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是一個怎樣城市(秦皇島一個有故事的城市)
2023-07-01 02:01:33 3
☞原創,喜歡的各位可以關注,可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秦皇島,簡稱「秦」,又稱港城、臨榆,河北省省轄市,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美麗的戴河蜿蜒流經秦皇島市區。在戴河之濱,有一個小村莊,因地處戴河以北,故名北戴河。北戴河區,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度假勝地。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休養療養基地和會議培訓中心。自20世紀50年代起,黨和國家領導人暑期在北戴河辦公、休息。秦皇島久負盛名,北戴河更是如雷貫耳。我能將倆者有機結合起來則源於這次秦皇島之行。
去秦皇島旅遊純屬偶然。也許是中原地區持續多日的高溫酷暑,讓我萌生了去尋找一絲清涼的意願,而秦皇島北戴河療養避暑聖地的名頭正好契合了我的這一想法。我想:「黨和國家領導人待的地方肯定錯不了。」遂決定跟團去秦皇島。早上六點大巴準時出發,近千公裡的旅途,十多個小時的奔波,一路沿大廣高速經河南,進入河北。大巴更多時間是行進在燕趙大地上。像邯鄲、邢臺、任丘、灤縣、唐山這一個個久聞於耳的城市皆是插肩而過。就連北京與天津也是匆匆而過,只能望其項背。因為河北歷來屬於京畿重地,再加上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秦皇島,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療養勝地,所以安檢自然十分嚴格。一路上前前後後查驗了三次身份證,我們才在上上下下的顛沛中,在當日下午四點四十五分到達目的地。
秦皇島是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城市。首先是秦皇島的名字淵源,據說與秦始皇有關。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大一統國家。自認為功超三皇,德蓋五帝,於是自稱「皇帝」,並且是「始皇帝」。他覺得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以萬世而為君。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不但派方士四處尋找靈丹妙藥,自己也是不辭辛苦,親力親為,巡幸全國各地。當年秦始皇來到秦皇島這個地方,覺得大海碧波萬頃,煙波浩渺。群山環抱,霧氣繚繞,若隱若現。徐徐海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不禁直呼「真乃人間仙境!」還真應了後來唐詩「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以及明揚琚詩「 古殿遠連雲縹緲,荒臺俯瞰水潺湲」描繪的境界。於是,秦始皇決定從此處下海尋仙。至今,秦皇島市還留有「秦始皇下海尋仙處」。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就位於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金山嘴路8號,是秦始皇東巡時興建的大型行宮建築群中的遺址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充分佐證了秦皇島地名的由來。秦皇島也因為當年秦始皇這個九五之尊的蒞臨,成為我國第一個以皇帝命名的地方。「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不知道當年秦始皇費盡心機,是否尋到了可以長生的靈丹妙藥?但確確實實秦始皇死在了巡幸四方的路上,只是秦皇島卻因此有幸得名。
四百年後東漢末年,秦皇島又迎來了一位躊躇滿志的偉大人物。當年一代梟雄曹操北徵烏桓,全勝而歸,路過這裡寫下了氣勢磅礴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胸襟與氣魄自然非常人所能比。碣石尚在,只是當年曹操所臨之碣石究竟是在秦皇島市內,還是在秦皇島下轄的昌黎縣,人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不過這無論如何都不會影響到秦皇島市利用歷史來開發和利用旅遊資源。
到了現代,一個更偉大人物的蒞臨,證明了當年曹公的確到了秦皇島這個地方,並且寫下了不朽的詩篇。1954年,新中國的領袖毛澤東在北戴河開會期間,面對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寫下了《浪淘沙.北戴河》這首詞。「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全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展示了一代偉人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毛澤東主席此首詞一出,更是讓北戴河名聲大噪。就連毛澤東主席當年下榻之處也成了秦皇島旅遊的熱點。
我們此行到達秦皇島的第一站是海邊浴場——淺水灣。站在神往已久的海邊,我忽然想起張雨生的《大海》「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裡……」。這裡是渤海的所在,雖然在地圖上渤海只是我國的內海,似乎並不廣闊,但身臨其境目之所及卻依然顯得那麼茫遠。看著藍色的海水在微風的吹拂下一個接一個的將海浪護送到岸邊,與金色的沙灘親密接觸。我不禁有下海的衝動。於是脫掉鞋子,挽起褲角,站在鬆軟的沙灘上,海水一波接著一波湧來,輕輕地衝擊著赤裸的腳丫下的細沙。腳下的細沙在海水的衝刷下慢慢褪去,感覺就好像被時光剝蝕了一般。海水的溫度剛剛好,是能夠喚起人的靈感的那一類。我情不至禁地吟道:「秦皇島外淺水灣,水暖沙軟海結天。老少嬉戲休閒處,不見當年打魚船。」眺望遠處海天相接的地方還真的有 「點點帆影」,熱情的地導告訴我們那可不是打魚船而是現代化的遊輪。
從淺水灣海邊浴場返回的途中,能把稻草說成金條的地導就開始了天花亂墜的解說。讓我們對我們此行的第二站充滿了期待。我們簡單的吃過晚飯,開始向近段抖音上刷爆的網紅島——仙螺島出發。據地導介紹:仙螺島是秦皇島市為了發展旅遊,藉助一個動人的傳說,傾巨資打造的一個人工島。一開始仙螺島並不火爆,近來藉助抖音才日益火爆起來。也許是時間行程原因,地導並沒有竭力推薦我們去仙螺島遊玩,反而告訴我們去仙螺島不划算。排隊二小時,遊玩十分鐘,擠一身臭汗,兜十分鐘海風。車到目的地,導遊給了我們一個半小時的遊玩時間,看來還真是沒有把我們遊仙螺島列入計劃。站在黑黢黢的海邊,聽著潮漲潮落的聲音,遊興未盡的人們依然選擇下海。我和大多數遊客則是在沙灘散步。望著遠處燈火輝煌的仙螺島,以及那些帶著朝聖般心情在纜車上蕩來蕩去遊人,我想也許有些事情應該留有些許遺憾才是最美的。仙螺島就讓她成為我今生的一個美夢可好?
