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清洗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8:12:21 3
專利名稱:拖把清洗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洗拖把的裝置,特別是一種拖把清洗車。
拖把的清洗通常是到水源處清洗,如果水源較遠,人們一般是用容器提水清洗,或將拖把拿到水源處清洗,既費工又費事。加之用手擠幹拖把勞動強度大,又極不衛生。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改善勞動強度和少佔空間位置及移動靈活的要求而提出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拖把清洗車,由盛水桶(2)、擠幹器(1)、車輪(4)、扶手(3)等組成,其特徵在於,擠幹器是由擠壓箱(5)、驅動軸(6)、鉸軸(7)、(10)、擠壓板(9)、鉸軸(11)、連杆(12)、(13)、固定銷(14)、壓杆(15)等組成,其連接為在盛水桶底部裝有前後兩組輪子,在盛水桶後部設有兩個略大於扶手外部尺寸的孔,孔內插有扶手(3),盛水箱與擠壓箱的連接是由擠壓箱前端的卡槽卡在盛水箱前緣,擠壓箱前端裝有可轉動的驅動軸(6),壓杆(15)與驅動軸固定或可拆卸的固定連接,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連杆(12)、(13),兩連杆之間為可轉動連接,在兩連杆連接處的任一連杆的端部固定裝有一個寬於所在連杆厚度的定位塊(8),連杆(13)的另端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板(9)中部,擠壓板下端通過鉸軸(11)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箱下部。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基本達到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於本實用新型為可方便移動的拖把清洗車,在離水源較遠或清洗工作面積較大時,可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拖把清洗車推到工作地點,在盛水桶中清洗拖把,並擠幹拖把。其工作原理為,擠壓箱通過其前端的卡槽卡在盛水箱前緣,驅動軸與壓杆為固定或可拆卸的固定連接,驅動軸是可轉動的裝在擠壓箱前端,連杆與驅動軸為固定連接,當上下移動壓杆,驅動軸則轉動,帶動了兩根連杆往復運動,從而使擠壓板繞鉸軸(11)轉動,以實現對拖把的擠幹。因在一連杆端部設有定位塊,可防止連杆到位後繼續轉動造成反向移動,使壓杆向上提起時困難。由於插扶手的孔略大於扶手端部尺寸,扶手是較容易插入或取出,扶手比較長的拖把清洗車,在不使用時,可將其扶手反向插入,這樣可減少佔用空間。
實施例拖把清洗車
圖1為拖把清洗車裝配示意圖圖2為拖把清洗車俯視裝配示意圖圖3為拖把清洗車仰視裝配示意圖圖4為拖把清洗車擠壓箱剖視示意圖圖5為拖把清洗車驅動軸、固定銷裝配示意圖(1)擠幹器、(2)盛水桶、(3)扶手、(4)車輪、(5)擠壓箱、(6)驅動軸、(7)鉸軸、(8)定位塊、(9)擠壓板、(10)鉸軸、(11)鉸軸、(12)連杆、(13)連杆、(14)固定銷、(15)壓杆。
按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實施拖把清洗車。清洗車的行走部份為4個車輪,前面一組是兩個萬向輪,後面一組是兩個定向輪,在盛水桶後部設有兩個略大於扶手外部尺寸的孔,孔內插有扶手(3),扶手為與車等寬、向後傾斜,在不使用時,可將扶手反向插入,這樣可減少佔用空間。擠壓箱前端裝有可轉動的驅動軸(6),壓杆(15)與驅動軸可拆卸的用鍵和銷固定連接,驅動軸用兩個固定銷(14)固定連接連杆,當取出固定銷,則可使連杆與驅動軸分離,取出驅動軸,則可使擠壓箱與盛水箱分離。兩連杆之間用鉸軸(10)可轉動的連接,在連杆(12)的端部固定裝有一個寬於所在連杆厚度的定位塊(8),連杆(13)的另端由鉸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板(9)中部,擠壓板下端由鉸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箱下部。
權利要求1.一種拖把清洗車,由盛水桶(2)、擠幹器(1)、車輪(4)、扶手(3)等組成,其特徵在於,擠幹器是由擠壓箱(5)、驅動軸(6)、鉸軸(7)、(10)、擠壓板(9)、鉸軸(11)、連杆(12)、(13)、固定銷(14)、壓杆(15)等組成,其連接為在盛水桶底部裝有前後兩組輪子,在盛水桶後部設有兩個略大於扶手外部尺寸的孔,孔內插有扶手(3),盛水箱與擠壓箱的連接是由擠壓箱前端的卡槽卡在盛水箱前緣,擠壓箱前端裝有可轉動的驅動軸(6),壓杆(15)與驅動軸固定或可拆卸的固定連接,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連杆(12)、(13),兩連杆之間為可轉動連接,在兩連杆連接處的任一連杆的端部,固定裝有一個寬於所在連杆厚度的定位塊(8),連杆(13)的另端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板(9)中部,擠壓板下端通過鉸軸(11)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箱下部。
專利摘要一種拖把清洗車,由盛水桶、擠幹器、車輪、扶手等組成,其特徵在於,擠幹器是由擠壓箱、驅動軸、鉸軸、擠壓板、連杆、固定銷、壓杆等組成,其連接為在盛水桶底部裝有輪子,擠壓箱通過卡槽卡在盛水箱前緣,在盛水桶後部設有扶手插孔,擠壓箱上裝有可轉動的驅動軸,壓杆與驅動軸固定連接,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連杆,兩連杆間為可轉動連接,在一連杆的端部固定裝有一定位塊,連杆的另端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板中部,擠壓板下端通過鉸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擠壓箱下部。
文檔編號A47L13/59GK2237412SQ95213858
公開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5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1995年5月26日
發明者楊仁初 申請人:成都鐵路局昆明工程總公司機械化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