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荒紀真人版什麼時候出的(電影級製作的莽荒紀)
2023-07-01 16:03:47 1
看電視
東方傳奇巨製《莽荒紀》憑藉劇情對原著的高還原度、精緻實景拍攝與特效製作的有益結合,凸顯東方英雄主義和莽荒武俠情懷,或成為國產玄幻劇的又一典範。
在《誅仙》《擇天記》等經典玄幻IP紛紛被影視化改編後,尚無改編為電視劇的高人氣玄幻作品已所剩不多。
《莽荒紀》無疑是頗為搶手的一部,這部由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我吃西紅柿」所著的網絡IP,連續3年稱霸網絡小說排行榜、擁有近億忠實讀者,成為玄幻、仙俠題材愛好者最為期待的一部改編作品。
4月30日,電視劇版《莽荒紀》終於迎來首播,也的確給了書迷不少驚喜,播放量和關注度直線上升,開播18小時播放量便破億,2天突破2億,目前已破五億。
電視劇對小說的還原度、內容品質、視覺效果都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而這部新作的出現,也或將推動國產玄幻劇的製作再上一個臺階。
高度還原莽荒傳奇和風貌,飽含東方英雄主義情懷
作為一部網友最期待影視化改編的真正意義上的大IP,《莽荒紀》的電視劇版創作,實際上背負著不小的壓力,如何在改編中兼顧還原原著與影視化創作,同時滿足原著黨和全新觀眾的審美需求,是主創所面對的一大考驗。
而作為東方玄幻作品,龐大的世界觀又給影視化改編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就連《莽荒紀》原著作者「我吃西紅柿」也表示:「玄幻是龐大的世界體系,我認為玄幻改編電視劇難度比較高」。
原著小說的時間跨度極廣,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三皇五帝群雄紛爭,世界觀體系完整且宏大,貫穿了人魔、部族、正邪勢力之間的千絲萬縷,而電視劇版忠實遵循了原著上古時期的大世界觀,將氏族紛爭和紀寧、餘薇打怪、復仇、救世、修為的歷程交錯呈現。
紀寧帶領的莽荒群雄不僅要對抗來自無間門的外部邪惡勢力以及躲在暗處最大黑暗勢力神王的威脅,還要提防內部黑白學宮的內奸陷害。面對來自多方面的危機,眾人最終背水一戰奮起反抗,經歷磨難和考驗,破繭成蝶書寫莽荒傳奇。
紀寧從草莽人物到英雄的逆襲成長過程,實際上包含著濃鬱的英雄主義情懷,而這也是這個大IP的精髓所在。影視化改編中,充分延續並放大了原著的東方英雄主義和莽荒武俠情懷,塑造了一個個東方英雄形象,帶領觀眾感受東方武俠的別樣魅力。
行2萬裡路拍實景、置景10萬平米、2萬 特效鏡頭,成就電影級視覺效果
玄幻IP改編劇的另一大製作難點,在於如何用影像語言詮釋原著中文字所講述的故事、描述的畫面,尤其是玄幻劇中的恢弘場景,成為影視版創作中的巨大考驗。
此前亮相的一些玄幻劇雖保證了劇情的還原度,卻常在製作上露怯,即便宣稱投資破億的大製作,也被詬病後期粗製濫造、「五毛特效」,讓胃口吊得很高的原著迷和玄幻劇愛好者大失所望。
而正在播出的《莽荒紀》,在製作品質上顯然沒有讓期待已久的觀眾失望。群雄與妖獸浴血奮戰的莽荒場面氣勢磅礴,特效與實景的有機結合達到了亦真亦幻的效果,鏡頭語言不輸電影大片,從觀眾的反饋來看,《莽荒紀》呈現出了堪稱極致的玄幻劇視覺體驗。
顯然,主創團隊在製作上花費了不少心血,據製片人林正豪介紹,該劇的成本主要都投入在製作上。實景拍攝與特效製作都突破了以往國產玄幻劇的標準,兩者的有機融合,又將神秘的莽荒世界有力展現,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體驗。
據悉,《莽荒紀》的製作團隊規模龐大,且覆蓋了內地、港臺、美國、韓國和東南亞在各個工種和製作領域裡處於頂尖位置的團隊和公司。從前期籌備,到後期製作,製作周期跨度很長,實景拍攝就達到120天。
團隊橫跨2萬裡路,輾轉新疆,雲南,浙江等地拍攝完成,取景克拉瑪依,白楊溝、鄯善沙漠、胡楊林、雲南石林、普者黑、大疊水以及象山多個國內名勝風景,每個實景場景都精心選擇,力圖還原最震撼的莽荒傳奇世界。
