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01:11:36 1
專利名稱: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種對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的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顯微硬度測量儀在檢測待測件時是將待測件夾裝在夾具上並放置在載物臺上,以便檢測。目前廣泛使用的載物臺結構複雜,操作時不甚方便。並且,由於表面硬度不高,較為粗糙,尺寸過小,使得夾具在其上滑動困難,在測量待測件時,特別是大型待測件時容易造成較大的誤差,使其適用範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水平度的調整也存在較大的困難,無法根據使用狀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便保證每一次測量的水平度都符合要求。安裝調試以及拆卸也存在著較大的缺陷,使得裝配及日常使用工序較為複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顯微硬度測量儀在測量大型待測件時難於擺放,測量值容易產生偏差,待測件擺放水平度難以保證,導致測量精度不高,適用範圍小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適用範圍廣,能夠有效提高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精度的檢測平臺。
本實用新型還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檢測平臺的水平度難以調整,不易裝配和拆卸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便於安裝調試和拆卸,易於調整水平度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包括載物平面,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載物平面下方設有若干配接腳,所述的配接腳通過定位件與顯微硬度測量儀的載物臺相配接;所述載物平面的面積遠大於所述載物臺的面積。本實用新型配接在顯微硬度測量儀的原載物臺上,有效擴展了其適用範圍,不僅能夠檢測小型的待測件,而且能夠檢測大型的待測件。由於大型待測件能夠平穩地擺放,因此能夠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測量誤差,提高檢測精度。此外,通過調節配接件的鬆緊度,能夠對水平度進行微調,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精度。
為了提高水平度,作為優選,所述各配接腳的長度相等,在配接腳上設有通孔。
為了便於待測件的移動,防止定位件對待測件造成影響,作為優選,所述的通孔設有臺階,所述的定位件為沉頭螺栓。
這裡的載物平面的形狀可以採用多種方案,例如多邊形,橢圓形等,作為優選,所述的載物平面為一圓盤。所述的載物平面為多邊形或矩形。
作為優選,所述載物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於0.4μm。;所述載物平面的表面硬度為650HV~900HV。
為了便於調整水平度,作為優選,所述的各配接腳均勻且對稱地分布在載物平面上。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效果明顯;2、便於擺放大型待測件,適用範圍廣,能夠有效提高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的精度;3、便於安裝調試和拆卸,易於調整水平度。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包括載物平面1,在其下方設有四個配接腳2,所述的配接腳2通過定位件與顯微硬度測量儀的載物臺3相配接。各配接腳2的長度相等,均勻且對稱地分布在載物平面1上;在配接腳2上設有通孔4。所述載物平面1的面積遠大於所述載物臺3的面積。所述的通孔4設有臺階5,所述的定位件為沉頭螺栓。載物平面1為一圓盤。所述載物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38μm;所述載物平面的表面硬度為800HV。這裡的檢測平臺經過表面硬化處理,使其具有較高的耐磨性。
在使用時,通過沉頭螺栓將載物平面1配接在載物臺3上,並通過調節沉頭螺栓的鬆緊度調節水平度。將待測件的夾具6放置在載物平面1上即可進行測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載物平面、配接腳、載物臺、臺階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包括載物平面,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載物平面(1)下方設有若干配接腳(2),所述的配接腳(2)通過定位件與顯微硬度測量儀的載物臺(3)相配接;所述載物平面(1)的面積遠大於所述載物臺(3)的面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各配接腳(2)的長度相等,在配接腳(2)上設有通孔(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的通孔(4)設有臺階(5),所述的定位件為沉頭螺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載物平面(1)為一圓盤。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載物平面(1)為多邊形或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載物平面(1)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於0.4μm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載物平面(1)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於0.4μm。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載物平面(1)的表面硬度為650HV~900HV。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載物平面(1)的表面硬度為650HV~900HV。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各配接腳(2)均勻且對稱地分布在載物平面(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平臺的結構改良。包括載物平面,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載物平面下方設有若干配接腳,所述的配接腳通過定位件與顯微硬度測量儀的載物臺相配接;所述載物平面的面積遠大於所述載物臺的面積。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效果明顯;2.便於擺放大型待測件,適用範圍廣,能夠有效提高顯微硬度測量儀檢測的精度;3.便於安裝調試和拆卸,易於調整水平度。
文檔編號G01N3/02GK2788172SQ20052010171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9日
發明者吳成衛, 王曉華 申請人: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