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7:11:11 1
專利名稱: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桶裝水飲水機,尤其是一種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主要用於家庭或辦公室等場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飲水機並不具備殺菌系統,長期使用後難免會造成飲水機內因細菌繁殖導致水質受到汙染,危害人體健康,於是人們逐漸發明了帶有殺菌系統的飲水機,例如專利號為200420081793.6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臭氧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含有水桶、冷水膽,其特徵在於飲水機設有臭氧殺菌系統,系統包括冷水膽外面設有的臭氧發生器,冷水膽內底部設有的臭氧散發器,兩者之間由柔性連接管相連,該系統還包括一個與冷水膽內腔相連通的活性碳罐。但是這種飲水機需要在普通飲水機內增設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散發器,不僅結構複雜、安裝比較困難,而且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需要對其進行定期清洗、能夠通過冷熱膽內水的對流對冷膽進行消毒處理,從而有效防止細菌繁殖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具有安裝在飲水機頂部的冷膽,其內部裝有聰明座,所述聰明座的凹槽內設有一與水桶連通的聰明芯,所述冷膽內部、聰明芯下方通過中空的分水盤導杆固定有一分水盤,該分水盤導杆末端依次通過冷熱膽連接軟管、熱膽排水三通和熱膽進或排水管與裝在冷膽下方的熱膽相連通,所述冷膽與熱膽之間還設有一冷膽隔板,所述熱膽頂部分別設有一熱膽出水管和一熱膽排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冷膽與熱膽之間還裝有一冷熱膽直通管,並在其上裝有閥門,所述聰明芯內安裝有一單向浮動密封裝置。
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浮動板和防止浮動板脫落的限位螺釘及墊片組成。
所述浮動板呈薄薄的圓盤狀,其上開有圓環形的凹槽。
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一圓柱形的浮球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組成。
在浮球上固定一圓形密封圈或者在聰明芯內固定一圓環形密封圈。
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一呈「凸」形的浮球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組成。
在浮球凸臺上固定一圓形密封圈或者在聰明芯內固定一圓環形密封圈。
所述浮球為實心或者空心的。
所述閥門為電磁閥或電動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冷膽和熱膽之間增設有一冷熱膽直通管,加熱的水利用對流原理,通過該冷熱管直通管進入冷膽,對其進行高溫消毒處理;此外,聰明座上裝設的浮動板單向閥結構,在消毒處理過程中可以有效阻止水桶內的水與冷膽內的熱水發生對流,防止水桶內的水也被加熱,造成資源的浪費。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實施例1中浮動板上面朝上的立體圖。
圖4是實施例1中浮動板底面朝上的立體圖。
圖5是實施例2的剖視圖。
圖6是實施例3的剖視圖。
圖7是實施例4的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5的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6的剖視圖。
圖10是實施例7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具有安裝在飲水機頂部的冷膽3,其內部裝有聰明座2,其上設有一單向閥結構,可有效防止因水桶1破裂引起的水膽內水溢出情況的發生,所述聰明座2的凹槽內設有一與水桶1連通的聰明芯4,在該聰明芯內安裝有一單向浮動密封裝置,本例中,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浮動板5和防止浮動板5脫落的限位螺釘及墊片6組成,如圖3、圖4所示,該浮動板採用聚丙烯製成薄薄的圓盤狀,其比重為0.97,比水的比重稍小一點(這樣,浮動板所受浮力非常小,因此在關閉出入口時動作不快,當出入口需要開啟讓水進入水膽時也沒有阻力,不會因浮動板浮力大把出入口封得太快太緊阻止了水從水桶中迅速流出),這就允許了浮動板5在冷膽3內的水位到達一定高度時正常關閉聰明芯4的通道,當水位由於使用飲水機中的水下降時,浮動板5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將聰明芯4的通道打開,讓水進入冷膽3,直到水位達到足夠高,浮動板5再次將聰明芯4的通道關閉,這樣能夠在消毒時阻止水桶1內的水與冷膽3內的熱水發生對流,防止水桶1內的水也被加熱,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為了避免浮動板5由於分子引力而粘住聰明芯4,浮動板5要做得比聰明芯4的口大很多,並且在浮動板5的中央部分周圍做個圓環形凹槽,一方面可以減小浮動板5由於膽中的水溫度過高而產生的變形,另一方面也為扁平的表面在聰明座2的底部袖子的刀刃處提供了密封。所述冷膽3內部、聰明芯4下方通過中空的分水盤導杆8固定有一分水盤7,分水盤7將冷膽3分成兩個單獨的水位,該分水盤導杆末端依次通過冷熱膽連接軟管10、熱膽排水三通17和熱膽進或排水管16與裝在冷膽3下方的熱膽15相連通,冷水可以通過該通道從冷膽3流入熱膽15內。所述冷膽3與熱膽之間裝有一冷熱膽直通管11,並在其上裝有閥門12,本例中所裝閥門12為電磁閥(所述閥門12也可以是電動閥),並由微處理器控制其開啟和閉合,通常情況下,電磁閥閉合,當需要對冷膽3進行殺菌時,微處理器發出信號將電磁閥開啟,熱水沿著冷熱膽直通管11進入到冷膽3對其進行高溫消毒。所述冷膽3與熱膽15之間設有一冷膽隔板9,所述熱膽15頂部分別設有一熱膽出水管13和一熱膽排氣管14。