而除了外景拍攝,劇組還重金搭建了65個場景,置景面積達到100000平米,拍攝2000多場戲,徵用將近45000平米的攝影棚,參與拍攝的演職人員就高達1500多人。
另外,《一代宗師》的服化團隊、《鬼吹燈》的美術團隊,共同為《莽荒紀》視覺效果保駕護航。造型團隊共設計100多個角色造型,製作服裝1000多套,海量道具總製作時長達2800個小時,道具陳設佔地面積60000平方米。
電影級的特效、美術、服裝道具,搭配實景拍攝,成為劇中呈現氣壯山河的場面和雄偉玄幻景致的有力保障。這樣的拍攝體量和精心度,顯然是此前的玄幻劇所無法比擬的。
特效方面,《莽荒紀》的製作標準同樣達到了電影級,曾參與《英雄》等電影大片製作的特效團隊DIFFERENT操刀,多達400人的龐大團隊,為這部玄幻巨製打造了20000多個特效鏡頭,單是特效分鏡繪製已超400頁,特效背景綠(藍)幕使用過50000平方米。
總製片人林正豪透露,「《莽荒紀》的特效規格是用最高規模的電影標準來實現,這是《莽荒紀》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大概1200多分鐘的特效量,可以媲美美劇。」
據悉,為最大程度還原莽荒風貌、傳遞豐富的場景層次感,製作團隊採用了高科技英國NCAM器材,將綠布景與特效在拍攝現場完美結合,讓導演和演員身臨其境般,迅速進入到莽荒世界。而特效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充滿細節,也讓觀眾獲得仿佛置身莽荒世界的觀看體驗。
而從目前觀眾反饋的觀看感受來看,製作團隊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財力打造的視覺效果,得到了包括原著黨在內的觀眾的一致認可。
劇中驚險刺激的莽荒大場面、行雲流水的動作打鬥、精妙酷炫的視覺特效,帶領觀眾進入到了莽荒史詩氛圍,從製作水準來看,《莽荒紀》配得上「東方傳奇巨製」的定位。
內容、製作全面升級,探索國產玄幻劇進階路徑
在經歷過野蠻生長的蓬勃發展期後,國產玄幻劇進入到了競爭更為激烈、行業全面洗牌的新階段。
在各大超級IP改編劇席捲過後,觀眾對此類劇集的製作品質、創新突破、精神價值的要求都更高,只有在各個維度都打破常規、跳出傳統製作誤區的作品,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不難看出,《莽荒紀》在人物與情節的創新、視覺效果的升級、精神內核的升華上所做的努力。對於這部業界公認改編難度大的作品,出品方在製作上探索出了一條新一代玄幻劇的進階路徑。
投資更多地應用到了切實提升品質的製作,而非搭建流量明星陣容、前期短暫吸引眼球,這是製作方目光長遠、長線布局的表現。
「《莽荒紀》班底不管是從製作團隊還是主演陣容,都是最盡心的選擇,也是最完美的搭配,力求為觀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總製片人林正豪這樣表示。
《莽荒紀》選擇了實力與人氣兼備的劉愷威、王鷗出演男女主角,並奉獻具有突破性的演出,力邀曾執導《金玉良緣》《新蕭十一郎》等熱門古裝劇的黃祖權擔任導演,這一陣容在表演質量和作品品質上具有十足保證。
內容上,武俠、奇幻、傳奇、愛情、動作等多種類型片元素融合,既有莽荒群雄奮力抵抗邪惡力量的英雄主義情節,也有情感與利益的衝突下的糾葛;
製作上,頗具東方武俠特色的恢弘場景,搭配細膩考究的視覺特效,將物種混生的莽荒世界淋漓盡致展現,形成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莽荒紀》用對原著史詩氛圍的高還原度和電影級品質升級了國產玄幻劇的製作,不僅滿足了原著黨和玄幻迷更高的審美期待,更將東方武俠英雄的魅力、中華傳統文化深度植入,助力東方傳奇影視作品提升內涵,成為玄幻劇創作的又一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