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8:41:51 2
專利名稱:潔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用於除去粘在衣物上的吸附性較強的短纖維或者其它灰塵和雜物的潔衣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工作的關係,免不了衣料上偶然或者經常地粘上吸附性較強的短纖維或者其它灰塵和雜物,即使是將衣物洗乾淨,這些粘著物也未能除去。為了除去這些粘著物,人們普遍的做法是用手將這些粘著物從衣物上一點一點地檢出或者是用刷子刷掉,其次是用膠帶粘在滾筒上製成的膠粘去塵滾筒在衣物上慢慢滾動將粘著物除去。用手檢出或者用刷子除去吸附在衣物上的粘著物費力又費時;採用自製的膠粘去塵滾筒除去吸附在衣物上之粘著物雖然可行,但是在反覆使用後其效果不理想,更換膠帶比較麻煩,很不適合大眾化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了人們將吸附在衣物上之吸附性較強的短纖維或者其它灰塵和雜物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一圓筒的底部與圓筒連體地設有一圓凸柱,在圓筒側壁從上至下開有一條膠帶出口槽;在距離膠帶出口槽近半圓周長的圓筒外壁面上設有一根一端裝有端座一端設有卡鉤的壓條;將膠面朝外的捲筒式膠帶置於圓筒內,把膠帶從膠帶出口槽拉出,其端頭用壓條壓住;蓋上和蓋底連體地設有與圓凸柱相對應的圓凹柱的蓋子,蓋子頂面設有一個卡鉤口。
本實用新型與用手或者用刷子以及用自製膠粘去塵滾筒除去粘在衣物上的吸附性較強的粘著物的相比較,其特點是省時,省力,更換膠帶方便,使用效果好,適合大眾化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和圖2所示,在一圓筒2的底部與圓筒2連體地設有一圓凸柱8,在圓筒2的外側壁從上至下開有一條膠帶出口槽7;在距離膠帶出口槽7近半個圓周長的圓筒2的外壁面上設有一根一端裝有端座1另一端設有卡鉤6的壓條3;將膠面朝外的捲筒式膠帶4置於圓筒2內,蓋上和蓋體連體地設有與圓凸柱8相對應的圓凹柱10的蓋子5,把膠帶4自膠帶出口槽7拉出,膠帶4的端頭用壓條3壓住,將卡鉤6卡進設於蓋子5頂面上的卡鉤口11內;圓凸柱8的端頭和圓凹柱10的端頭用螺杆9相連固定。膠帶4經多次使用後不能吸附粘在衣物上之粘著物時,將之剪掉,從圓筒2內拉出新的膠帶4,用壓條3壓住拉出的膠帶4的端頭後可繼續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由膠帶和滾筒組成的潔衣器,其特徵是在一圓筒(2)的底部與圓筒(2)連體地設有一圓凸柱(8),在圓筒(2)的側壁從上至下開有一條膠帶出口槽(7),在距離膠帶出口槽(7)近半個圓周長的圓筒(2)的外壁面上設有一根一端裝有端座(1)另一端設有卡鉤(6)的壓條(3);膠面朝外的捲筒式膠帶(4)置於圓筒(2)內,自膠帶出口槽(7)拉出的膠帶(4)的端頭由壓條(3)壓住;蓋子(5)的底面上和蓋子(5)連體地設有與圓凸柱(8)相對應的圓凹柱(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用於除去粘在衣物上的粘著物的潔衣器,它是在一圓筒(2)的底部與圓筒(2)連體地設有一圓凸柱(8),在圓筒(2)的側壁從上至下開有一條膠帶出口槽(7),在距離該槽近半個圓周長的圓筒(2)的外壁面上設有一根一端裝有端座(1)另一端設有卡鉤(6)的壓條(3),膠面朝外的捲筒式膠帶(4)置於圓筒(2)內,蓋上和蓋底連體地設有與圓凸柱(8)相對應的圓凹柱(10)的蓋子(5),自膠帶出口槽(7)拉出的膠帶(4)的端頭用壓條(3)壓住,卡鉤(6)卡進設於蓋子(5)頂面上的卡鉤口(11)內。其特點是省時,省力,更換膠帶方便,使用效果好,適合大眾化使用。
文檔編號A47L25/08GK2503842SQ0123468
公開日2002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30日
發明者葉建仁 申請人:葉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