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飾品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1:34:51 1
專利名稱:水晶飾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晶飾品,特別是指一種具二色性的水晶飾品。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水晶的種類,分成天然水晶與藝術水晶(即人造水晶)二種。天然水晶,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以及充滿水、氧與矽等成份的大自然環境下,經年累月地結晶成長形成的二氧化矽礦石,在沒有其他內含物的情況下,天然水晶是純淨的無色透明狀,人稱 「白晶」,若含有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等內含物,天然水晶的色澤就會產生變化,常見的有含鐵的「紫水晶」或「黃水晶」、含鋁的「煙晶」、含錳的「粉晶」等。而藝術水晶,是以人造的含鉛玻璃(又稱水晶玻璃)切割、雕琢而成,雖不具有天然水晶的冰痕、紋理、氣泡與內含物等,但通過含鉛量比例的調整與切割面的設計,在視覺效果上同樣可以呈現出宛如天然水晶般的晶瑩剔透與璀璨耀眼,另外,也能在含鉛玻璃製造過程中添加入其它金屬或金屬氧化物,來改變藝術水晶所能呈現的顏色,如氧化鐵(呈橄欖綠)、氧化錳(呈紫色)、氧化鈷(呈藍色)、氧化銅(呈藍綠色)、氧化亞銅(呈寶石紅)等。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申請人運用光致變色原理,在不影響水晶飾品的剔透程度與折射效果下,讓水晶飾品能夠隨環境光線變化產生色澤改變,用以提高水晶飾品的價值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光致變色效果的水晶飾品。本實用新型的水晶飾品,包含一個水晶本體,以及一個附著固定在該水晶本體的一表面上且能在一無色透明狀與一有色透明狀間變化的光致變色層。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於,利用該光致變色層能隨環境光線變化,產生無色透明-有色透明的變化,讓該水晶飾品整體具有光致變色的二色性特色,在價值上與實用性上能更加提升。
圖1是一剖視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水晶飾品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圖2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光致變色層在未照光時為無色透明狀;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該光致變色層在照光時為亮黃色透明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晶飾品的該較佳實施例,是包含一個水晶本體1,以及一個附著固定在該水晶本體1的一表面上且恆呈透明的光致變色層2。本實施例中,該水晶本體1是含鉛玻璃制且呈無色透明狀,當然,該水晶本體1也可以是有色透明的。該光致變色層2具有一個附著固定在該水晶本體1的表面上的基體部21,以及多個均勻地摻雜在該基體部21中的無色的納米級粒子22,其中,該納米級粒子22的粒徑小於lOOnm,且可以為溴化銀、氯化銀、硝酸銀等含銀物質制,也可以是其他已知的光致變色材料制;在本實施例,該基體部21是二氧化矽薄膜,而所述納米級粒子22是溴化銀制。簡單而言,該光致變色層2的變色原理在於,所述納米級粒子22在受到一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下,會發生光化學正反應而產生物化特性改變,如有不同的光譜吸收能力,從無色變成有色,使該光致變色層2從無色透明變成有色透明,而呈現出一種顏色;而將該特定波長光線移除後(如在黑暗中),或用其他波長的光線照射該光致變色層2時,所述納米級粒子22會發生光化學逆反應,光譜吸收能力等物化特性會恢復成原來者,因而讓該光致變色層2從有色透明變回無色透明。如圖2與圖3所示,以本實施例的納米級粒子22為溴化銀來說,當受到紫外線或短波可見光(如圖3的箭頭所示)照射時,滷素離子(Br—)的電子會轉移到無色的銀離子 (Ag+),銀離子便還原成銀原子(Ag°)並團聚生成有色的納米銀粒子,使該光致變色層2從無色透明(見圖2)變成有色透明(見圖3)狀態;而當停止紫外線照射(配合催化劑如氧化銅使用),或受到藍光照射時,納米銀粒子便氧化成銀離子並再與滷素離子結合,使該光致變色層2從有色透明恢復成無色透明狀態。特別是,利用納米銀粒子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特性,其顏色表現會隨著粒徑增大而有紅移現象,如粒徑約IOnm 20nm者為亮黃色、粒徑約35nm 45nm者為紅紫色、粒徑約70nm 80nm者為藍色...,所以,可通過納米級粒子22的粒徑選別控制,來決定該光致變色層2在照光時的顯色效果,而本實施例的納米級粒子22為粒徑約IOnm 20nm的溴化銀,用以使該光致變色層2能產生無色、亮黃色的二色變化。再者,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溶膠凝膠法(sol-gel method)在該水晶本體1的表面鍍覆上該光致變色層2,過程中,以帶有烷基及/或乙烯基及/或環氧基的矽氧烷化合物作為前驅體,並用醇類、酮類或醚類為溶劑,經水解、縮聚等反應來生成二氧化矽凝膠備用,另外,將納米級溴化銀粒子溶解在酮類溶劑中,並予均勻混合入前述二氧化矽凝膠中以形成塗料,將該塗料塗布在該水晶本體1的已清潔的表面,靜置約1小時後,進行150°C、50分鐘的烘烤作業,使該塗料幹固硬化,以成型出摻雜有納米級粒子22的無色透明狀的光致變色層2,再經後續品檢測試後,便能完成該水晶飾品成品的製造。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水晶飾品,利用在該水晶本體1表面塗布該光致變色層2的設計,該水晶飾品在太陽光照射下,能從無色透明變成亮黃色透明,一旦該水晶飾品移置入室內後,便又能恢復成無色透明狀,讓該水晶飾品整體具有光致變色的二色性特點,在價值性與實用性上皆能更加提升。
權利要求1. 一種水晶飾品,包含一個水晶本體,其特徵在於,該水晶飾品還包含一個附著固定在該水晶本體的一個表面上且能在一無色透明狀與一有色透明狀間變化的光致變色層。
專利摘要一種水晶飾品,包含一個水晶本體,以及一個附著固定在該水晶本體的一表面上且恆為透明的光致變色層。該光致變色層在一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下會呈現出一種顏色,而在停止照光後便恢復為無色。主要是利用該光致變色層能隨環境光線變化,產生無色透明-有色透明的變化,讓該水晶飾品整體具有光致變色的二色性特色,在價值上與實用性上能更加提升。
文檔編號B44C5/06GK201951153SQ20102023439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廖慶棒 申請人:廖慶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