節做到了極致,充分反映出了當年香港電影人出色的創新能力,也體現出了他們不俗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