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小說越來越不好看(從平凡的世界看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的區別)
2023-06-10 15:01:30 1
提到網絡小說,幾乎所有人都會立馬想到一部甚至幾部知名網文。隨著網絡的發展,可以說沒看過網文的人非常少,隨便瀏覽一個網站或者刷短視頻,時不時就彈出網絡小說的推廣廣告。
誇張的標題,吸引人的內容簡介,甚至配上符合文字的圖片或者視頻,無一不吊足胃口,讓人有點開的衝動。
相比於網絡文學,傳統文學小說不論在推廣度上,還是大眾的關注度上,都要小得多。
那麼,傳統小說與網絡小說有哪些區別呢?這裡以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來做具體的對比。
網絡文學已經迎來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期,大小網站不計其數。因為網絡小說的創作門檻非常低,只要能註冊就能創作,所以現在的網文作者不計其數。
傳統文學有一定的門檻,但要想出成績,是非常難的。
近幾年,自媒體迅猛發展,對傳統文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論是看新聞還是看故事,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手機,連看電視的都少,誰還會去看報紙、雜誌?
路遙先生用六年創作了百萬字的《平凡的世界》,如果只看字數,有的網文作者三個月就能達到。
路遙先生寫完《平凡的世界》後,沒有一家雜誌願意連載,用了6年的時間寫的小說得不到認同,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反觀網絡小說,兩三萬字不能與網站籤約,作者一般就會選擇太監。
現在的網絡小說的「容錯率」非常高,不能籤約就重新寫,甚至可以提前聯繫好編輯,投稿內籤。
傳統文學呢,只能寫完了,或者寫了一大部分,得到媒體編輯的認可後,才能在刊物上連載。
路遙與農民
第二,創作目的網絡文學的創作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賺錢。不論是渠道費,還是IP收益,只要能帶來收益,那麼寫的網絡小說就是成功的。
然而,賺錢只是傳統文學作家寫小說的目的之一,有些作家寫作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揭露社會的不平,或者描繪理想世界。
簡單來說,網絡文學的創作目的是以迎合讀者來賺取收益;傳統文學的創作目的是以表達內心感受來同化讀者。
讀《平凡的世界》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樂,孫少安從結婚生子到建磚廠發財,每一步都能讓讀者體會到從貧窮到富有的欣喜。看到王滿銀帶著洋女人回家,蘭花傷心吃老鼠藥的時候,真是氣憤到想給這個無情無義的男人一拳。
最讓人傷心的是曉霞的死,她和孫少平的愛情是多麼令人羨慕,志趣相投又相互尊重。這麼完美的愛情,最後卻因一場洪水,一顆捨己救人的心,從此相愛的人陰陽兩隔。
快樂是什麼?是上高中的孫少平能吃上一頓好飯,是年幼的孫少安保護田潤葉的男子氣概,是王滿銀回家後貓蛋、狗蛋天真的笑容,是孫少平收到愛人信箋時的小心翼翼……
《平凡的世界》帶著讀者的是一個完整世界裡的現實社會,書中的角色似乎就活在我們身邊,我們也能體會到他們平凡生活中的歡樂憂愁。
這是很多網絡文學中沒有的,因為大多數人不喜歡悲劇,不喜歡殘缺,可誰的人生是十全十美,誰的生活不是悲喜交加?
平凡的世界劇照
第三,創作內容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要有腦洞,有金手指,有黃金三章。要想從無盡的網絡小說中脫穎而出,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別看靠網文掙錢的作者很多,但這些人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存在。有的人寫了幾年,有的人總字數寫了上千萬,但掙的錢還沒有正經上班一個月的工資高。
所以,作為一個網文作者,要想以此創造財富神話,必須創作出吸引人的故事內容。
網文講究三章一個小高潮,十章一個大高潮,對故事的緊湊性和爽點要求非常高。
同時,也不能有毒點。比如男女主分手了,男主升級不夠快,一大堆的無聊說教等等,只要是不符合讀者心意的,都有可能成為讓讀者放棄閱讀的毒點。
總之一句話,要想網文寫得好,章章有高潮,騷話不能少。
傳統文學在內容創作上,和網絡小說有很大的不同。網文摒棄的環境描寫,心理描寫,故事的邏輯性和慢節奏,在傳統文學中必不可少。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先生筆下雙水村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往往會用一大段來描寫季節特點。然而,在讀的過程中並沒有快速掠過的想法,往往一字不漏地讀下來,腦海中就能勾勒出村子裡的大致景象。
當孫少安從報社門衛大爺那裡確認愛人的死訊後,那空洞的眼神,絕望的心情,還有小便失禁的樣子,能讓讀者腦海中想起很多,苦澀的初戀,親人的逝去,眼眶不禁被淚水瀰漫。
網絡小說講的是代入感,讀者就是主角,讀者想要強大、有錢,主角必須威震一方。
傳統小說講的同樣是代入感,但更多的是上帝視角,讀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間悲喜劇,卻無能為力。
網絡文學好似能讓人上癮的快餐,雖算不上美味,但能管飽,看久了甚至會上癮。
傳統小說就像美味的大餐,從選材到烹飪,無一不是精挑細選,精心製作。然而,因為口味的不同,有的人喜歡這道菜,有的人就討厭這道菜。
網絡文學好嗎?
好!它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心理期望,讓讀者在繁重的生活壓力下,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欲望。
同時,網絡文學又有很明顯的缺點,大同小異的故事情節,很難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浪費了生命。
傳統文學好嗎?
好!它就像一幅畫,描繪了一個時代的變遷,記錄了一群人的人生。
總的來說,讀傳統小說,更多的是想去了解不同時代的人和事,而讀網絡小說,則有種去不同世界打副本的感覺。
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可以說身無分文,作品獲獎的時候,他連去領獎的路費都沒有。
相信很多網絡小說作者,現在也正經歷著生活上的困苦,但一定要堅信,麵包和牛奶都會有的。
《平凡的世界》從60年代講到80年代,這是一個當代青年非常陌生的時間段。「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這種時代特色非常鮮明的口號,有幾人知道?
《平凡的世界》是貧苦山村幾家人的變遷史,有奮鬥的苦樂,有愛情的悲歡,唯獨沒有高潮迭起的無腦爽點。一切很平凡,但卻讓人慾罷不能。
2019年《平凡的世界》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是繼199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後的又一榮譽。它很平凡,但值得所有人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