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被騷擾男星表現(女明星自曝年少遭騷擾)
2023-06-10 09:06:42 3
大家發現沒有,最近兩年女性話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不少女性願意主動分享自己曾遭遇或正在遭遇的困境或問題。
女明星也不例外。
這不,前段時間趙小棠在某節目裡就勇敢分享了自己大學時候被性騷擾的經歷——在地鐵上遭遇了鹹豬手。
棠姐的性格大家也了解,這事哪忍得了啊?
事實上,她的應對方法也確實值得我們鼓掌——她直接回頭就大罵了那人一頓。
雖然要我說,那人也活該被罵,不過,她罵人也確實有她的道理:
直接呵斥出聲,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當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你身上之後,起碼這個人不會再敢對你進行第二次的騷擾了。
除了趙小棠,節目裡的其他嘉賓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觀點——你看,這種事絕對不是個例,而是女性都會面對的普遍困境。
比如節目裡來自日本/葡萄牙的林繪梨華,就經歷過很多這樣的事情。大家可能也知道,日本是一個性騷擾問題相對比較嚴重的國家。林繪梨華就曾經在晚上遛狗和一次出門的時候,遭遇過別人的言語騷擾和動作上的侵犯。
她也同樣選擇大聲喊了一句神經病,還用自己的高跟鞋直接砸了過去——姐妹幹得漂亮!
但不是所有人都勇敢,有人選擇直面,就有人選擇沉默和忍耐。來自烏克蘭這個相對比較保守國家的喬麗婭,就在公交上遭遇騷擾的時候,因為害怕是自己誤會了別人,所以選擇了隱忍。
這期節目召集了各個國家的不同女性探討性騷擾的話題,直接給我們展示了不同環境、不同文化、不同語境間女性相同的困擾,以及不同的應對方法,更像一個社會調查的縮影。
聽了幾位女嘉賓的遭遇,大左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他說:「勇敢發聲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在幫助更多的人。」
這句話讓我想到去年很有力量的一句話——女性之間,是可以互相幫助的。
一期節目專門探討性騷擾並非無緣無故,實在是猥褻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實在太多。甚至還有很多案例,是性質更加惡劣的兒童性侵。
不管是多年前的「素媛案」,還是前些天被熱議的「百香果女孩」等等,都是在為我們敲響警鐘。
前些年有一部很知名的作品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就曾在很小的時候遭遇過老師的性侵,並在寫下這本書後選擇了自殺,她書中的房思琪,就有著和她相似的遭遇。
所以你看,世界何其之大,陽光普照下不知有多少女孩只能流淚吞咽黑暗。
猥褻者性侵者犯罪者當然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但我們也需要讓女孩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性教育。
非常心痛地講,在現在很多文化環境中,我們仍然談性色變。
《姐妹們的茶話會》在探討性騷擾發生之時該如何自保之外,也談及性教育這個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能看到不同文化環境下的性教育差異。
在開放的國家還好,孩子們好歹早早就萌生了這方面的認識,只需要人引導並灌輸正確答案。然而在馬達加斯加這個相對比較保守的國家,家長們就通常不會和孩子討論性,甚至就連像月經這樣普遍的生理現象他們也不會向孩子科普。
但其實,性教育做得不好,會讓孩子對一些生理現象產生誤解。
林夏之所以會說這句話,就是在自己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因為不了解這些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感到害怕過,一度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就更不敢把這件事告訴父母了。
最多對林夏進行性教育的人是她的表嫂。表嫂的女兒在14歲就懷孕了,也正是因為這樣事情的發生,她才會如此重視對林夏的性教育。
因為性教育確實可以讓孩子儘早懂得愛護自己的正確方式。
顏如晶在節目中把性教育拆解得更細了一些,如晶不愧是辯手,她說:「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分寸感——肢體動作可以到哪裡,什麼動作是不舒服不可以做的。這段話其實也適用於更廣闊的成年人間維繫關係的語境中。」
實話說,這節目的許多金句我都想記下來。
以上所有性教育的觀點集合,用林繪梨華的話來說,就是告訴女孩子們:我愛穿什麼和男人犯罪的動力沒有關係,完全是這個男人的錯。
告訴她們:犯罪者才是犯錯的那一方,而美好從來都沒有錯。
告訴她們:而在面對別人的騷擾和侵犯時,女生永遠有權利說不。
當然,除了女性會關注的話題外,這檔節目其實也延伸出了更廣闊的社會層面的討論。
比如,節目裡也討論過如何看待背井離鄉去大城市工作這個話題。
嘉賓們都紛紛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比如陽離子就覺得應該去嘗試,她說:「如果決定追求自己的人生,出去試試也挺好,失敗了也是人生經歷,總比後悔要強。」
但林繪梨華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待在二三線城市也不錯:「大城市打拼會有困難和風險,相比之下在二三線城市發展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看這期的時候,我差點就有要辭職回老家的衝動了。
交流的意義就在於此。觀點沒有完全的是非對錯,角度也可以更聚焦深入,在不同的聲音和思維的碰撞中,讓社會話題得到更加多元和全方位的探討和解讀,並以此吸引社會中不同人群的發聲。
只要有人還在真誠地討論,只要聲音還能夠被聽到,就勢必會有人繼續追隨和參與。而那聲音的交匯,也可以給這世界的某一些人以力量。
#趙小棠##女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