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鍋內罩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0:22:01 1
專利名稱:一種鍋內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廚具,具體涉及ー種鍋內罩。
背景技術:
鍋在煮粥時容易溢鍋,不論是鋁鍋還是砂鍋或不鏽鋼鍋都發生溢鍋現象,溢鍋時粥與汽泡流出鍋外,不僅浪費了粥,還消耗能源。為了防止、減少溢鍋現象,農村用高粱杆製成的箅子漂在鍋裡的水上,作為防溢裝置,由於排汽縫在上面,雖然能減少溢鍋現象,但效果很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各種鍋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避免煮粥時外溢的一種鍋內罩。本發明包括殼體,殼體的外形為圓柱形,殼體由圓柱形筒壁和頂蓋組成,圓柱形筒壁和頂蓋壓製成為一體,在頂蓋上緊固著提手,在圓柱形筒壁上設有至少ー個通氣孔,殼體的壁厚是0. 3mm 0. 8 mm。所述的殼體材質為不鏽鋼。所述的殼體的外徑小於所配套使用的鍋的內徑。所述的通氣孔最佳數量是對稱設置至少兩個。把本發明放置到鋁鍋、砂鍋或不鏽鋼鍋中,當鍋內的粥開鍋時,本發明的頂部將粥昌起的泡沫被罩頂擋住,側面的通孔噴到鍋內,避免了泡沫與粥的溢出鍋外,由於罩頂集中了泡沫大部分泡沫,同時節約燒鍋的能量。本發明放在藥鍋內,還可避免煎藥時藥的泡沫溢
M I ο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將大米或小米直接倒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在將本發明置於鍋內(如圖3、圖4所示),然後打開火加熱。鍋內的水沸騰後,鍋內的蒸汽會聚集到本發明的上部空間。隨著蒸汽的增多,本發明會向上浮,當本發明上浮到通氣孔位於水面的上方吋,本發明停止上浮,同時排放出蒸汽。由於鍋的不斷加熱,本發明會保持在ー個水平位置,起到鍋蓋的作用。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主視圖,沿圖2中A—A線剖開。圖2是與圖1相對應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煮稀飯)。圖4是本發明(另ー個規格)的使用狀態參考圖(煮豆漿)。上述圖中
1 ー提手,2—頂蓋,3—緊固螺釘,4一通氣孔,5—圓柱形筒壁,6—平底鍋,7—本發
3明,8—另一個規格的本發明,9一煮豆漿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不局限於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一圖1、圖2所示,包括殼體,殼體的外形為圓柱形,殼體由圓柱形筒壁5 和頂蓋2組成,圓柱形筒壁5和頂蓋2壓製成為一體,在頂蓋2上緊固著提手1,在圓柱形筒壁5上設有4個通氣孔4,4個通氣孔4對稱設置在圓柱形筒壁5上,殼體的壁厚是0. 3mm 2 mm。所述的殼體材質為不鏽鋼。所述的殼體的外徑小於所配套使用的鍋的內徑。實施例ニ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圓柱形筒壁5的高度比實施例一的圓柱形筒壁5的高度高,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附圖可參考圖4中的8。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圓柱形筒壁5上設置兩個通氣孔,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四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圓柱形筒壁5上設置ー個通氣孔,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權利要求
1.ー種鍋內罩,包括殼體,其特徵是殼體的外形為圓柱形,殼體由圓柱形筒壁和頂蓋組成,圓柱形筒壁和頂蓋壓製成為一體,在頂蓋上緊固著提手,在圓柱形筒壁上設有至少ー 個通氣孔,殼體的壁厚是0. 3mm 0. 8 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鍋內罩,其特徵是所述的殼體的外徑小於所配套使用的鍋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鍋內罩,其特徵是所述的通氣孔最佳設置至少兩個,且對稱設置。
全文摘要
一種鍋內罩,屬於廚具,它包括殼體,殼體的外形為圓柱形,殼體由圓柱形筒壁和頂蓋組成,圓柱形筒壁和頂蓋壓製成為一體,在頂蓋上緊固著提手,在圓柱形筒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通氣孔,殼體的壁厚是0.3mm~0.8mm。把本發明放置到鋁鍋、砂鍋或不鏽鋼鍋中,當鍋內的粥開鍋時,本發明的頂部將粥昌起的泡沫被罩頂擋住,側面的通孔噴到鍋內,避免了泡沫與粥的溢出鍋外,由於罩頂集中了泡沫大部分泡沫,同時節約燒鍋的能量。
文檔編號A47J36/06GK102525283SQ2011103926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明者趙樹清 申請人:趙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