第二天一大早,導遊就催我們起床吃早餐。並積極動員我們坐船遊覽渤海灣。久居內陸的人對大海本來就有一種嚮往和渴望。沒用地導多說,人們便紛紛解囊積極參與這次旅行的自費項目。當我們踏上遊輪,更多的人選擇了站在船頭、船尾或者是船邊。很少有人坐在遊輪裡,目的不過是想近距離接觸大海,極目遠眺大海的廣闊。當遊輪馳行在大海上的時候,剛好一輪紅日從海上噴薄而出。於是我就在心裡默誦起巴金的《海上日出》了。
漁島海洋度假村是一個集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避暑聖地。不過對於我們跟團旅遊的人來講住宿再好不需要,海邊浴場去多了也不再期待,遊樂設施是為孩子們準備的。不過漁島遊覽還是有亮點的。在這裡我們欣賞了一場好萊塢超級真人秀,主題與抗日戰爭時期營救美國飛行員和拯救藍天計劃有關。那真實的場景,高超的車技,激烈的搏鬥令我們所有人覺得身臨其境、大呼過癮,也算不虛此行。
在聖藍海洋公園最吸人眼球的是參觀海洋魚類館和欣賞海豚精彩絕倫的表演。不過我私下認為,這並不能算是秦皇島的特色。也許不久的某一天,我會記住那令人大開眼界的魚類展覽和海豚憨態可掬的表演,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究竟是在哪看過。別管如何,隨團旅遊最大的收穫是我曾到過某地,僅此而已。
我們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參觀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山海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這裡是萬裡長城的第一關,歷來被稱為「兩京鎖鑰之地」。影視劇裡所說的「闖關東」就是從這裡出發,一腳關內一腳關外。明末駐守三海關的遼東總兵吳三桂「衝發一怒為紅顏」,為了一己之私利,置國家民族安危於不顧,引清兵入關,把自己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角山長城距古城山海關北約3公裡,系燕山餘脈,是山海關城北山巒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為大平頂,平廣可坐數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龍首戴角,故名。角山是萬裡長城從老龍頭起,越山海關,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們又稱它為 " 萬裡長城第一山"。當我們站在巍峨聳立的山門前,只見烏雲密布,整個角山長城頓時籠罩在黑壓壓的雲霧之中,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勢。不一會兒,一場大雨如期而至,這倒讓我們真正領略到了「大雨落幽燕」的壯觀。大雨過後,佇立角山長城腳下,看一切都是那麼清晰明亮。山如眉黛,蜿蜒於山巔的長城好像是昂首翹起的眉梢。邂逅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塑像是在角山長城下的一個小廣場。這個曾經風雲一時的人物,生於亂世,崛起於阡陌之中,歷經十六年的艱苦卓絕的歲月,率領農民軍終於推翻明朝統治,建立大順政權。然而佔領北京只有短短幾個月,就因為政權內部腐敗而轟然倒塌。當年李自成就是在角山長城腳下與吳三桂、多爾袞展開激戰,史稱「石橋之戰」。此戰李自成大敗,退至湖北九宮山慘遭當地地主武裝殺害,死時年僅三十九歲。為世人留下了「甲申之敗」的慘痛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讓全黨同志學習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正是對全黨振聾發聵的警告。歷史的警鐘長鳴。正是以史為鏡,中國共產黨開創的偉大事業才能夠繼往開來。
秦皇島風景再美,我也不過是匆匆的一個過客。因為是遊人總會有歸程。天下的地方風景迥異,問題的關鍵是觀景者的心情。只要有欣賞美的眼光和心情,到哪裡都是風景無限。此行三天兩夜,感覺有苦有累,有美好的記憶,也有深深的遺憾,更有對未來和遠方的期待。 己亥年仲夏的一場不期之約,讓我記住了一個叫秦皇島的城市。
☞原創,喜歡的各位可以關注,可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