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旅遊業(鄉村旅遊富邊民)
2023-07-01 08:46:12 1
吉林市旅遊業?【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吉林市旅遊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吉林市旅遊業
【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
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光明日報通訊員 蘆猛
「眼前這個糧倉形的建築就是我們坡口村村史館,這是臨江市第一個鄉村博物館,也是龍頭山景區的遊客接待中心。」吉林省臨江市四道溝鎮坡口村黨支部書記耿丙禮高興地講著坡口村致富的故事,「這裡面的老物件兒和照片都是我們發展旅遊致富的見證。如今,坡口村正和這村史館糧倉形的寓意一樣——家家戶戶豐收有餘糧、美好生活五穀豐登。」
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臨江市處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與朝鮮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裡,是長白山生態旅遊的重要節點。
近年來,為推動鄉村振興,臨江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沿鴨綠江沿江風光帶,以主城區為中心,發展東環和西環兩大特色旅遊線。坡口村就在東環線上。
「坡口村自然風光獨特,村委會離鴨綠江只有1.25公裡,並遺留有多處紅色遺址。」耿丙禮說,「2014年冬天,我們就開始嘗試發展旅遊。雖然只設置了雪地摩託和雪地樂園,但一個冬天就為村集體創收了2萬塊錢。」趁熱打鐵,坡口村在臨江市的扶持下,打造了集冰雪樂園、梨樹河谷紅色教育體驗、內河至界江漂流、「千家旅舍」傳統關東風情住宿、「古道驛站」特色美食等為一體的龍頭山多功能旅遊風景區。很快,鄉村旅遊就讓這個邊境小村「活」了起來,直接帶動700多人再就業。龍頭山多功能旅遊風景區自建成開發以來,共接待遊客超過18萬人次,產業經營性收入約260萬元。
鄉村旅遊還間接帶動了農業的轉型升級,坡口村80多戶村民種植了1200畝的桃李,搭建了300畝的採摘園,採摘園年均為村創收近300萬元。
每年8月,桃李成熟,村裡還會舉辦採摘節,每屆採摘節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體驗。耿丙禮說:「旅遊業與現代農業相互融合,不僅讓坡口村『活』了起來,還讓村子『火』了起來。」
仲夏時節,60歲的坡口村村民張華春正在自家的桃李園除草。「自打2014年我家就開始種桃李,年年豐收,年年增收。」張華春說,採摘園讓他種地的勁頭兒更足了,今年他更要好好打理,讓遊客吃上品質更好的桃李。
「冬天農閒,發展滑雪;夏天農忙,正好採摘。」耿丙禮說,坡口村的旅遊業和農業實現了優勢互補、良性循環。同時,在致富的路上,坡口村堅持把村集體旅遊產業收入的20%拿出來給貧困戶分紅,2020年坡口村村民全部脫貧。
在臨江市另一條旅遊線路——西環線上,松嶺屯也很出名。松嶺屯又名「松嶺雪村」。每年冬季,漫山的霧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同藍天白雲、銀裝素裹的山巒大地一起繪就一幅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卷。
在花山鎮珍珠門村黨支部書記範建超的記憶裡,珍珠門村松嶺屯在開發旅遊業之前,主要收入來源只有種植玉米、大豆等,霧凇美景也只是自己欣賞。2004年,松嶺屯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淳樸好客的松嶺人像迎來親戚朋友一樣,熱情地招待他們。這些攝影愛好者離開松嶺屯後,松嶺美景也跟著「出」了山溝兒。
範建超敏銳地發現了致富的機會,他協調修繕村裡的路橋,帶領村民修建民宿,創新雪地遊樂設施,添置牛爬犁、東北大花棉襖、旱菸袋、羊皮襖等拍照道具,想方設法提升遊客滿意度。松嶺屯的鄉村旅遊逐漸形成規模,家庭旅館最多的時候達75家,110戶村民實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範建超也被鄉親們稱為「雪村超人」。
鄉村旅遊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讓村民致富的幹勁兒更足了。松嶺人把當地最好的特產核桃仁、木耳、蘑菇、蜂蜜等農副產品推薦給遊客,近年來,他們又發展起生態草莓和紅松樹種植等特色農業,和金字招牌旅遊業相輔相成。
山巒疊翠,江水依依。目前,臨江市已創建松嶺雪村、老三隊溫泉度假村、葦沙河白馬浪漁村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村12個,建有休閒農業家庭農場70個,開辦農家樂家庭旅館200餘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已成為臨江市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20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