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作人揭露了真相(電影核心製作人員的關係)
2023-06-28 01:22:20 1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出品人能夠給影片帶來內容資源、主創資源、宣傳資源和發行資源,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帶來資金。比如經常見到的出品人是王中軍是華誼兄弟的董事長;喇培康是中影股份的董事長;王長田是光線傳媒總裁 。通俗說就是電影裡的大領導,戰略管理層。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通俗說就是總經理,能拍板的人。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螢屏的總負責人。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聲音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及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導演的導演能力與藝術修養決定;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出導演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此外,影片還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通俗說就是執行長,但一個電影的成功,看他怎麼操作。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製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通俗說就是打雜的和準備背鍋的
監製: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貌似就是可有可無的,或者可以增加人氣流量的網紅。
導演與製片人、出品人的關係
1、職責不同。
導演是在製作戲劇或影視片的過程中,指導演出工作者的人。製片人要拉贊助、找編劇寫劇本,物色導演,連同攝影 、燈光 、美術 、道具、 服裝 、場務 、後期合成、3D特效等都是製片的負責範圍。出品人則負責全面負責投資,以及做市場調查。
2、工作內容不同。
打個比方,如果整個拍攝團隊是一支部隊,那麼導演無可厚非是這支部隊的司令,更多的時候導演要負責和編劇討論劇本,和演員講戲,和攝影燈光討論光影,有時甚至是去檢查道具的製作過程。製片人則需要從前期的發現劇本,尋覓適合的拍攝地點,到拍攝中負責財務開支,監督影片的拍攝製作過程,以及拍攝後的剪輯,後期宣傳直到完成上映。出品人只需要出錢投資劇組,提供經費就行了。
3、側重點不同。
導演關心所有和影片相關的工作是否能達到自己的要求,製片人關心劇組各個方面的經濟預算,以及影片的宣傳、獎項和票房,出品人關心影片是否能在收回成本的同時,讓影片為自己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