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房分成規則(一文詳解院線電影票房的分帳流程)
2023-06-10 20:31:34 2
電影票房分成規則?作為一名資深的電影從業者,經常被問到國產影片票房的分帳流程,那麼,今天阿淘就寫一篇長文詳解,以饗讀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電影票房分成規則?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電影票房分成規則
作為一名資深的電影從業者,經常被問到國產影片票房的分帳流程,那麼,今天阿淘就寫一篇長文詳解,以饗讀者。
第一步,統計總票房
所謂總票房,就是一部影片當前所獲得的所有電影票收入。
所有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售票收入均要計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專資辦」)指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全國任何一家電影院均要安裝此系統),該管理委員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等多個部委聯合設立並共同主管,官網為「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該網的數據是製片方、發行方、院線、影院等各方分帳的唯一依據。
目前,民間也有很多電影票房統計平臺,僅可參考,並不能作為國產影片的票房分帳依據。
第二步,上繳國庫:總票房·8.3%
這部分由兩個費用組成:
1、電影事業專項資金:所有影片的總票房,首先要向「專資辦」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由各電影院每月支付給「專資辦」上繳國庫。
2、特別營業稅:所有影片的總票房,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就是向國稅、地稅繳納賦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繳納。總票房扣除8.3%之後,我們稱之為「可分帳票房」。
第三步,支付中數發行代理費:「可分帳票房」·1%-3%
若淨票房減去6億元≥0元,則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將徵繳可分帳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此費用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
那麼,到底收1%還是3%呢?
由於票房越小的影片越需要國家、國企扶持,因此,「中影數字」可分帳票房 -6≥ 1億元的電影徵繳3%,對可分帳票房 -6≥2億元的電影徵繳2%,對可分帳票房 -6≥3億元的電影徵繳1%。
可分帳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剩餘的部分(為了方便計算,我們簡稱「V」),由院線、影院、製片方、發行方等按比例分配。
第四步,影院及院線分帳:V·57%
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可分帳票房減去中數代理費),電影院可得V·50%,院線可得V·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可得V·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其中的5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其中的43%。
第五步,發行方分帳:V·5%-15%
注意,這裡的比例指的是V·(5%-15%),之前的分帳比例幾乎無彈性,而這裡的比例彈性非常大。
為什麼彈性這麼大呢?
一則,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博弈關係。影片質量特別好,票房潛力巨大,會誘使發行方讓步,如果影片質量一般,票房風險係數比較高,發行方則比較保守,最大限度地多拿股份,保障自家的利益。
還有,就是雙方的談判條件,比如要求發行方墊付宣發費、保底發行等措施,發行方還有可能把佔比調到更高。
第六步,製片方分帳:V·28%-38%
這裡的製片方,簡稱「片方」,包括出品方、出資人,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跟投方」。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
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
以上為一般情況下國產影片票房分帳的基本規則,根據發行院線的不同會有適當的調整。
很多朋友一直鬧不明白,主要是沒有摸清楚分帳的順序,或者是不清楚在哪個數據基礎上計算分帳比例。希望你看完這篇長文以後,瞭然於胸。
電影是一座金礦,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精彩財富,也創造了無數的商業奇蹟。我是電影淘金人阿淘,與我同行,一起發現電影裡的金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