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脫水劑回收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7:40:2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反應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甲苯脫水劑回收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反應釜在進行化工產品的加工時,其一般將多種化學原料投入到反應罐內進行反應,可以通過反應釜內攪拌器進行攪拌,讓其能反應充分,而很多時候,在反應過程中會有多餘的水產生,而實際在最後這種產品是需要除水的,為了讓反應後的產品質量更好,同時也為了反應更完全,一般在反應的時候添加脫水劑,通過脫水劑將水除去,然後使得反應後的產品含水量極低,從而讓產品質量相對比較高。在石油的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到一種助劑,這種助劑在使用時一般含水量越少,對石油提煉加工就的效果越好,因此,這種助劑的含水量是檢驗的重要標準之一。
在反應釜反應中,一般都採用加熱的方式讓反應個更加激烈,從而加快反應速度,而此時,產生的水也相對較多,但是水需要脫出,需要使用脫水劑實現,考慮到反應釜本身是在加熱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直接採用高溫將水進行蒸餾除去,但是這種除水方法除水效率低,因此,採用甲苯作為脫水劑進行脫水,其脫水效果增強,但是,脫水劑使用量會增大,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甲苯作為除水劑除水效率高且能夠回收利用的甲苯脫水劑回收利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甲苯脫水劑回收利用系統,包括反應釜、安裝在反應釜上的蒸餾塔、與蒸餾塔連通的冷凝器以及將冷卻後的液體進行存儲的存儲罐,所述存儲罐一側設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分別與反應釜以及存儲罐連通,所述存儲罐底端設置有放水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甲苯在蒸餾脫水後,其本身並沒有消耗,僅僅是其物理狀態有所變化,因此,在蒸餾後,可以將其進行回收利用,但是為了回收利用的比較迅速,利用甲苯與水在常溫下靜置會分層的效果,使得甲苯得以利用,採用冷凝器對蒸餾出的氣體進行降溫讓其液化,通過存儲罐進行靜置,通過設置在其一側的回流管將浮在上層的甲苯導入到反應釜進行回收利用,其不需要經過多餘的處理就能夠對其進行利用,從而減少甲苯的使用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回流管包括進水段、截流段以及回流段,所述進水段與存儲罐連通,所述截流段設置成下凹型管,所述截流段分別與進水段以及回流段連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存儲罐內導出的甲苯,很多時候會由於液位的問題,存在部分水進入到回流管,為了防止水沿回流管進入到反應釜,將回流管分為進水段、截流段以及回流段,通過截流段的下凹型管結構設置,讓水留在彎道位置,進而達到進一步對水進行截段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截流段最上端位置與進水段平齊或者低於進水段位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截流段的上端位置與水平段平齊或者低於水平段,這種設置可以方便液體進入到截流段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回流段與截流段最上端位置平齊或低於最上端位置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這種可以讓脫水劑有效進入到回流段,並且流入到反應釜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截流段底端設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排水管可以將停留在截流段的水進行排放,從而不會出現水積留過多,而使得水進入到回流段進而進入到反應釜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水段上設置有進水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進水閥的設置可以防止存儲罐內的水量過高而進入到回流管的情況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存儲罐外側設置有液位管。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液位管可以觀測存儲罐內的水位,從而判斷回流管內的水量是否過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液位管外緣設置有防護欄。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防護欄能夠防止液位管被碰觸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是存儲罐的內部結構圖。
圖中:1、反應釜;2、蒸餾塔;3、冷凝器;4、回流管;41、進水段;42、截流段;43、回流段;44、排水管;45、排水閥;46、進水閥;5、存儲罐;51、液位管;52、防護欄;53、放水管;54、放水閥;6、導流器;61、安裝軸套;62、內軸;63、連接杆;64、導流片;65、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甲苯脫水劑回收利用系統,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反應釜1、安裝在反應釜1上的蒸餾塔2、與蒸餾塔2連通的冷凝器3以及將冷卻後的液體進行存儲的存儲罐5。在存儲罐5與反應釜1之間設置回流管4,將通過存儲罐5進行靜置後的上層甲苯回流進入到反應釜1內進行再次脫水。反應釜1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反應進行激烈,並且對反應釜1內的甲苯以及水進行加熱,使其轉化為氣態,通過蒸餾塔2將氣態混合物排出。進入到冷凝器3進行冷凝後在排入到存儲罐5內進行靜置,讓甲苯與水分離並分層。通過在存儲罐5底部設置放水管53,並且在放水管53上安裝放水閥54,將下層水放出。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存儲罐5內導出的甲苯,很多時候會由於液位的問題,存在部分水進入到回流管4,為了防止水沿回流管4進入到反應釜1,將回流管4分為進水段41、截流段42以及回流段43,通過截流段42的下凹型管結構設置,讓水留在彎道位置,進而達到進一步對水進行截段的目的。一般截流段42包括下行部和上行部,從而形成下凹結構,進而能夠將水進行截至,因此,截流段42可以設置成S型結構、U型結構或者V型結構。截流段42的上端位置與水平段平齊或者低於水平段,這種設置可以方便液體進入到截流段42內。回流段43與截流段42最上端位置平齊或低於最上端位置設置。這種可以讓脫水劑有效進入到回流段43,並且流入到反應釜1內。
如圖1和圖2所示,存儲罐5主要是為了靜置分層而設置,而在冷凝器3掉落下來的冷凝液體會造成水面波動,從而對靜置的液面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分層效果,回流時會進入比較多的水,不利於回收利用。如圖3所示,為了解決該問題,在存儲罐5的罐口設置導流器6,通過導流器6將液體導入到存儲罐5內壁,從而讓液體沿內壁進行下流,通過內壁對液體的吸引,減緩流動速度,進而使得液體進入存儲罐5不會對靜置的液面產生影響。導流器6包括與存儲罐5一體設置且與冷凝器3連通的安裝軸套61以及安裝在安裝軸套61內的內軸62,內軸62與安裝軸套61之間設置若干連接杆63連接,內軸62上連接導流片64,導流片64的直徑變換從與內軸62相等到與內壁向貼合,並且留有間隙65供液體滑落。
如圖1和圖2所示,截流段42具有截水的效果,從而,水會積留在截流段42位置,而截流段42截水過多之後,其會溢出,從而水會進入到反應釜1。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在截流段42底端設置排水管44,同時在排水管44上設置有排水閥45。在存儲罐5內的水過多超過進水段41的位置,此時,進水段41進入的水份會比較大從而會導致水進入到反應釜1。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進水段41上設置進水閥46,進水閥46的設置可以防止在排水或者當存儲罐5內的水量過高而進入到回流管4的情況的發生。
如圖1所示,為了查看存儲罐5內的液體的液位是否超過進水段41的位置,在存儲罐5外側設置有液位管51。通過液位管51觀測存儲罐5內的水位,從而判斷回流管4內的水量是否過多。液位管51一般是玻璃結構,因而容易被撞碎,對液位管51進行保護,在液位管51外緣設置有防護欄52。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