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09:15:26 3
專利名稱: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軋鋼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軋鋼流水線是有一系列軋機順次排列構成。一般來說,前一工位軋機的軋輥之間距離大於後一工位軋機軋輥之間間距。對於整條生產線來說,設備的通用性比較強,往往是一組幾臺軋機的規格相同。對於軋機生產廠家來說,希望軋機形成固定規格,具有一定的標準性,如果能使同一規格軋機適用於幾個軋鋼工位,是最節約成本的方式。這樣就需要對軋機的輥縫進行調節。
發明內容軋機輥縫的調節,可以是先把閘機上軋輥、下軋輥的左右兩個軋輥軸承設計成軸承間距可調方式,然後分別調節位於左邊的上、下軋輥軸承之間的間距和位於右邊的上、下軋輥軸承之間的間距即可。但是,分別調整會遇到調整的程度不好把握一致,出現上、下軋輥所在軸線不平行的情況。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方案提出一種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包括機架和兩個軋輥。還包括輥箱和輥箱的連接拉杆;輥箱上的中間位置設有軋輥軸承;所述輥箱有四個,它們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輥箱之間連接一個軋輥;兩組輥箱上下排列,機架在兩組輥箱之間;對於兩組輥箱的位於同一側的輥箱分別為上輥箱和下輥箱;所述連接拉杆至少有兩根,它們分別連接位於同一側的上、下輥箱;上、下輥箱以及機架上開有與連接拉杆對應的孔;機架上的孔為通孔,上下輥箱上的孔為螺孔;所述連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體,柱形拉杆本體的組成部分為:機架連接部、輥箱連接部和轉動連接部;所述機架連接部在柱形拉杆本體的中間位置,且機架連接部外壁平滑;輥箱連接部有兩個,分別是上輥箱連接部和下輥箱連接部;上、下輥箱連接部分別在機架連接部兩側,上、下輥箱連接部外壁分別設有與上、下輥箱上的螺孔對應的螺紋,且兩部分螺紋的方向相反;所述轉動連接部在上輥箱連接部的不與機架連接部連接的一側;所述連接拉杆有相同四個,上、下輥箱分別與上、下輥箱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機架連接部穿在機架上的通孔;還包括輥縫調節驅動電機;四個柱形拉杆本體的轉動連接部上都連接有蝸輪,蝸輪相應地嚙合有蝸杆;每個蝸杆再通過蝸輪蝸杆結構連接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所述輥縫調節電機靠近一側的上、下兩個輥箱;且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分為用聯軸器連接的三段,首尾的兩段分別連接兩組蝸杆,中間一段連接在首尾兩段之間。遠離輥縫調節電機一側的兩個連接拉杆中的任意一個上連接有刻度盤,刻度盤與相應連接拉杆上的蝸輪同步轉動。通過外力驅動轉動連接部的轉動,帶動柱形拉杆本體超同一方向轉動,由於上、下輥箱連接部上的螺紋方向相反,帶動上、下輥箱相向或相反轉動,從而調節輥箱上的兩軋輥之間的間距。又由同步轉動的蝸杆,帶動對應的蝸輪同步轉動。對於柱形拉杆本體,上、下輥箱連接部與機架連接部之間還連接有過渡段,過渡段的外壁平滑。對於柱形拉杆本體,從中間到兩邊,各組成部分的直徑逐級減小。採用本技術方案後,使得同一軋機上的軋輥間距可調,且調節靈活、準確。
圖1是柱形拉杆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下輥箱連接部1、過渡段2、機架連接部
3、上輥箱連接部4、轉動連接部5 ;圖2是本軋輥組件裝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機架a、上輥箱b、下輥箱C、連接拉杆d、軋輥軸承e ;圖3是本實施例中四根連接拉杆的同步機構示意圖,圖中:棍縫調節驅動電機6、連接拉杆上蝸輪的外殼7、蝸杆8、驅動電機的輸出軸9 ;圖4是本實施例中刻度盤位置示意圖,圖中:刻度盤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如下:參考圖2,一種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包括機架和兩個軋輥。還包括輥箱和輥箱的連接拉杆;輥箱上的中間位置設有軋輥軸承,所述輥箱有四個,它們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輥箱之間連接一個軋輥;兩組輥箱上下排列,機架在兩組輥箱之間;對於兩組輥箱的位於同一側的輥箱分別為上輥箱和下輥箱;所述連接拉杆至少有兩根,它們分別連接位於同一側的上、下輥箱;上、下輥箱以及機架上開有與連接拉杆對應的孔;機架上的孔為通孔,上下輥箱上的孔為螺孔;所述柱形拉杆本體的轉動連接部上連接有蝸輪,與蝸輪對應嚙合有蝸杆;對於同一組輥箱上的連接不同輥箱的兩個連接拉杆上的蝸杆,它們通過同步機構連接,同步轉動。