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晶地暖地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1:37:16 4
專利名稱:新型碳晶地暖地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暖構件,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碳晶地暖地板。
背景技術:
地暖是地板輻射採暖的簡稱,是以整個地面為散熱器,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來達到取暖的目的。與傳統供暖方式相比,地暖具有散熱均勻、舒適,清潔健康,環保節能,美觀大方,安全可靠,超長壽命和高效隔音等優點。目前的地暖分為水地暖與電地暖兩種。水地暖是以溫度不高於60°C的熱水為熱媒,在埋置於地面以下填充層中的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電地暖是將外表面允許工作溫度上限為65°C的發熱電纜埋設在地板中,以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實現地面輻射供暖的方式。現有的電地暖則主要由發熱電纜,溫控器,地面輔材等組成,其結構雖然比水地暖簡單,但仍需進行較為複雜的地面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期依然過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傳統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通過拼貼方式安裝構建、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達到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連接的耐磨層、裝飾層和高密度基材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密度基材層下方設有碳素晶體發熱板,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下方設有保溫層,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電連接有電源接頭。耐磨層由三氧化二鋁或碳化矽構成,裝飾層是一層電腦仿真技術印製的印刷紙,耐磨層均勻而細密地附在裝飾層的表面,提高地板表面耐磨性。高密度基材層由高密度纖維板或者刨花板構成,通常以松木、楊木、雜木等速生材為主要原料。碳素晶體發熱板簡稱碳晶板,是一種新型平面發熱元件,其具有發熱快、地面熱平衡效果好的優點。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與電源接頭之間設有自限溫裝置。自限溫裝置可以避免碳素晶體發熱板溫度過高導致高密度基材層脫水、變形等,限溫溫度一般以40至60°C範圍內為宜。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自限溫裝置安置於高密度基材層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自限溫裝置為雙金屬片開關或者熱敏開關。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不僅能夠實現地供暖,而且升溫快,表面溫度均勻,節能環保,安全省電,同時還能夠精確供暖,安裝簡單;本實用新型採用的碳素晶體發熱板壽命長,耐腐絕緣,而且不懼怕水、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新型碳晶地暖地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附圖所示,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連接的耐磨層1、裝飾層2和高密度基材層3,高密度基材層3下方設有碳素晶體發熱板6,碳素晶體發熱板6下方設有保溫層7,碳素晶體發熱板6電連接有電源接頭5。耐磨層I由三氧化二鋁或碳化矽構成,裝飾層2是一層電腦仿真技術印製的印刷紙,耐磨層I均勻而細密地附在裝飾層2的表面,提高地板表面耐磨性。高密度基材層3由高密度纖維板或者刨花板構成,通常以松木、楊木、雜木等速生材為主要原料。碳素晶體發熱板6簡稱碳晶板,是一種新型平面發熱元件,其具有發熱快、地面熱平衡效果好的優點。在本實施例中,碳素晶體發熱板6與電源接頭5之間設有自限溫裝置4。自限溫裝置4可以避免碳素晶體發熱板溫度過高導致高密度基材層脫水、變形等,限溫溫度一般以40至60°C範圍內為宜。在本實施例中,自限溫裝置4安置於高密度基材層3內。在本實施例中,自限溫裝置4為雙金屬片開關。當然,也可以採用熱敏開關。
權利要求1.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連接的耐磨層(I)、裝飾層(2)和高密度基材層(3),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密度基材層(3)下方設有碳素晶體發熱板¢),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6)下方設有保溫層(7),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電連接有電源接頭(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6)與電源接頭(5)之間設有自限溫裝置(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自限溫裝置(4)安置於高密度基材層(3)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 其特徵在於:所述自限溫裝置⑷為雙金屬片開關或者熱敏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碳晶地暖地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連接的耐磨層、裝飾層和高密度基材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密度基材層下方設有碳素晶體發熱板,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下方設有保溫層,所述碳素晶體發熱板電連接有電源接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碳晶地暖地板,不僅能夠實現地供暖,而且升溫快,表面溫度均勻,節能環保,安全省電,同時還能夠精確供暖,安裝簡單;本實用新型採用的碳素晶體發熱板壽命長,耐腐絕緣,而且不懼怕水、氧。
文檔編號E04F15/02GK203010735SQ2012207549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5日
發明者王方軍 申請人:濰坊友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