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8 23:48:51 3
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圍欄圈、巷道圈欄、進口、出口、承重板、第一壓力傳感器、銅芯線、發射器、第二壓力傳感器、接受信號顯示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壓力傳感器將犛牛的體重以信號的形式傳送到接收器信號顯示器,實現稱量犛牛的體重,犛牛活動後站在稱量設備上時,接受信號顯示器自動準確讀數,省時省力,減少勞動力投入,而且減少稱重時對人帶來的傷害危險和對犛牛本身造成的損傷,本實用新型合理、簡便、可靠、準確,為犛牛開展育種工作時體重的稱量提供參考,較好的解決了現有的野外犛牛稱重存在的效率低,具有危險性,結果不準確的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著很好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動物生產方面的體重測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在國內外準確方便稱量犛牛的體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實施非常困難和麻煩,目前對犛牛的稱重一般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一是採取僱用強悍的勞力用套繩先將其套住,然後有多個勞力共同參與將其放倒捆綁固定,再將其抬到臺式稱上進行稱量,這種方法費時費力,而且極具危險性。二是通過測量犛牛的體尺,然後套用公式估算,這種方法誤差可達15% -20%。同時,犛牛機敏而強悍,怕人接近,極難用繩子拴住牽引,一旦被栓則表現驚慌,左右擺頭,企圖掙脫繩系,繼則努力抗拒,不向前走,如轅馬下坡之狀,所以很難用繩子牽引到特定的地方稱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利用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野外犛牛稱重存在的效率低,具有危險性,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所述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圍欄圈、巷道圈欄、進口、出口、承重板、第一壓力傳感器、銅芯線、發射器、第二壓力傳感器、接收信號顯示器;所述圍欄圈設置在所述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的左側,所述巷道圈欄設置在所述圍欄圈的右側,所述進口設置在所述巷道圈欄的右側,所述出口與所述進口相對設置,所述承重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上,所述發射器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接受信號顯示器連接所述發射器。
[0005]進一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稱臺上。
[0006]進一步、所述發射器通過銅芯線連接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
[0007]進一步、所述接受信號顯示器通過無線設備連接發射器。
[0008]進一步、所述圍欄圈採用鐵鋼管圍成,圍欄高130cm,大小可根據稱重的犛牛群體決定。
[0009]進一步、所述巷道圈欄採用鐵鋼管圍成,巷道寬80cm,圈欄高130cm。
[0010]進一步、所述接收信號顯示器採用四個液晶屏幕組成,接收信號顯示器上有防水功能的薄膜按鈕,,可以除皮,清零操作。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通過壓力傳感器將犛牛的體重以信號的形式傳送到接收器信號顯示器,實現稱量犛牛的體重,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測定結果準確,易於野外推廣使用,使用犛牛無抓捕精準稱量體重設備,可以不用抓捕犛牛,只是將其驅趕到巷道圈中,待犛牛活動後站在稱量設備上時,接收信號顯示器會自動準確讀數,不僅能省時省力,減少勞動力投入,而且減少稱重時對人帶來的傷害危險和對犛牛本身造成的損傷,因此,本實用新型合理、簡便、可靠、準確的稱量犛牛體重,為犛牛開展育種工作時體重的稱量提供參考,較好的解決了現有的野外犛牛稱重存在的效率低,具有危險性,結果不準確的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著很好的實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圍欄圈;2、巷道圈欄;3、進口 ;4、出口 ;5、承重板;6、第一壓力傳感器;7、銅芯線;8、發射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0、接收信號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該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圍欄圈、巷道圈欄、進口、出口、承重板、第一壓力傳感器、銅芯線、發射器、第二壓力傳感器、接收信號顯示器;圍欄圈設置在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的左側,巷道圈欄設置在圍欄圈的右側,進口設置在巷道圈欄的右側,出口與進口相對設置,承重板設置在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上,發射器連接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接受信號顯示器連接發射器。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稱臺上。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發射器通過銅芯線連接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接受信號顯示器通過無線設備連接發射器。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圍欄圈採用鐵鋼管圍成,圍欄高130cm,大小可根據稱重的犛牛群體決定。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巷道圈欄採用鐵鋼管圍成,巷道寬80cm,圈欄高130cm。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優化方案,接收信號顯示器採用四個液晶屏幕組成,接收信號顯示器上有防水功能的薄膜按鈕,可以除皮,清零操作。
[0022]以下參照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主要由圍欄圈1、巷道圈欄2、進口 3、出口 4、承重板5、第一壓力傳感器6、銅芯線7、發射器8、第二壓力傳感器9、接收信號顯示器10組成,圍欄圈1、巷道圈欄2、進口 3、出口 4設置有門,承重板5放在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6的稱臺和第二壓力傳感器9的稱臺上,銅芯線7將第一壓力傳感器6和第二壓力傳感器9連接到發射器8,在通過無線傳輸到接收信號顯示器10。
[0024]本實用新型的圍欄圈I由鐵鋼管圍成的犛牛圈,大小可根據稱重的犛牛群體決定,圈的圍欄高130cm;巷道圈欄2由鐵鋼管圍成,巷道寬80cm,圈欄高130cm、與圍欄圈I連為一體,發射器8利用銅芯線7與第一壓力傳感器6和第二壓力傳感器9連接,接收信號顯示器10採用四個液晶屏幕組成,接收信號顯示器上有防水功能的薄膜按鈕,,可以除皮,清零等操作。
[0025]本實用新型的操作過程如下:
[0026]1、需要稱量犛牛體重時,將稱重的犛牛驅趕到圍欄圈I中;
[0027]2、將承重板5置於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6的稱臺和第二壓力傳感器9的稱臺上,發射器8放在承重板5下面,利用銅芯線7將發射器8與第一壓力傳感器6和第二壓力傳感器9連接;
[0028]3、將圍欄圈I中的犛牛驅趕,使其進入巷道圈欄2 ;
[0029]4、接收信號顯示器10開機,接收信號顯示器自檢,自動校零;
[0030]3、當接收信號顯示器10自檢完成歸零後,即可進行稱重;
[0031]4、打開巷道圈欄2中犛牛進口 3,使一頭犛牛進入承重板5,待承重板5上的犛牛安靜時開始稱重,讀取接收信號顯示器讀數,稱重完成;
[0032]5、開啟犛牛稱後出口 4,讓稱後的犛牛從巷道圈欄2中出去,接收信號顯示器清零,進行下一隻犛牛稱重。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圍欄圈、巷道圈欄、進口、出口、承重板、第一壓力傳感器、銅芯線、發射器、第二壓力傳感器、接受信號顯示器; 所述圍欄圈設置在所述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的左側,所述巷道圈欄設置在所述圍欄圈的右側,所述進口設置在所述巷道圈欄的右側,所述出口與所述進口相對設置,所述承重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上,所述發射器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接受信號顯示器連接所述發射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稱臺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射器通過銅芯線連接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受信號顯示器通過無線設備連接發射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圍欄圈採用鐵鋼管圍成,圍欄高130cm,大小可根據稱重的犛牛群體決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犛牛野外稱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巷道圈欄採用鐵鋼管圍成,巷道寬80cm,圈欄高130cm。
【文檔編號】G01G17/08GK203443649SQ20132007988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梁春年, 巴桑旺堆, 閻萍, 王宏博, 郭憲, 丁學智, 包鵬甲, 褚敏, 朱彥斌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