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綠色宜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2023-06-28 13:39:47
人民網遂寧11月5日電(陳思)走在觀音湖聖蓮島上,滿目綠意和溼潤清新的空氣令人倍感休閒愜意。然而,在觀音湖管委會副主任劉佳記憶中,聖蓮島曾經滿是砂石,環境惡劣,是適合野炊的荒涼之島。2014年起,遂寧開始對聖蓮島進行生態治理和保護性開發,如今的聖蓮島綠化覆蓋率已達60%以上。數百個品種的荷花和睡蓮打造的世界荷花博覽園,也讓聖蓮島成為遂寧一張綠色的城市名片。
「讓城市在綠水青山中自然生長」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遊。被譽為中國西部水都的遂寧,有大小生態溼地108個,城市綠化覆蓋率40.1%,中心城區人均可用公園綠地面積23平方米,是全國的1.7倍。
2018年2月,在成都考察時,首次提出了建設公園城市的理念。作為四川省首批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市,遂寧市堅持生態優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城市中打造公園、在公園中建設城市——中心城區保護100平方公裡自然山體,已規劃、建設17處郊野公園;依託城區涪江30平方公裡水面、72公裡環湖公園、十餘處溼地,建成四川省最大的環湖城市溼地公園群。
航拍九蓮洲溼地公園
九蓮洲溼地公園位於老城區,緊鄰涪江右岸。改造前的公園內水域面積小,河道淤堵,水體易出現黑臭現象;內河與外河通道狹小,存在增加城區內澇隱患。結合綠色發展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以「淨水」「蓄水」為核心,九蓮洲溼地公園建設透水鋪裝11.2萬平方米,植草溝及下沉式綠地2.2萬平方米,這樣一來,雨水通過透水路面鋪裝進行下滲,通過植物淨化後再進入涪江水系,削減了初期雨水的面源汙染。公園景觀提升不僅改善了區域生態,變身為一座「天然氧吧」,也成為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海綿城市建設由「試點」走向「示範」
水是遂寧最美的城市景觀,同時,作為擁抱涪江的城市,遂寧歷史上旱澇交替多發。告別鬧市「看海」,實現人水和諧,主要得益於海綿城市的建設。2015年4月,遂寧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同年12月,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出臺,其中就包括「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等具體目標。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整座城市像海綿一樣,具有吸水、蓄水功能。以九蓮洲溼地公園為例,整個公園作為雨水收集、消化的場所,是重要的「大海綿」設施——雨水在這裡進行生態消納、淨化,最終排入自然水體;同時,透水路面鋪裝、下沉式綠地這些設施,對溼地公園自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小海綿」。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設,特別是老城區改造方面發揮出了重要作用。遂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與交通運輸局城建科科長梁國寶表示,一直以來,老舊小區存在道路積水、排水不暢等諸多問題,經開區對試點區域1.58平方公裡內小區、道路、綠化的雨汙管網進行了改造,同時建造鋪設海綿設施。「傳統硬質鋪裝路面遇到雨水容易積水,為老人、小孩及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造成困擾。通過海綿化改造,雨水通過透水鋪裝下滲到地下碎石蓄水層,真正實現『小雨不溼鞋』的目標,讓居民出行更安心。」
遂寧河東新區夜景
作為西部唯一的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遂寧出臺了全國首部海綿城市規劃,總結出了一套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遂寧經驗。2019年3月,遂寧順利通過了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組織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終期考評並獲評優秀,成為全國僅有的6個獲得1.2億元額外專項獎勵資金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遂寧達到海綿建設要求的區域面積已佔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9%,提前1年超額完成了國家制定的20%目標,海綿城市建設正在從試點的基礎上向示範和全域建設有力推進。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遂寧,綠色優勢持續放大。據遂寧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夏海榮介紹,2019年遂寧市4個國、省斷面地表水水質全部達標,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達93.4%,邁入空氣品質全面達標城市行列,整體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3位。先後榮獲全球綠色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20多張城市名片。
今天的遂寧,城市逐步自然「呼吸」,居民幸福感明顯提升,人與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