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管件及其生產方法
2023-06-27 19:00:16 4
專利名稱: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管件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塑料供水管道器件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涉及納米技術在塑料管材管件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納米材料被科學家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我國的「863計劃」及「九五」、「十五」規劃均將納米材料技術研究列為國家重點項目。世界各國都對納米材料技術給予極大的關注,紛紛將這一先進的材料技術列入近期高新技術開發項目,如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西歐的「尤裡卡」計劃,日本正實施為期10年、耗資2.25億美元的納米技術研究開發計劃。我國在納米材料技術研究方面儘管起步較晚,但是已研究出納米抗菌劑,現有銀系、鋅系、銅系、氧化鈦等納米級抗菌劑產品;開發了納米材料如納米碳酸鈣、納米二氧化矽、納米碳黑、納米滑石粉等。
現有的各種供水用的塑料管都無殺菌功能,且易脆易碎,強度差。01244314號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納米抗菌塑料管」,它的管體內管壁表面有一層保護膜,該保護膜為複合納米材料薄膜。它利用薄膜表面光潔度高,不易結垢的特點達到抗菌之目的。其缺陷是保護膜本身無抗菌作用,仍然存在塑料管壁強度不高、易發脆、不耐碰撞的缺陷。另外,該實用新型沒有提出塑料複合管材的製作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管件及其生產方法,做到管子內壁本身具有抗菌性,且耐衝擊、強度高。
技術方案是採用雙層共擠工藝生產納米增韌增強塑料複合管材,採用注塑機生產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件。複合管材內壁是含納米抗菌劑0.3~2.5%的納米抗菌塑料,外壁是含納米材料3~30%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內壁厚度為0.1~0.6毫米,納米抗菌劑為銀系、鋅系、銅系、氧化鈦系納米級抗菌劑中的一種。納米材料為納米碳酸鈣、納米二氧化矽、納米碳黑、納米滑石粉中的一種。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的生產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的生產步驟如下a、按納米抗菌劑0.3~2.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10%,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抗菌塑料原料;按納米材料3~30%、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10%,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
b、將配備好的原料分別放入雙螺杆擠塑機,分別熔融共混,工作溫度為165~230℃。
c、採用雙層共擠工藝,在18~25MPa擠出壓力下,直接將混合好的納米抗菌塑料擠入複合到內壁,同時直接將混合好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擠入複合到外壁,形成複合管材。
第二種方法的生產步驟如下a、按納米抗菌劑20~30%、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1.5%、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原料;按納米材料65~8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1.5%,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b、分別將上述母粒原料放入雙螺杆擠塑機,在165~230℃溫度下熔融共混,分別擠壓、切粒、烘乾成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和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待用;c、通過計算,按納米抗菌塑料母粒1.5~8.3%,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製納米抗菌塑料原料,使納米抗菌劑為原料總量的0.3~2.5%,將配備好的原料放入單螺杆擠塑機中熔融共混成納米抗菌塑料。
d、通過計算,按納米增韌增強母粒4.6~35%,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製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使納米材料為原料總量的3~30%,將配備好的原料放入單螺杆擠塑機中熔融共混成納米增韌增強塑料;e、採用雙層共擠工藝,在18~25MPa擠出壓力下將納米抗菌塑料擠入複合到內壁,將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擠入複合到外壁,形成複合管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下列特點1、抗菌率高。由於納米粉末粒徑極小,產生非常規的表面效應,體積及量子效應等,把這些特殊效應與塑料結合,抗菌率可達70~99%。
2、韌度好、強度高,耐衝擊力強。經過試驗,納米增韌增強塑料複合管的耐衝擊強度比普通塑料管提高50~200%,整體強度和性能都有大的提高,是替代各種金屬供水管的理想材料。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1%,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6%,其餘為PE聚乙烯母粒,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22.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和物6%,其餘為PE聚乙烯塑料母粒。本例為最佳實施例之一。
實施例二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鋅系納米級抗菌劑0.3%,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0%,其餘為PE聚乙烯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黑30%,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0%、其餘為PE聚乙烯塑料母粒。
實施例三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銅系納米級抗菌劑2.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二氧化矽3%、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
實施例四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氧化鈦系納米級抗菌劑1.2%,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5%、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滑石粉4.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4%、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
實施例五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8%、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6%,其餘為PVCU聚氯乙烯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12.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6%,其餘為PVCU聚氯乙烯塑料母粒。本例亦為最佳實施例之一。
實施例六採用第一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原料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1%,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6%,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4.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6%,其餘為PP聚丙烯塑料母粒。本例亦為最佳實施例之一。
實施例七採用第二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原料的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2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1%,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抗菌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抗菌塑料母粒4%、色母5%,其餘為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70%、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1%,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料30%,色母5%,其餘為塑料母粒。
