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0 17:37:5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蕁麻疹俗稱「風疹快」,多為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或黏膜暫時性、局限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腫,病因較為複雜,常由藥物、食物、感染或精神因素等引起,特點為全身或局部皮膚上突然出現大小不等之風團,可弧立或成片狀,色淡紅或蒼白,邊有紅暈,壓之褪色,風團此起彼伏,有劇癢。由於西藥治療蕁麻疹效果差,療效不明顯,且有副作用。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蕁麻疹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於本發明藥物的有關報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人經過反覆的研究試驗和臨床試驗的驗證,終於找到了有效治療蕁麻疹的中藥組合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蕁麻疹的中藥組合藥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藥物是選擇薄荷、蟬蛻、苦參、鳳仙花、徐長卿進行組合製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蕁麻疹的復發。其中選用薄荷是因為其性味辛,涼,入肺、肝經,有疏風,散熱,闢穢,解毒的功能,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選用蟬蛻是因為其性味甘鹹,涼,入肺、肝經,有散風熱,宣肺,定痙的功能,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癎,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傷風。選用苦參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肝、腎、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燥溼,殺蟲的功能,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黃疸,赤白帶下,小兒肺炎,疳積,急性扁桃體炎,痔漏,脫肛,皮膚瘙癢,陰瘡溼癢,瘰癧,燙傷。選用鳳仙花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溫,有祛風,活血,消腫,止痛的功能,治風溼偏廢,腰脅疼痛,婦女經閉腹痛,產後瘀血未盡,跌打損傷,癰疽,疔瘡,鵝掌風,灰指甲。選用徐長卿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鎮痛,止咳,利水消腫,活血解毒的功能,治胃痛,牙痛,風溼疼痛,經期腹痛,慢性氣管炎,腹水,水腫,痢疾,腸炎,跌打損傷,溼疹,蕁麻疹,毒蛇咬傷。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藥物的用量也是本發明人經過反覆大量的試驗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範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薄 荷 25-35克 蟬 蛻 25-35克 苦 參 35-45克
鳳仙花 25-35克 徐長卿 15-25克。
優選用量為:
薄 荷 30克 蟬 蛻 30克 苦 參 40克
鳳仙花 30克 徐長卿 20克。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薄荷:揀淨雜質,除去殘根,先將葉抖下另放,然後將莖噴灑清水,潤透後切段,曬乾,再與葉和勻;
2、蟬蛻:揀去雜質,洗淨曬乾;
3、苦參:揀淨雜質,除去殘莖,洗淨泥土,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4、鳳仙花: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5、徐長卿:揀淨雜質,洗淨,潤透,切成1.5釐米段,曬乾。
二、製備
將炮製後的薄荷、蟬蛻、苦參、鳳仙花、徐長卿放入容器內,加水150毫升,煮沸20分鐘即得治療蕁麻疹的藥液。
本發明藥物具有清熱燥溼,利水消腫,活血解毒的功能,用於治療蕁麻疹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
下面通過試驗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藥物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收治蕁麻疹患者26人。
2、診斷標準
患者胸部、手臂、大腿的內側或臀部等不同部位出現大小不等之孤立或成片的風團,色淡紅或蒼白,邊有紅暈,有劇癢。
3、治療方法
將炮製好的中藥放入容器內,加水150毫升,煮沸20分鐘後,先用熱氣蒸,待溫後,再用藥液洗患處20分鐘,每日1劑,燻洗2次,連用7日。
4、治療效果
經過一周的燻洗治療,26人患者全部痊癒,有效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