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2:56:06 1

本實用涉及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主要應用於三臺或者三臺以內鑿巖機同時鑽孔作業時,為鑿巖機提供帶潤滑油霧的壓縮空氣。
背景技術:
鑿巖機在鑽孔過程中需要壓縮空氣排渣,避免碎石頭卡住釺頭,同時在鑽孔過程中鑿巖機需要每分鐘5-15滴的油霧潤滑其頭部的活動部件,這些潤滑油霧是夾在壓縮空氣中的。在三臂臺車作業過程中,同時會有三臺鑿巖機一起工作,因此需要一臺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可以同時為三臺鑿巖機提供帶潤滑油霧的壓縮空氣,傳統的三聯件油霧潤滑器,是靠空氣流速壓差將潤滑油混入空氣中,在實際工況中,很難保證穩定的流速和足夠的壓差,本實用採用壓力發送罐方案,將潤滑油利用壓縮空氣壓力強制混入潤滑氣中,可靠性較高,潤滑效果較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可以為三臺或者三臺以內鑿巖機同時鑽孔作業時提供帶潤滑油霧的壓縮空氣的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其特點是採用壓力發送罐將潤滑油利用壓縮空氣壓力強制混入潤滑氣中,給壓縮空氣強制混合可控流量的潤滑油。
本實用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包括供氣迴路、壓油迴路,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氣迴路和壓油迴路至少各設有三組,所述供氣迴路由電磁換向閥、氣體減壓閥順序連接組成,所述壓油迴路由壓力發送罐、吸油管、截止閥順序連接組成,所述壓力發送罐內放置潤滑油,壓力發送罐上方設有壓縮氣體入口,壓力發送罐上設有鋁基塊,所述電磁換向閥和氣體減壓閥通過鋁片串聯組裝在一起並安裝到鋁基塊上,鋁片內部打孔代替氣管,截止閥固定安裝在鋁基塊上,鋁基塊內部打孔形成管路,潤滑油與壓縮氣體混合後輸出到鑿巖機。
所述壓力發送罐上設有液位計。
所述壓力發送罐由上端蓋、壓力發送罐體、下端蓋組合構成,上端蓋設有加油帽。
還設有出油檢測器,用於檢測潤滑油的壓力,當潤滑油壓低到設定值,會發出一個電信號,通知控制系統缺少潤滑油。
所述出油檢測器包括一個單向閥和一個電觸杆,單向閥閥芯與電觸杆聯動,正常情況下潤滑油有一定油壓時頂開單向閥閥芯通過出油檢測器後與壓縮氣體混合,單向閥閥芯上移,將電觸杆向上推動,閉合它上方的電開關,當潤滑油壓降低,單向閥閥芯下移,單向閥閥芯與電觸杆分離,打開了電開關,此說明潤滑油不足。
所述供氣迴路和壓油迴路各設有三組,安裝在鋁基塊的三個面上。
一個氣體減壓閥包含一個氣壓力表,三個氣壓力開關固定安裝在上端蓋上,在上端蓋內部打孔連通它們。
採用上述結構後:壓縮氣體進入壓力發送灌體4的潤滑油25表面上方,給潤滑油25以6bar的壓力,用氣體減壓閥17將潤滑氣體壓力降到4bar,在截止閥14兩端產生2bar的恆定壓差,通過截止閥14的開度可以精確可靠地控制潤滑油的流量;通過對電磁換向閥19和氣體減壓閥17閥體打孔,用鋁片串聯組裝的方式安裝到鋁基塊上,可以減少氣管的數量,增加集成度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 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裝配圖
圖2 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原理圖
