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小說結尾有何深意(為什麼說老人與海是最優秀的小說)
2023-06-20 13:44:13
作者 | 樂亭如意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
利用兩個臨睡讀完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哦,對了,揭曉一下答案,我從翰林書店買的是李繼宏的譯本。李繼宏譯著了多本外國文學名著,到目前他的譯著總銷量已經突破了兩千萬冊。同時李繼宏的譯本也是央視朗讀者節目推薦的版本。
《老人與海》的篇幅不長,情節也非常簡單。我算了一下時間,《老人與海》是海明威52歲時寫就的巔峰之作,同時《老人與海》也是海明威創作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老人撐帆搖槳駕船出海,其用兩天兩夜的經歷總結出了一句話:好漢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這是一種勵志的觀點,為我們每個人受用。
從寫作角度講我特別崇拜海明威簡潔而細膩的敘事風格。因為這個風格不是任意一個作家就能達到的水準。比如在這篇小說中,老人捕獲大魚,其與大魚做的那些明裡暗裡的鬥爭,那種鬥爭的回合,那種鬥爭回合中的心理描寫,其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驚心動魄。讀那些文字時它會讓你的感官隨時保持著強烈的戒備,因為那一刻的你就如是故事中的老人。在我看來這就是簡潔而細膩的敘事風格帶給讀者的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與大魚鬥爭老人贏了,接下來老人沒有任何喘氣的機會立馬又投入到了與鯊魚的鬥爭中。從魚槍到用船槳綁定的短刀,再到槳把,再到整支船槳,可以說老人鬥鯊魚的武器一個比一個劣勢,但老人鬥鯊魚的勇氣卻隨著武器的轉劣表現的越來越強大。這其中暗含的道理絕對值得我們細嚼慢咽。
老人本以為捕獲到了大魚可以賣個好價錢然後舒舒服服的過冬,可最後的結果卻是他僅僅帶著一具不值錢的大魚骨架泊了岸。不可否認,老人舒舒服服過冬的願望落空了,不可否認,大魚的魚肉非常值錢。換個角度,發散思維說幾句題外話,我們可不可以把大魚的骨架賣給海洋館賣給標本製作商?!這樣或許魚骨的商業價值要遠遠大於魚肉的商業價值。我知道故事的結局絕不能這樣安排,但我這樣發散的想像無非就是想讓故事中的老人掙些錢然後舒舒服服的過個冬,僅此而已。
實話實說,我個人覺得《老人與海》這部小說可以做為無數小說創作者的指路明燈。因為它闡明了小說的創作必須要沉下心,必須細膩細膩再細膩的解構故事裡的一切的道理。哪怕有些情節只需匆匆而過,但只要描述它的三言兩語用法得當那也一種細膩。這對小說的創作尤為重要。
溫情向大家推薦《老人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