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底蘊最深的城市(這些城市的名字美了千百年)
2023-06-30 05:38:58 2
每座城市都有一個名字
而地名
是城市記憶的標本
總有一段記憶,
等待我們重新尋回。
你一定不會知道
你的城市 它的名字
有多美
先問一個問題
估計90%的福建人都不會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
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
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其實
在福建,
這些城市的名字
早已在時光中美了千百年,
作為福建人的你
它們的內涵
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
▼▼▼
別稱榕城。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稱「福州」。
你可知道,隋唐時期,福州還曾兩度被命名為「泉州」。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閩縣等地復設泉州(即今福州市),到了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福州還被稱為「三山」,因城內於山、烏山、屏山「三山」鼎峙,閩江宛如綠帶穿城而過,「三山一水」成為榕城主要標誌。
東陽觀酴醾
宋·陸遊
福州正月把離杯,已見酴醾壓架開。
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
宋朝時,因島上產「一莖數穗」稻而名「嘉禾嶼」。
明初朝廷在島上築城寨,取名「廈門」,寓意祖國大廈之門。
之後鄭成功又把廈門稱為「思明洲」,因島上白鷺群集,人們也稱之為「鷺島」。1935年廈門正式設市。
每個愛旅行的人, 清單裡都有廈門這座城市。這裡有被評為世界遺產的萬國建築群,有最具創意的校園隧道, 最清新的漁村和小島, 一切似乎都與文藝氣質有不解之緣。
清源山因山中有清泉,也稱為泉山,泉州之名就得於清源山。
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唐久視元年(700年),於今泉州鯉城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開始。莆田、清源二縣屬泉州所轄。天寶元年(742年),唐廷下詔改州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復為泉州。
泉南歌
宋·謝履
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闢。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九龍江流經漳州一段稱為「薌江」,因此古稱此地為薌城。又有一說法:唐時,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闢泉州、潮州中間地,置漳州,因最初州駐地有一河流而命為「漳江」,才有了漳州之名。
漢初,薌城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
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蘭水縣,南屬義安郡綏安縣。至隋開皇十二年(592年)並蘭水、綏安入龍溪,今漳州境域才結束分屬兩郡狀況。
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今雲霄縣西林村),轄懷恩、漳浦2縣,因州治傍漳江而名漳州。民國2年(1913年)廢府設汀漳道。
五代時期,當地戰火連天,到宋朝時期才得以平定。宋太宗給此地取名興化,寓「興德化民」之意。早先的原著民,稱這裡為蒲口,因在蒲草上開闢田地,故改「蒲口」為「蒲田」,後演地名為「莆田」,意為海水退盡,「莆田」地名由此孕生。
▲湄洲島
與周希顏遊靈泉歸途偶作
宋·陳文蔚
花日遲遲暖似烘,杖藜飛舞趁東風。
野橋傍水柳先綠,山寺留春桃正紅。
信步聽詩忘日晚,因言契理覺春融。
莆田遠在千山外,長使靈泉信息通。
一川護城將綠繞,兩山排闥靜寧中。寧德有「安寧育德」之寓意。
寧德古為七閩地。唐開成間(836~840年),析長溪縣寧川、古田縣東北地置感德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場置縣,取寧川之「寧」、感德之「德」命名寧德縣,屬長樂府。
相傳遠在唐代,當地有一安氏產下三胞胎,分別取名龍元、獅元、豹元,三兄弟皆英傑有名於世,於是「三元」就這麼誕生了。
1956年,三元、明溪兩縣合併為一縣,各取兩縣原名的首字,合稱「三明」縣,並一直被沿用下來。
1983年改名為三明市。
毓秀鍾靈古汀州,幾多往事足風流。古時汀州府就是如今龍巖的大部分地區,唐開元年間,閩西置州,取長汀溪名之,名為汀州,也有說是州城的河流朝南方為「汀」。龍巖是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城市。
▲客家土樓
晉太康三年(282)置新羅縣,屬晉安郡。唐開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領原新羅地區分置的長汀、黃連、什羅3縣。天寶元年(742)汀州改為臨汀郡,什羅(新羅)縣改名龍巖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龍巖縣升為直隸州。建國初設龍巖專區,1970年改龍巖地區。1997年5月撤地設市。
介紹
龍巖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競放異彩。
據《延平府志》、《南平縣誌》記載,早在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派兵入閩平定南疆後,設立南平縣,寓平定南疆之意。
這是福建省歷史最早見於記載的五個縣之一。「南平」這個名稱也首次以地名形式出現在閩北大地上。
豪傑指劍州,來者皆問津。南唐時,南平稱為劍州,宋朝改為南劍州,是當時八閩州府之一。宋代時,南平是福建的經濟文化中心。
介紹
南平有四千多年的歷史,10個縣(市、區)建縣都在千年以上,是福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原文化入閩的主要通道。
南平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張三丰太極文化的發源地。特別是著名理學家朱熹在南平「琴書五十載」,朱子理學不僅影響中國800年文化,還遠播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
你的家鄉曾經叫什麼?
現在叫什麼?
你喜歡哪個名字呢?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