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9:46:06 3
專利名稱: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外科手術用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
肺切除術是治療多種肺外部疾患(如腫瘤、炎症、畸形、囊腫等)常用手術技術,在肺切除操作中,對支氣管斷端的處理恰當與否往往關係到手術的成敗,目前支氣管斷端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即間斷縫合法、結紮法與機械法。間斷縫合法影響麻醉和呼吸道通氣供氧,不膽術野滲血易逆流入支氣管內可導致窒息等嚴重併發症,而且支氣管內分泌物也易溢出汙染胸腔。如果採用邊切邊縫法處理,由於病肺及腫塊影響術野顯露,使手術操作不便,再則支氣管經多次分段切割,斷面參差不齊,呈鋸齒狀,不利於殘端組織癒合,支氣管結紮會使殘端的血運受到影響,結紮較粗的支氣管有閉合不良致支氣管胸膜瘻的可能,結紮後如斷端過短線容易脫落,如斷端過長,對於中心型肺癌病人來說,極易造成切端癌細胞殘留,機械縫合採用的器械價格昂貴,有文獻報導,機械縫合法發生支氣管胸膜瘻的比率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用於支氣管縫合手術時使鉗夾、切斷與縫合操作融為一體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一種用於支氣管縫合手術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它包括鉗頭、鉗頸、鉗體、鉗把,其鉗頭上面設有均勻的左右相通的縫合槽,鉗頭內側兩鉗夾面下部分別設有相互咬合的與縫合槽垂直的縱向咬合槽、咬合凸稜以免鉗夾滑脫。
鉗頸、鉗體可以是0-180°彎曲度以適應不同手術體位及不同走向的支氣管。
鉗頭上的縫合槽間距最好為0.3-0.5cm。槽深最好為0.3-0.35cm、槽寬為0.1-0.2c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1、安全可靠,採用無損傷支氣管縫合鉗鉗夾支氣管使支氣管切斷後斷端於鉗閉狀態下即可進行縫合操作,確保麻醉和呼吸道的暢通供氧,既可避免術野滲血倒流入支氣管內,又可防止因支氣管分泌物的溢出而汙染胸腔的弊病,同時減少了對老年或心肺功能較差者呼吸循環的擾亂,增加了麻醉安全與平穩性。
2、操作簡便,該支氣管縫合鉗對支氣管壁組織無損傷,術中應用靈活自如,選擇支氣管最佳予定切斷面安置此鉗,然後沿鉗上緣切斷,手術者即可從容不迫的通過縫合槽進行上下或左右縫合、即使是處理位於縱隔深處的隆實部主支氣管也會甚感便捷。
3、增強癒合、降低併發症、對組織損傷小以及縫合均勻可靠,確保了斷端良好血運,增強了組織癒合的能力,可有效減少支氣管殘端瘻的發生,對於中心型肺癌病便,可增加支氣管切端的長度,避免切端癌殘留的發生。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l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鉗體彎曲度165°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形式的其鉗體彎曲度為150°、鉗頸彎曲度為130°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形式其鉗體、鉗頸都是直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形式的鉗頭內側一片鉗夾面的結構示意圖,由
圖1-圖4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其鉗體3、鉗把4、鉗頸2與常用的的手術鉗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鉗頭1上面設有均勻的左右相通的縫合槽5,縫合槽間距為0.4cm,縫合槽深為0.35cm、縫合槽寬為0.12cm;鉗頭內側一鉗夾面下部設有與縫合槽垂直的縱向咬合槽6,另一鉗夾面下部設有與縱向咬合槽咬合的咬合凸稜。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支氣管縫合手術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它包括鉗頭(1)、鉗頸(2)、鉗體(3)、鉗把(4),其特徵在於鉗頭(1)上面設有均勻的左右相通的縫合槽(5),鉗頭內側下部的兩鉗夾面分別設有與縫合槽垂直的相互咬合的縱向咬合槽(6)、咬合凸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其特徵在於鉗頸(2)、鉗體(3)的彎曲度為0-18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損傷支氣管團式縫合鉗,其特徵在於鉗頭(1)上的縫合槽(5)的槽間距為0.3-0.5cm,槽深為0.3-0.35cm、槽寬為0.12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支氣管縫合手術的無損傷支氣管閉式縫合鉗,它包括鉗頭、鉗頸、鉗體、鉗把,其鉗頭上面設有均勻的左右相通的縫合槽。鉗頸、鉗體可以是0—180°。鉗頭內側下部的兩鉗夾面分別設有與縫合槽垂直的相互咬合的縱向咬合槽(6)、咬合凸稜。本鉗集鉗夾、切斷與縫合支氣近操作為一體,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簡便,減輕病人痛苦,增強癒合降低併發症。
文檔編號A61B17/03GK2318982SQ9724161
公開日1999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13日
發明者許金良, 龍志強, 李印 申請人:許金良, 龍志強, 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