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溫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7:18:06 1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閥門,尤其涉及一種進水閥與出水閥一體且安裝有電熱驅動器的散熱器用閥門。
背景技術:
閥門是在流體系統中,用來控制流體的方向、壓力、流量的裝置是使配管和設備內的介質(液體、氣體、粉末)流動或停止並能控制其流量的裝置。電動閥是一種全新概念用於遠程控制流體,由電熱驅動器與閥體組成,常用於住宅、商場、賓館的散熱器和地熱採暖的溫度控制。傳統的散熱器用閥門由於技術上的局限性也存在如下的缺陷:
(1)傳統的散熱器的進水閥和出水閥分別安裝於散熱器機體兩側,影響美觀,對進水閥與出水閥的分別鋪設不僅不便於安裝,也比較耗費材料。
(2)傳統的散熱器用閥門採用機械感溫包(固體或液體)或手動開關等方式來控制,此類驅動方式具有不能遠程控制、控制精度差、結構複雜等缺陷,這些缺陷也影響了散熱器的節能性和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低溫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通過對進水閥和出水閥一體式的架設,使一個閥門同時具備連接進水和出水閥件的功能,並且在閥門處鋪設電熱驅動器用於控制閥門開關達到智能控制閥內流體通斷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溫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包括進水閥、出水閥和電熱驅動器;
所述進水閥包括進水口、進水傳感器以及手動固定螺絲,所述進水口與外部水管連接,用於水流的輸入,其上設置有進水傳感器連接口,以連接固定進水傳感器;進水傳感器安裝於閥門的進水口上,用於感應進水處的溫度,並與控制器連接,通過信號線將信息傳輸到位於散熱器上的控制器;所述手動固定螺絲位於進水口外側,用於將電動二通一體閥固定在散熱器一側;
所述出水閥包括出水口、出水傳感器以及手動固定螺絲,出水口與散熱器連接,用於水流的排出,其上設置有出水傳感器連接口和電熱驅動器連接口,以連接固定出水傳感器和電熱驅動器;出水傳感器安裝於閥門的出水口上,用於記錄出水處的溫度,並將信息傳輸到位於散熱器上的控制器;所述手動固定螺絲位於出水口外側,用於將電動二通一體閥固定在散熱器一側;
所述電熱驅動器安裝於出水口外側,其內部設置有膨脹材料,通電膨脹後下壓閥杆,控制閥腔內水流的通斷;
當該低溫散熱器運行時,進水傳感器和出水傳感器分別將進水口和出水口處的溫度傳輸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根據該兩者的溫差控制驅動機構通電驅動電熱驅動器,使電熱驅動器通電膨脹下壓閥杆,實現對出水口處出水流量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低溫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將傳統的散熱器用閥門一體連接的方式可以達到便於安裝、節省材料以及美觀環保的目的。
(2)通過在進水閥內鋪設電熱驅動器,不僅免除了人工操作閥門的體力勞動,更重要的是為散熱器熱力系統的集中控制和自動化程序遠程網絡化控制提供了有利條件。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二通一體閥;
A、進水閥;B、出水閥;
10、進水口;
11、進水傳感器;110、進水傳感器連接口;
12、出水口;
13、出水傳感器;130、出水傳感器連接口;
14、手動固定螺絲;
15、電熱驅動器;150、電熱驅動器連接口;
2、散熱器;
2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低溫散熱器用電動二通一體閥,包括進水閥A、出水閥B和電熱驅動器15;
所述進水閥A包括進水口10、進水傳感器11以及手動固定螺絲14,進水口10與外部水管連接,用於水流的輸入,其上設置有進水傳感器連接口110,以連接固定進水傳感器11;進水傳感器11安裝於閥門的進水管上,用於感應進水處的溫度,並與控制器20連接,通過無線信號將信息傳輸到位於散熱器2上的控制器20;所述手動固定螺絲14位於進水口10外側,用於將二通一體閥1固定在散熱器2一側;
所述出水閥B包括出水口12、出水傳感器13以及手動固定螺絲14,出水口13與散熱器2連接,用於水流的排出,其上設置有出水傳感器連接口130與電熱驅動器連接口150,以連接固定出水傳感器13與電熱驅動器15;出水傳感器13安裝於閥門的出水管上,用於記錄出水處的溫度,並將信息傳輸到位於散熱器2上的控制器20;所述手動固定螺絲14位於出水口12外側,用於將二通一體閥1固定在散熱器2一側;
所述電熱驅動器15位於出水口12外側,其內部設置有膨脹材料,通電膨脹後下壓閥杆,控制閥腔內水流的通斷;
當該低溫散熱器運行時,進水傳感器11和出水傳感器13分別將進水口10和出水口12處的溫度傳輸到控制器20上,控制器20根據該兩者的溫差控制驅動機構,通電驅動電熱驅動器15,使電熱驅動,15通電膨脹下壓閥杆,實現對出水口12處出水流通斷的控制。
上述對實施方式的描述是為了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於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於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