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消音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23:12: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消音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新型消音器。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提高汽車的消聲效果,經常在汽車底盤上設置並列多個消音器,這種方式雖然提升了消音效果,但是多個消音器的安裝佔用空間大,會影響底盤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裝,甚至需要在底盤的某些位置進行改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消音器,汽車底盤佔用面積小同時兼具高效的消音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新型消音器,包括筒體、設在所述筒體端部的進氣管、設在所述筒體尾部的出氣管,還包括軸向地設在所述筒體中和所述進氣管連通的且尾端處封閉的主消音管、多個和所述主消音管尾部連通的徑向分流管、多個設在所述筒體的筒壁外側的分別和每個所述徑向分流管另一端連通的降速回流管、和所述降速回流管另一端連通的並從所述筒體端部伸入到所述筒體中的中間連接管以及設在軸向地所述筒體中和所述中間連接管連通的二次消音管,所述所有所述二次消音管另一端均連通所述出氣管。
首先,本消音管在主消音管的初次消音後,並不是直接通過排氣管排出,而是在對高速氣體進行減速使其產生聲波頻率變小後,進行二次消音,在二次消音後排出,消音效果好,對高速氣體減速同樣能夠降低噪聲,增加消音效果。同時,用於降速的降速回流管分布在筒體的筒壁外側,此時需要的安裝空間絕大部分位於筒體豎直方向上的覆蓋範圍內,底盤上的佔用面積小,並不會影響底盤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裝。
優選的,所述主消音管包括帶有多個消音孔的內管、和所述內管外壁連接的消音層、和所述消音層外壁連接的剛性外殼、設在所述內管尾端的用於將內管中的氣體均布導入到各個徑向分流管的勻流塊。
優選的,所述勻流塊包括和所述內管尾端固定連接的安裝圓柱臺、和所述安裝圓柱臺連接的導流頭,所述導流頭具有多個相同的導流平面,所有所述的導流平面匯聚成一點。
優選的,所述降速回流管呈螺旋形繞筒體分布。
優選的,所述降速回流管呈直線型延筒體外壁分布。
優選的,所述降速回流管包括管體以及多個設在所述管體中的降速裝置,所述降速裝置包括上折流板組以及位於所述上折流板組下方的下折流板組,所述上折流板組中的上折流板與所述下折流板組中的下折流板交錯設置,所述上折流板組與所述下折流板組中相鄰的上折流板與下折流板之間連接有減速風扇;所述減速風扇包括轉軸以及設在轉軸上的減速葉片。
優選的,所述中間連接管包括和所述降速回流管連接的第一轉接管、和所述第一轉接管連接的且與所述徑向分流管之間呈一定角度的徑向連接管、和所述徑向連接管連接的第二轉接管以及垂直於所述筒體端部的將所述第二轉接管與所述二次消音管連接起來的軸向連接管。
優選的,所述出氣管呈漏鬥狀。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汽車底盤佔用面積小且消音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該新型消音器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主消音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勻流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降速回流管內部的降速裝置的示意圖;
圖6為徑向分流管、降速回流管以及中間連接管三者之間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如圖1-圖6所示的一種新型消音器,包括筒體1、設在所述筒體1端部的進氣管2、設在所述筒體1尾部的出氣管3,所述出氣管3呈漏鬥狀,還包括軸向地設在所述筒體1中和所述進氣管2連通的且尾端處封閉的主消音管4、多個和所述主消音管4尾部連通的徑向分流管5、多個設在所述筒體1的筒壁外側的分別和每個所述徑向分流管5另一端連通的降速回流管6、和所述降速回流管6另一端連通的並從所述筒體1端部伸入到所述筒體1中的中間連接管7以及設在軸向地所述筒體1中和所述中間連接管7連通的二次消音管8,所述所有所述二次消音管8另一端均連通所述出氣管3,安裝降速回流管6時,可通過支撐架9實現與筒體1的連接,筒體1中還可以設置多個隔板10,將筒體1分隔成多個消音腔。
首先,本消音管在主消音管4的初次消音後,並不是直接通過排氣管排出,而是在對高速氣體進行減速使其產生聲波頻率變小後,進行二次消音,在二次消音後排出,消音效果好,對高速氣體減速同樣能夠降低噪聲,增加消音效果。同時,用於降速的降速回流管分布在筒體1的筒壁外側,此時需要的安裝空間絕大部分位於筒體1豎直方向上的覆蓋範圍內,底盤上的佔用面積小,並不會影響底盤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裝。
優選的,所述主消音管4包括帶有多個消音孔的內管41、和所述內管41外壁連接的消音層42、和所述消音層42外壁連接的剛性外殼43、設在所述內管41尾端的用於將內管41中的氣體均布導入到各個徑向分流管5的勻流塊44。所述勻流塊44包括和所述內管41尾端固定連接的安裝圓柱臺441、和所述安裝圓柱臺441連接的導流頭442,所述導流頭442具有多個相同的導流平面443,所有所述的導流平面443匯聚成一點。
優選的,所述降速回流管6呈螺旋形繞筒體1分布。該設置,可增加氣體流動路徑,提高降速效果,降低氣體的產生的聲波頻率,增加消音效果。作為另一種優選布置方式,所述降速回流管6呈直線型延筒體1外壁分布。
優選的,如圖5所示,所述降速回流管6包括管體以及多個設在所述管體中的降速裝置,所述降速裝置包括上折流板組61以及位於所述上折流板組61下方的下折流板組62,所述上折流板組61中的上折流板與所述下折流板組62中的下折流板交錯設置,所述上折流板組61與所述下折流板組62中相鄰的上折流板與下折流板之間連接有減速風扇63;所述減速風扇63包括轉軸以及設在轉軸上的減速葉片。
如圖6所示,優選的,所述中間連接管7包括和所述降速回流管6連接的第一轉接管71、和所述第一轉接管71連接的且與所述徑向分流管5之間呈一定角度的徑向連接管72、和所述徑向連接管72連接的第二轉接管73以及垂直於所述筒體1端部的將所述第二轉接管73與所述二次消音管8連接起來的軸向連接管74。該設置,使得二次消音管8避開了徑向分流管5的安裝位置,不會產生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