本實用新型的殺菌消毒過程為飲水機正常使用狀態下,冷膽3和熱膽15內均裝滿水,並且閥門12處於關閉狀態;當需要對冷膽3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時,微處理器控制製冷系統關閉,並將閥門12開啟,此時利用冷熱水的對流原理使冷膽3和熱膽15內的水進行對流循環,熱膽15內的熱水通過熱膽直通管11進入到冷膽3,冷膽3內的冷水通過冷熱膽連接軟管10進入熱膽15,同時熱膽15對其內部溫度有所降低的水繼續加熱,如此不斷循環直到冷膽3內的溫度到達84℃,微處理器重新啟動製冷系統並且關閉閥門12,切斷冷熱膽對流通道,此時,飲水機恢復到正常使用狀態。為了方便起見,我們也可以通過微處理器設定定期定時對飲水機進行消毒處理。
實施例2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一圓柱形浮球18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19組成。
實施例3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在浮球18上套有一圓形密封圈20。
實施例4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在聰明芯4內固定有一圓環形密封圈20。
實施例5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為一呈「凸」形的浮球18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19組成。
實施例6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在「凸」形浮球18的凸臺上套有一密封圈20。
實施例7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在聰明芯4內固定有一圓環形密封圈20。
在上述實施例2到實施例7中,所述浮球18材料為密度小於水的耐高溫食品級塑料,可以為實心也可以為空心,其消毒殺菌過程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具有安裝在飲水機頂部的冷膽(3),其內部裝有聰明座(2),所述聰明座(2)的凹槽內設有一與水桶(1)連通的聰明芯(4),所述冷膽(3)內部、聰明芯(4)下方通過中空的分水盤導杆(8)固定有一分水盤(7),該分水盤導杆末端依次通過冷熱膽連接軟管(10)、熱膽排水三通(17)和熱膽進或排水管(16)與裝在冷膽(3)下方的熱膽(15)相連通,所述冷膽(3)與熱膽(15)之間還設有一冷膽隔板(9),所述熱膽(15)頂部分別設有一熱膽出水管(13)和一熱膽排氣管(14),其特徵在於所述冷膽(3)與熱膽之間還裝有一冷熱膽直通管(11),並在其上裝有閥門(12),所述聰明芯(4)內安裝有一單向浮動密封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浮動板(5)和防止浮動板(5)脫落的限位螺釘及墊片(6)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板(5)呈薄薄的圓盤狀,其上開有圓環形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一圓柱形的浮球(18)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19)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在浮球(18)上固定一圓形密封圈(20)或者在聰明芯(4)內固定一圓環形密封圈(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浮動密封裝置由一呈「凸」形的浮球(18)和防止其脫落的、裝設在聰明芯上的橫杆(19)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在浮球(18)凸臺上固定一圓形密封圈(20)或者在聰明芯(4)內固定一圓環形密封圈(20)。
8.根據權利要求4或6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浮球為實心或者空心的。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門(12)為電磁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門(12)為電動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帶有熱水殺菌系統的桶裝水飲水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通過冷熱膽內水的對流對冷膽進行消毒處理的桶裝水飲水機。該飲水機具有安裝在飲水機頂部的冷膽,其內部裝有聰明座,聰明座的凹槽內設有一與水桶連通的聰明芯,冷膽內部、聰明芯下方通過中空的分水盤導杆固定有一分水盤,該分水盤導杆末端依次通過冷熱膽連接軟管、熱膽排水三通和熱膽進或排水管與裝在冷膽下方的熱膽相連通,冷膽與熱膽之間還設有一冷膽隔板,所述熱膽頂部分別設有一熱膽出水管和一熱膽排氣管,特徵在於所述冷膽與熱膽之間還裝有一冷熱膽直通管,並在其上裝有閥門,所述聰明芯內安裝有一單向浮動密封裝置。本實用新型可用於家庭或辦公室等場所。
文檔編號A47J31/46GK2920112SQ20062010532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3日
發明者於喬治 申請人:於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