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個有記憶的城市(一座飽受苦難的悲劇城市)
2023-07-01 13:14:30
今天,南京城龍蟠虎踞車水馬龍的熱鬧場面在我們眼前並沒有什麼特殊,只是這金陵古城的繁華和秦淮河的悽美驚豔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經聽說過。南京城這座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城市,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從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在南京城建都(中華門西南側)開始,南京城先後經歷了十個朝代在此建都,所以這座城池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追溯歷史,細細盤點這些曾經在南京建都立業的朝廷,你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南京城總是和朝廷的短壽與人口的殺戮緊密相連。
從這個角度看南京城,南京城確實是一個飽受苦難的城市。
生活在南京這個地方的人們,曾經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次被屠殺的命運,其中歷史明確記載的大規模屠殺就有六次,而最為著名的南京大屠殺才剛過去不到一百年。一個擁有如此多悲慘命運的城市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然而用古人的話講,南京之地是塊風水寶地,龍脈綿延,王氣騰空,然而古人的忽悠不知從何說起。咱們看看歷史: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建都南京,後速滅,而且是被滅四次才亡國,你說南京城次次都沒有血光之災連鬼都會覺得冤枉。
公元229年,三國的吳國於武昌遷都建鄴(南京),後也速滅,南京城的殺戮我想也在所難免。
公元317年,東晉立國,定都建康,成為在南京建都最長壽的朝廷(103年)。國雖無大礙,但政權不穩,官府奢靡腐化,國家叛亂頻發,篡權奪位層出不窮,最終致天下大亂,開啟了中國歷史上道德淪喪的五代十國、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每時每刻都是圍繞爭奪政權的殺戮,我想南京城次次都無法倖免!雖然在任何地方建都,都難逃被城破人亡改朝換代的厄運,但南京城的情況卻是特別地觸目驚心。
公元548年梁武帝時,第一次有詳細記載的屠殺上演。當時侯景叛亂,建康(南京)28萬戶居民死亡十之八九,平均每戶就有兩人!
公元1130年,北宋亡後,南宋立國之初建都南京。南宋建炎四年,金軍攻入南京城掠奪宮廷上萬宮女妃子,火燒建康,三日屠殺居民17萬,所剩僅十分之一。
公元1853年洪秀全太平軍攻入南京(天京)。太平軍屠城實錄:「日屠萬人,旬日不絕」,被殺者無數。
公元1856年建都南京的太平天國內訌,洪秀全殺楊秀清等二萬多人於南京城下。
公元1864年,清軍曾國荃部奪回南京,又是屠城:「轍斬長毛首十萬級」,而實際被殺人數不可考。
公元1937年,日軍攻入南京,屠城:「全部殺掉俘虜」,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被殺人數超30萬。
這些從史書中摘錄羅列的次次屠城,對一個小小的南京城來說次次都是城破人空的浩劫,但在這個地方為什麼會不斷上演血腥的殺戮,恐怕用理性和偶然都無法解釋。有人說由於南京是一個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所以才有如此浩劫。但翻遍歷史典籍,要塞古都很多,遠非南京城一個。透過南京城的次次殺戮,與其說南京的浩劫源於國都,倒不如說歷史上的南京城是人世欲望中人人都嚮往和佔有的沉迷之都,人性的貪婪和殘忍在繁華的金陵城中愈加明顯。
撥開南京上空厚重的歷史陰雲,你總會不斷拷問歷史,為什麼總會在南京這個地方演繹出如此多殘酷的殺戮,讓南京城的人民飽受苦難,顯然理性和巧合都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這就不得不讓人相信:南京城的確是一座飽受苦難的悲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