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論文對大學的影響(以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同時發3篇論文)
2023-07-01 15:47:01 2
曲靖師範學院
今年9月28日,位於雲南省曲靖市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師範院校曲靖師範學院以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同時發表3篇論文,引發國內外關注。作為一所西部州市地方高校,曲靖師範學院為什麼能取得這樣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這背後到底有何秘訣?
對此,10月12日,雲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發布來自曲靖師範學院紀委的文章《曲靖師範學院以良好政治生態保障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進行了揭秘。
文章提到,「『研究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團隊艱苦不懈的努力和學校的大力支持,更得益於學校和學院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同時發表2篇論文的曲靖師範學院生物資源與食品工程學院李強博士深有感觸地說。該學院『幹事講黨員、分配講公平、幹部講奉獻、班子講團結』的良好氛圍激勵著教學科研人員『憋著一口氣也要幹出一番事業』。」
文章指出,近年來,曲靖師範學院牢固樹立「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引領一流人才培養、引領一流部門建設」理念,堅持不懈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清廉曲師」建設迭代升級,著力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營造團結奮進幹事氛圍。
譬如,曲靖師範學院聚焦問題整改開展以案促改促建,建設清正廉潔政治生態。針對學校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澤華嚴重違紀違法案,提出8項整改任務、20條整改措施,以整改促政治生態建設,制定完善規範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教職工「八小時之外」行為等方面的9項規章制度。
文章同時提到,目前,團結幹事,拼搏奮進,創建碩士授予單位已成為曲靖師範學院師生的思想共識和實際行動。今年,曲靖師範學院成功獲得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大批學生在國內高校高水平專業賽事中嶄露頭角,贏得榮譽。
今年9月29日,曲靖師範學院微信公眾號「指尖曲師」發布文章稱,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在「人類探源、追溯遠祖」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於北京時間9月28日23時在《Nature》(《自然》)雜誌在線發表4篇論文,9月29日7時以封面文章同期發表,報導了志留紀「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和「貴州石阡化石庫」,將很多人類解剖學結構追溯到4.4億年前的遠古魚類,填補了「從魚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關鍵環節,刷新了有頜脊椎動物起源與崛起的傳統認知,進一步夯實了「從魚到人」的演化路徑。
4篇論文中,曲靖師範學院兩名教師——安爵輔(Andreev)和李強為2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另外2篇中,曲靖師範學院李強分別為第二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4篇論文的通訊或共同通訊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朱敏院士自2018年以來一直受聘擔任曲靖師範學院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另據「指尖曲師」消息,10月10日,曲靖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李永勤來到生物資源與食品工程學院、曲靖古魚王國博物院,看望慰問該校古魚化石研究團隊成員,對李強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發表論文表示祝賀。
李永勤指出,成果的取得來之不易,凝聚著多方支持與努力,凝聚著我校科研人員堅持不懈的耕耘與攻關。學校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教學科研工作開展,持續改善配套條件,支持師生在各個領域和平臺取得出彩成績。要以此為契機和新的起點,加強學校平臺建設、專業建設,整合校內外資源,立足人才培養,在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領域持續做出成就,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他勉勵青年科研人員堅守初心,繼續埋頭苦幹,既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又深耕科研領域,積極參與重大科研攻關,勇攀科研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