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謙讓議論文精選
2023-07-01 07:15:59 1
謙讓不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相互謙讓議論文一:
要學會謙讓,謙讓是一種魅力,更是一種豁達的胸襟。謙讓是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從容;謙讓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謙讓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雄鷹學會謙讓狂風驟雨,才能使它展翅高空。我們學會謙讓,胸襟會變得更加寬廣。
要學會謙讓,謙讓是一種修養。縱觀三國,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但又有多少英雄豪傑倒在嫉妒的血泊中?周瑜,一代能才。因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導致自己吐血而死,時年三十六歲。公瑾死前還仰聲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我想,如果當時周公瑾知道謙讓,與孔明共同伐魏,恐怕三國的歷史將要重寫。
要學會謙讓,謙讓是一種品質。我們在學會謙讓別人的同時,更要學會謙讓自己,謙讓人生。面對於生命的挫折,我們要學會謙讓,必要時,我們更要感激它。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要因為挫折而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不要因為挫折而失去了活下來的勇氣。學會謙讓,它將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風帆。太史公對於生命的謙讓,完成了被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貝多芬對於生命的謙讓,使之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命運交響曲」,奧斯特洛夫斯基對於生命的謙讓,完成了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謙讓生命,謙讓自然。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讚嘆;才有「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的感慨;才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
我們要學會謙讓。謙讓不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謙讓不是一葉浮萍,飄搖不定;謙讓不是一束曇花,轉瞬即逝。謙讓是永恆的,正是因為這樣,世間才充滿著和諧。
相互謙讓議論文二:
剛吃完午飯,我家的門鈴就響了,我透過「貓眼」一看:啊,是我的朋友天天!我高興極了,連忙請他進來,媽媽幫天天倒果汁,爸爸幫天天找玩具。天天酷愛讀書,他順手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也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書。天天發現這本書寫得不錯,就對我說:「能不能把這本書借給我?」我本來想點頭的,可又想: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呢,怎麼能借給他呢?於是,我為難地對他說:「這本書我還沒看完,是不是等我看完了再借給你,可以嗎?」誰知天天一臉不高興地對我說:「不就是一本書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哼!」我生怕他搶走我的書,就把手裡的書攥得緊緊的。他趁我不備,抓住我手中的書,說:「還是先給我看吧!」「我偏不!」我邊說邊把書藏到身後,天天也不甘示弱地來奪我手中的書,我們倆推推搡搡,一不小心,書被撕成了兩半……我和天天不歡而散。
事後,媽媽批評了我,我也進行了反思:是啊,在幼兒園時,老師就曾經教過我們「好東西要與別人分享,朋友間要處處謙讓」的道理。當天晚上,我主動把修補好的書拿給天天,讓他先看。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凡事要先人後己,不能太自私,要處處想著別人。謙讓是一種美德。
相互謙讓議論文三:
今天,我看了《獨木橋》動畫片。
動畫片裡有一條小河,小河上面有一座獨木橋。獨木橋上有很多小動物和人走過。有很多人和動物都相互謙讓著過,但有一些就誰也不讓誰。
有一頭牛和另一頭牛搶著過,一不小心就掉下河去了。一個拿著自行車的男的和一個拿著雞的女的,因為誰都想先過,就吵了起來了。男的一死勁跺腳,獨木橋就斷了。結果他們都受到了懲罰。
這個動畫片告訴我們小朋友:一定要相互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