實施例八採用第二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原料的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20%,偶聯劑、硬脂酯混合物0.1%,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抗菌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抗菌塑料母粒1.5%,色母3%,其餘為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6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4.6%,色母3%,其餘為塑料母粒。
實施例九採用第二種生產方法,其中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原料的配比是銀系納米級抗菌劑30%,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1.5%,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抗菌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抗菌塑料母粒8.3%,色母7%,其餘為塑料母粒。
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配比是納米碳酸鈣8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1.5%,其餘為塑料母粒。
通過計算,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的配比是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35%,色母3%,其餘為塑料母粒。
實施例十採用第二種生產方法。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七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用普通塑料原料替代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
實施例十一首先按納米碳酸鈣65~8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1.5%,其餘為塑料母粒配方配製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將其加入雙螺杆擠塑機熔融共混,擠壓、切粒、烘乾成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然後按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4.6~35%、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配方配製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最後將配好的原料放入注塑機,注塑成彎頭、三通、接頭等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件。因此得到的管件各組分重量比是納米材料3~30%,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和微量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
實施例十二基本生產步驟與實施例十一相同,不同之處是將配好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放入單螺杆擠塑機,經熔融共混擠壓出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因此得到的管材各組分重量比是納米材料3~30%,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和微量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
權利要求
1.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其特徵在於內壁是含納米抗菌劑0.3~2.5%的納米抗菌塑料,外壁是含納米材料3~30%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其特徵在於內壁厚度為0.1~0.6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其特徵在於納米抗菌劑為銀系、鋅系、銅系、氧化鈦系納米級抗菌劑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納米塑料管材,其特徵在於外壁用普通塑料替代納米增韌增強塑料。
5.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生產步驟如下a、按納米抗菌劑0.3~2.5%,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10%,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抗菌塑料原料;按納米材料3~30%,偶聯劑、硬脂酸、色母混合物1~10%,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b、配備好的原料分別放入雙螺杆擠塑機,分別熔融共混,工作溫度為165~230℃;c、採用雙層共擠工藝,在18~25MPa擠出壓力下,直接將混合好的納米抗菌塑料擠入複合到內壁,同時直接將混合好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擠入複合到外壁,形成複合管材。
6.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生產步驟如下a、按納米抗菌劑20~30%、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1.5%,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原料;按納米材料65~85%,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0.1~1.5%,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備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原料;b、分別將上述母粒原料放入雙螺杆擠塑機,在65~230℃溫度下熔融共混、分別擠壓、切粒、烘乾成納米抗菌塑料母粒和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待用;c、通過計算,按納米抗菌塑料母粒1.5~8.3%、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製納米抗菌塑料原料,使納米抗菌劑為原料總量的0.3~2.5%,將配備好的原料放入單螺杆擠塑機中熔融共混成納米抗菌塑料;d、通過計算,按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母粒4.6~35%,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的比例配製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使納米材料為原料總量的3~30%,將配備好的原料放入單螺杆擠塑機中熔融共混成納米增韌增強塑料;e、採用雙層共擠工藝,在18~25MPa擠出壓力下將納米抗菌塑料擠入複合到內壁,將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擠入複合到外壁,形成複合管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納米增韌增強管材生產方法,其特在於用普通塑料原料替代納米增韌增強塑料原料。
8.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件,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比是納米材料3~30%、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和微量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
9.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其特徵在於各組份的重量比是納米材料3~30%,色母3~7%,其餘為塑料母粒和微量偶聯劑、硬脂酸混合物。
全文摘要
一種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管件及其生產方法,是採用雙層共擠工藝生產納米增韌增強塑料複合管材,採用注塑機生產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件。複合管材內壁是含納米抗菌劑0.3~2.5%的納米抗菌塑料,外壁是含納米材料3~30%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本發明生產的納米增韌增強塑料管材具有抗菌率高達70~99%的特點,韌度好、強度高、耐衝擊強度比普通塑料管提高50~200%,是替代各種金屬供水管的理想材料。
文檔編號F16L58/04GK1430006SQ0213978
公開日2003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2日
發明者喻國英 申請人:喻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