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2:19:36
專利名稱: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軌枕技術領域。
理論和實踐證明,鐵路列車軌道的穩定的幾何形位是保證列車安全和平穩運行的必要條件,而傳統軌道的組合性和散體性,很難滿足這一條件。軌道的豎向、橫向和縱向穩定性的大小,取決於道床的穩定程度,因此,提高道床的穩定性是提高軌道穩定性的關鍵。已有的傳統設計都不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對於軌枕的形狀設計,傳統均採用正梯型整塊式,法國對一塊式有突破,變成了雙塊式,節省了材料,提高了軌枕的抗彎強度,但仍擺脫不了正梯形軌枕存在的弱點和局限性。因而仍不能大幅度有效提高道床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僅對其軌枕形狀做了簡單的改進,不僅使軌枕本身的強度有較大提高,節材,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處於道床上的軌道的豎向、縱向以及橫向的穩定性。從而為普通鐵道列車以及高速列車的運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其特徵在於兩塊正彎矩部分鋼筋混凝土間固定有金屬連接件,正彎矩部分橫截面為倒梯形,其腰與底邊夾角為105-135°,正彎矩部分的兩個內端面為斜面,斜面與底面夾角為120-135°。
兩塊正彎矩部分的多個橫截面為相似的倒梯型為佳,靠近外端的大,靠近內端的小。以便節省材料,也可以是等截面的。
軌枕底面可為平面,最好為長度方向上中間凸出狀,如軌枕底面長度方向上設有兩個楔塊狀,為整體式,兩楔塊大頭相連,以進一步提高橫向阻力。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塊倒梯形軌枕結構,因而改進了其軌枕力學性能和道床的受力狀況,使軌枕本身的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有較大提高,而且節材,同時大幅度地有效提高了軌道在道床上的豎向、橫向和縱向阻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其豎向、橫向和縱向的穩定性。在不增加其他特殊措施的情況下,保證了列車安全高速運行,大大提高了列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作詳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是其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其頂視圖。
圖3是
圖1的A-A橫截面。
圖4是另一個實施例軌枕正面示意圖。
參見
圖1-圖3,1為正彎矩部分鋼筋混凝土,2塊,中間2為金屬連接件,橫斷面可為T形或L型等。軌枕上面可為普通形狀,固定鋼軌,軌枕橫截面為倒梯形,其腰與底邊夾角α=105-135°,正彎矩部分的內端面3均為斜面,該斜面與底面夾角β=120-135°。
圖4,軌枕底面長度方向上也可製成中間部分呈凸起狀,如兩個楔形大頭相連式,與軌枕為一體,可進一步增加橫向阻力,提高橫向穩定性。
經某課題組試驗測試結果,本實用新型與傳統正梯型式軌枕相比,道床縱向阻力可提高22%,豎向阻力可提高62.4%,橫向阻力也有明顯提高。軌枕本身的抗壓強度可提高37.3%,在道床使用狀態,可提高軌枕強度61.0%。同時,比一塊式軌枕可節材,降低成本10-20%。
實踐證明,僅此改進,可使鐵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提高,適合大力推廣。
權利要求1.一種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其特徵在於兩塊正彎矩部分鋼筋混凝土間固定有金屬連接件,正彎矩部分橫截面為倒梯形,其腰與底邊夾角為105-135°,正彎矩部分的兩個內端面為斜面,斜面與底面夾角為120-13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枕,其特徵在於兩塊軌枕的多個橫截面為相似的倒梯形,靠近外端的大,靠近內端的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枕,其特徵在於軌枕底面長度方向上設有兩個楔塊狀,為整體式,兩楔塊大頭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倒梯型雙塊式混凝土軌枕,兩塊正彎矩部分鋼筋混凝土間固定有金屬連接件,正彎矩部分橫截面為倒梯形,其腰與底邊夾角為105—135°,正彎矩部分的兩個內端面均為斜面,斜面與底面夾角為120—135°。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一是軌枕本身的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比正梯型雙塊式結構有較大提高,二是可以使道床的縱向阻力、豎向阻力以及橫向阻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道床穩定性和行車安全性。
文檔編號E01B3/28GK2441849SQ0024821
公開日2001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25日
發明者陳德學 申請人:陳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