參考圖1,所述連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體,柱形拉杆本體的組成部分為:機架連接部、輥箱連接部和轉動連接部;所述機架連接部在柱形拉杆本體的中間位置,且機架連接部外壁平滑;輥箱連接部有兩個,分別是上輥箱連接部和下輥箱連接部;上、下輥箱連接部分別在機架連接部兩側,上、下輥箱連接部外壁分別設有與上、下輥箱上的螺孔對應的螺紋,且兩部分螺紋的方向相反;所述轉動連接部在上輥箱連接部的不與機架連接部連接的一側;上、下輥箱分別與上、下輥箱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機架連接部穿在機架上的通孔;對於柱形拉杆本體,上、下輥箱連接部與機架連接部之間還連接有過渡段,過渡段的外壁平滑。對於柱形拉杆本體,從中間到兩邊,各組成部分的直徑逐級減小。上述描述中對應圖1、2中的標識為:圖1中:下輥箱連接部1、過渡段2、機架連接部3、上輥箱連接部4、轉動連接部5。圖2中:機架a、上輥箱b、下輥箱C、連接拉杆d、軋輥軸承e。所述連接拉杆有四根,每兩根連接拉杆分別對稱連接在位於同一側的上、下輥箱的兩側。圖3中,本例中為了節省人力,還設有輥縫調節驅動電機。四個柱形拉杆本體的轉動連接部上都連接有蝸輪,蝸輪相應地嚙合有蝸杆;每個蝸杆再通過蝸輪蝸杆結構連接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所述輥縫調節電機靠近一側的上、下兩個輥箱;且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分為用聯軸器連接的三段,首尾的兩段分別連接兩組蝸杆,中間一段連接在首尾兩段之間。上述描述中對應圖3中的標識為:圖3中:輥縫調節驅動電機6、連接拉杆上蝸輪的外殼7、蝸杆8、驅動電機的輸出軸9。圖4中,遠離輥縫調節電機一側的兩個連接拉杆中的任意一個上連接有刻度盤,刻度盤與相應連接拉杆上的蝸輪同步轉動。上述描述中對應圖4中的標識為:圖4中:刻度盤10。
權利要求1.一種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包括機架和兩個軋輥,其特徵是還包括輥箱和輥箱的連接拉杆;輥箱上的中間位置設有軋輥軸承;所述輥箱有四個,它們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輥箱之間連接一個軋輥;兩組輥箱上下排列,機架在兩組輥箱之間;對於兩組輥箱的位於同一側的輥箱分別為上輥箱和下輥箱;所述連接拉杆至少有兩根,它們分別連接位於同一側的上、下輥箱;上、下輥箱以及機架上開有與連接拉杆對應的孔;機架上的孔為通孔,上下輥箱上的孔為螺孔; 所述連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體,柱形拉杆本體的組成部分為:機架連接部、輥箱連接部和轉動連接部;所述機架連接部在柱形拉杆本體的中間位置,且機架連接部外壁平滑;輥箱連接部有兩個,分別是上輥箱連接部和下輥箱連接部;上、下輥箱連接部分別在機架連接部兩側,上、下輥箱連接部外壁分別設有與上、下輥箱上的螺孔對應的螺紋,且兩部分螺紋的方向相反;所述轉動連接部在上棍箱連接部的不與機架連接部連接的一側; 所述連接拉杆有相同四個,上、下輥箱分別與上、下輥箱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機架連接部穿在機架上的通孔; 還包括輥縫調節驅動電機;四個柱形拉杆本體的轉動連接部上都連接有蝸輪,蝸輪相應地嚙合有蝸杆;每個 蝸杆再通過蝸輪蝸杆結構連接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其特徵是所述輥縫調節電機靠近一側的上、下兩個輥箱;且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分為用聯軸器連接的三段,首尾的兩段分別連接兩組蝸杆,中間一段連接在首尾兩段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其特徵是遠離輥縫調節電機一側的兩個連接拉杆中的任意一個上連接有刻度盤,刻度盤與相應連接拉杆上的蝸輪同步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其特徵是對於柱形拉杆本體,上、下輥箱連接部與機架連接部之間還連接有過渡段,過渡段的外壁平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其特徵是對於柱形拉杆本體,從中間到兩邊,各組成部分的直徑逐級減小。
專利摘要一種軋機輥縫同步調節結構,包括機架和兩個軋輥。還包括輥箱和輥箱的連接拉杆;輥箱上的中間位置設有軋輥軸承;所述輥箱有四個,它們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輥箱之間連接一個軋輥;兩組輥箱上下排列,機架在兩組輥箱之間;對於兩組輥箱的位於同一側的輥箱分別為上輥箱和下輥箱;所述連接拉杆至少有兩根,它們分別連接位於同一側的上、下輥箱;上、下輥箱以及機架上開有與連接拉杆對應的孔;機架上的孔為通孔,上下輥箱上的孔為螺孔;所述連接拉杆有相同四個,上、下輥箱分別與上、下輥箱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機架連接部穿在機架上的通孔;還包括輥縫調節驅動電機;四個柱形拉杆本體的轉動連接部上都連接有蝸輪,蝸輪相應地嚙合有蝸杆;每個蝸杆再通過蝸輪蝸杆結構連接輥縫調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
文檔編號B21B31/16GK203076336SQ20132001985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顧偉東, 馬祥, 朱世明, 江守奇 申請人:南京高精工程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