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箱翻身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0 21:43:46 3
軸箱翻身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軸箱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方設有提手,所述基板左側設有定位杆,所述基板下方設有側板和前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與側板之間設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寬度為15-25mm。這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利用軸箱翻身後的背部結構,用翻身工裝卡入到其加強筋處,翻身工裝的止擋放入吊運的尼龍繩內部,利用尼龍繩將輪對電機吊運起的繃緊力度使軸箱不能左右晃動,達到固定的目的,並且方便操作,原落一節輪對單邊需兩人協調合作將軸箱進行翻轉。使用軸箱翻轉工裝後,單邊僅需一個人校準落輪位置即可,無需進行翻轉大大降低勞動力。
【專利說明】軸箱翻身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軸箱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雙司機室型機車在進行轉向架落輪裝配時,需將軸箱進行翻轉,壓裝到軸箱彈簧上。原操作方法為輪對吊運到構架安裝位置後,靠人力晃動軸箱,利用慣性使軸箱進行翻轉。且有時因力度達不到要求,翻轉失敗導致軸箱在半空中晃動,給下方組裝人員帶來危險。而且此種方法需多人進行配合操作,費時費力,不僅效率較低且存在組裝危險。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軸箱翻轉操作麻煩費時費力並且存在組裝危險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方設有提手,所述基板左側設有定位杆,所述基板下方設有側板和前固定板。
[000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前固定板與側板之間設有槽口。
[0006]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槽口的寬度為15_25mm。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這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利用軸箱翻身後的背部結構,用翻身工裝卡入到其加強筋處,翻身工裝的止擋放入吊運的尼龍繩內部,利用尼龍繩將輪對電機吊運起的繃緊力度使軸箱不能左右晃動,達到固定的目的,並且方便操作,原落一節輪對單邊需兩人協調合作將軸箱進行翻轉。使用軸箱翻轉工裝後,單邊僅需一個人校準落輪位置即可,無需進行翻轉大大降低勞動力,原落輪對電機時,員工需對吊運在空中的軸箱進行翻轉,耗時費力,現用軸箱翻身工裝後,每節轉向架可以提高落輪時間10-15分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0011]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0012]圖中1、提手,2、定位杆,3、側板,4、前固定板,5、基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包括基板5,所述基板5上方設有提手1,所述基板5左側設有定位杆2,所述基板5下方設有側板3和前固定板4。
[0014]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前固定板4與側板3之間設有槽口6。
[001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槽口 6的寬度為15_25mm。
[0016]這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將該裝置側板3卡在軸箱的加強筋處,而側板3前端的前固定板4卡在軸箱的橫杆上,定位杆2頂在輪對上,實現定位,槽口 6的寬度與待反轉軸箱的橫杆寬度一致,實現定位牢靠,安裝操作便捷,使用效果良好。
【權利要求】
1.一種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包括基板(5),其特徵是,所述基板(5)上方設有提手(1),所述基板(5 )左側設有定位杆(2 ),所述基板(5 )下方設有側板(3 )和前固定板(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前固定板(4)與側板(3)之間設有槽口(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箱翻身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槽口(6)的寬度為15-25mm。
【文檔編號】B61F5/26GK104129399SQ201410402360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趙立冬, 錢佩仙, 金傑龍, 路衛衛, 王業鵬, 朱一鳴, 惲步才, 楊海峰 申請人:南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