圖3為出油檢測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內六角螺釘一1、液位計2、下端蓋3、壓力發送罐體4、上端蓋5、氣壓力表6、內六角螺釘二7、氣壓力開關8、過渡接頭9、加油帽10、鋁基塊11、內六角螺釘三12、出油檢測器13、截止閥14、內六角螺釘四15、右鋁片16、內六角螺釘五17、氣體減壓閥18、中間鋁片19、電磁換向閥20、左鋁片21、內六角螺釘六22、電氣插頭23、吸油管24、潤滑油25、單向閥26、電觸杆27、閥體28、閥芯29、鋼珠30、彈簧31。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 1、圖2,一種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由內六角螺釘一1、液位計2、下端蓋3、壓力發送罐體4、上端蓋5、氣壓力表6、內六角螺釘二7、氣壓力開關8、過渡接頭9、加油帽10、鋁基塊11、內六角螺釘三12、出油檢測器13、截止閥14、內六角螺釘四15、右鋁片16、內六角螺釘五17、氣體減壓閥18、中間鋁片19、電磁換向閥20、左鋁片21、內六角螺釘六22、電氣插頭23、吸油管24、潤滑油25等部件組成。
該集成式鑿巖機油霧潤滑器,包括供氣迴路、壓油迴路,供氣迴路和壓油迴路至少各設有三組,供氣迴路由電磁換向閥20、氣體減壓閥18順序連接組成,壓油迴路由壓力發送罐、吸油管24、截止閥14順序連接組成,所述壓力發送罐內放置潤滑油25,壓力發送罐上方設有壓縮氣體入口,壓力發送罐上設有鋁基塊11,電磁換向閥20和氣體減壓閥18通過鋁片串聯組裝在一起並安裝到鋁基塊11上,鋁片內部打孔代替氣管,截止閥14固定安裝在鋁基塊11上,鋁基塊11內部打孔形成管路,潤滑油25與壓縮氣體混合後輸出到鑿巖機。壓力發送罐上設有液位計2。
下面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的技術方案:
壓力發送罐體4、下端蓋3、上端蓋5、加油帽10、液位計2等元件組成壓力發送灌,液位計2採用內六角螺釘I1安裝在下端蓋3和上端蓋5上,下端蓋3、上端蓋5和壓力發送罐體4採用四顆內六角螺釘二7固定連接,加油帽10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安裝在上端蓋5上。
電磁換向閥20、氣體減壓閥18採用左鋁片21、中間鋁片19和右鋁片16通過內六角螺釘四15串聯安裝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模塊,內部打孔代替氣管,實現壓縮氣體的開關控制和壓力控制功能,此模塊在本實用裡面有相同的三組,分別採用內六角螺釘五17固定安裝在鋁基塊11的三個面上,採用內部打孔代替氣管,一個氣體減壓閥18包含一個氣壓力表。
還設有出油檢測器13,用於檢測潤滑油的壓力,當潤滑油壓低到設定值,會發出一個電信號,通知控制系統缺少潤滑油,需要加油了;出油檢測器13與截止閥14相連,出油檢測器包括一個單向閥26和一個電觸杆27,單向閥包括閥體28、閥芯29、鋼珠30、彈簧31,閥芯29與電觸杆27聯動,正常情況下潤滑油有一定油壓時頂開單向閥閥芯通過出油檢測器後與壓縮氣體混合,單向閥閥芯上移,將電觸杆向上推動,閉合它上方的電開關,當潤滑油壓降低,單向閥在彈簧的作用下閥芯下移,單向閥閥芯與電觸杆分離,打開了電開關,此說明潤滑油不足。
三組截止閥14、出油檢測器13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安裝在鋁基塊11上,完成潤滑油霧的流量控制和出油檢測功能,在鋁基塊11內部用通孔的形式與壓縮氣體混合後輸出。
電氣插頭23採用內六角螺釘五I22固定安裝在上端蓋5上。
三個氣壓力開關8用螺紋連接方式固定安裝在上端蓋5上,在上端蓋5內部打孔連通它們。
潤滑油25放置在壓力發送罐體4內部,壓縮氣體進入壓力發送灌體4的潤滑油25表面上方,給潤滑油25以6bar的壓力,吸油管24安裝在潤滑油25表面下方,受壓後的潤滑油25通過吸油管24進入截止閥14,通過控制截止閥14的開口控制潤滑油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