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勤勞節儉議論文

2023-07-01 09:22:23 1

  節儉,就是花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勤勞節儉議論文一: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歷來重視節約。可是當人類文明進程步步推進的時候,「節約」這個優良傳統卻不被人們重視了。

  現在,隨著科技發展的腳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個好事。可是,人們卻逐漸淡忘了節約。想想過去,比比現在:以前,人們的經濟狀況沒現在那麼好,每一筆錢都用在實處,每一筆錢都要有一個算盤。可是現在,必勝客、雷迪森酒店,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起山珍海味;耐克、李寧,人們喜滋滋地穿起高檔名牌的服裝;花園、別墅,人們住起了優雅舒適的住宅。當然,這倒還是現在人們的高級生活需求。更不可想像的是現在有些人連養只動物都那麼講究,要美容、要化妝,幾百元、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地為它們花,毫不心疼。那些人何不想想,用這些錢來救助貧困山區的人們啊!要知道,這幾百元錢就是一個貧困山區孩子幾年的學費呀!也許這些人會說:「花幾個錢算什麼,這是我的錢!」有錢並不是不好,這是你辛辛苦苦賺來的,但是要看你怎麼用了。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也不能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節約給忘記。

  有些人把「節約」和「貧窮」連接在了一起。特別是學生。現在的學生攀比現象很嚴重。父母有錢,就給他們很多零用錢,他們則亂花。有的同學仗著有錢,就嘲笑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同學,說他家裡窮。導致有些同學都不願意去上學了。有的還因為這,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沒有時空的界限,沒有尊卑的區別,是人人都應具備的,而不是「貧窮」的代名詞。我認為在這個相對富有的時代,在相對富有的人群中更需要「節約」。更希望這些人把節約下來的錢無償地捐獻給那些貧窮的人,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學習上的困難……

  勤勞節儉議論文二: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今天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讓我十分生氣。新聞報導上寫的是:老周夫婦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他們含辛茹苦,沒日沒夜的幹活,可好不容易掙的工資卻被兒子拿去開了個生日派對,在一夜之間化為了烏有。

  讀了這則新聞後,我覺得我們小孩兒根本不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父母沒日沒夜的幹活,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上學,有出息,可有的孩子不是去吃肯德基,就是去豪華酒店,把父母的血汗錢浪費在那裡。胡錦濤主席制定的「八榮八恥」最後一條就是「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許多貧困山區的兒童都上不了學,有的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可在城市裡,許多兒童竟然威脅自己並不富有的爸爸給自己買玩具、電腦……如果不買就哭就鬧,甚至離家出走,只有父母答應他們提出的要求,他們才十分高興。

  今天,我又看到了另一則新聞,講的是有一群背山人,每天都要背一百多斤的石子、沙土和水泥上山。每天至少要背10個小時,大約要上七萬二千多個臺階,七萬二千多個臺階,這是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呀。我們一般上山玩耍,走幾百個臺階就已是氣喘噓噓,七萬二千多個臺階豈不是要累死,並且其中有好幾位婦女,還有位18歲的孩子和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老人被壓得腿都打哆嗦,手裡還拿著一根拐杖撐著。這些背山人雖然辛苦,可他們拿到錢時很快樂,因為那些錢是他們辛勤勞動得來的。自己掙的一毛,永遠比要來、討來甚至威脅來的一百元珍貴得多。

  同學們,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來鋪上自己以後的道路。

  勤勞節儉議論文三: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亙古不變的永恆時尚。因為富足,我們有權享受生活,但我們無權廢棄和浪費有價值的物質、資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否則,是一種罪過。能變廢為寶、節支創收、挖潛資源是智者所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舉。

  節儉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可觀而必要的儲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我們國家,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32。5噸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節約一度電,就可以節約5億多元人民幣;每人節約一滴水,13億人就可節約126噸。我們不僅是一個大國,有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表明我們還是一個窮國:我們有著3000多萬失學兒童,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1100多萬低保對象和上億流動民工,儘管我國大部分人算得上豐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浪費點點滴滴,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何不讓此舉成為一種習慣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來雖小,卻體現著一份摯誠的責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內在品格。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費一點兒,長期如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辦一切事情都必須節儉當頭。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節儉對於國家大有利弊,與個人得失也休戚相關。「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諸葛孔明「以儉養德」傳為佳話;清代徐榮說:「街頭廟腳襤褸身,半是當年奢靡人。」節儉使人安樂幸福,奢侈使人沒有退路。貧窮需要節儉,富裕不忘節儉,「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才是適宜消費之道。節儉是興家立業之本,不僅有其經濟意義,更有其道德意義。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