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03:04:56 1
專利名稱: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系統,具體涉及的是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複方胺基酸為腸道外營養藥,常用於創傷、燒傷、手術前後患者的蛋白及營養匱乏,改善由於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蛋白質消化和吸收障礙,糾正肝硬化、肝病所致的蛋白質合成紊亂,治療肝昏迷,提供慢性、消耗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惡性腫瘤及體質虛弱不能正常進食或超高謝、病情危重患者的靜脈營養。複方胺基酸注射液(15-HBC)為15種胺基酸配製成的滅菌水溶液,可提供完全、均衡的15種必需和非必需的胺基酸,用以滿足機體合成蛋白質的需要,改善氮平衡。在能量供給充足的情況下,胺基酸輸液可進入組織細胞,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代謝,獲得正氮平衡,並生成酶類、激素、抗體、結構蛋白,促進組織癒合,恢復正常生理功能。臨床上主要用於各類患者,具有廣大的應用前景。但是市場上現有的產品穩定性差,澄明度不好、顏色發黃。
實用新型內容根據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所述的生產系統由清洗系統、調酸系統、配置系統、灌裝系統、封口系統、滅菌系統和燈檢灌裝系統組成,其中清洗系統連接著配置系統,配置系統連接著灌裝系統,灌裝系統連接著封口系統,封口系統連接著滅菌系統,滅菌系統連接著燈檢灌裝;生產過程全程採用惰性氣體保護。
所述灌裝系統採取了全程氮氣保護的新型工藝灌封。
所述的配置系統中原輔料的配製採用分溫度依次加入裝置。所述的配置系統通過無氧水裝置進行配製。所述的調酸系統採用PH值控制裝置,PH值控制裝置將PH值限定在6.0 — 6.5的範圍內,並且吸附脫色。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改造後,解決了產品穩定性差,澄明度不好,易發黃等問題,很好的滿足客戶的需要,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利用該技術生產的產品在下遊客戶的使用過程中,經得起大型客戶的檢驗,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而且適合工業化生產,市場前景較大。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0012]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胺基酸15-HBC生產系統,所述的胺基酸15-HBC生產系統是由清洗系統1、配置系統2、調酸系統3灌裝系統4、封口系統5、滅菌系統6和燈檢灌裝系統 組成,其中清洗系統I連接著配置系統2,配置系統2連接著灌裝系統4,灌裝系統4連接著封口系統5,封口系統5連接著滅菌系統6,滅菌系統6連接著燈檢灌裝7 ;調酸系統將PH值限定在6.0 — 6.5的範圍內,並且需要吸附脫色,在灌封過程中,首次採取了氮氣灌裝的新型工藝灌封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具體操作如下:1.按順序稱取各原輔料。2.取配製量80%的熱注射用水,水溫保持在85°C以上,通入高純氮氣15分鐘以上,在氮氣流保護下依次加入異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降溫至60°C時分別加入醋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脯氨酸、絲氨酸、甘氨酸、加入焦亞硫酸納,鹽酸半胱氨酸,分別溶解一個再加入另一個。
3.用冰醋酸調節PH值至6.0-6.5,加注射用水至配製全量,按0.01 % (W/V)加入活性炭吸附10分鐘,過濾脫炭 ,回濾20分鐘。4.過濾,充氮氣灌封,115°C 30分鐘滅菌即得。
權利要求1.一種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生產系統由清洗系統、調酸系統、配置系統、灌裝系統、封口系統、滅菌系統和燈檢灌裝系統組成,其中清洗系統連接著配置系統,配置系統連接著灌裝系統,灌裝系統連接著封口系統,封口系統連接著滅菌系統,滅菌系統連接著燈檢灌裝;生產過程全程採用惰性氣體保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灌裝系統採取了全程氮氣保護的新型工藝灌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配置系統中原輔料的配製採用分溫度依次加入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配置系統通過無氧水裝置進行配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調酸系統採用PH值控制裝置,PH值控制裝置將PH值限定在6.0—6.5的範圍內, 並且吸附脫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胺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由清洗系統、配置系統、灌裝系統、封口系統、滅菌系統和燈檢灌裝系統等五個系統組成,其中原輔料的稱量和配製的順序性較強,同時控溫的要求度很高。調酸系統將PH值限定在6.0—6.5的範圍內,並且需要吸附脫色,在灌封過程中,首次採取了氮氣灌裝的新型工藝灌封方法。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後,具有含量穩定,澄明度好,顏色無色且穩定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P3/02GK203075250SQ20122058829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楊連民, 宗宜軍, 紀春羽 申請人:必康製藥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