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8:18:56 2
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包括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兩部分,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之間通過上表面縫合處和下表面縫合處縫合連接,構成筒形的袋體;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的孔徑尺寸不同。本實用新型的織物袋,擋土側無紡布加強了PP織物袋築坎內側的過濾作用,防止了土體細顆粒進入產生淤堵,導致坎牆後的水壓力增高;外露側無紡布加強了PP織物袋築坎外側的排水作用,降低了以膨脹土作為PP織物袋填料築坎中PP織物袋內部的水壓力,提高了築坎田坎的穩定性;使得PP織物袋整體成本降低,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和推廣潛力。
【專利說明】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技術領域】,用於護坡、擋土、綠化等工程使用,涉及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
【背景技術】
[0002]常規的PP織物袋袋體是由含碳墨和其他抗紫外線成分與聚丙烯複合而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經針刺雙面熨燙而成的無紡布。PP織物袋已廣泛應用於公路鐵路邊坡防護、礦山綠化、河岸砌護、水庫壩坡防衝刷等領域。PP織物袋築坎符合低碳要求,其工法綜合水土保持效益優於石坎,材料環保,抗老化、抗紫外線、無毒、不降解、百分之百可回收;軟體邊坡提供的生長介質,讓植物根系穿過邊坡,持續生長的植物永續護衛邊坡,節省能源,改善環境,PP織物袋梯田築坎技術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和推廣潛力。
[0003]PP織物袋作為一種新材料的築坎應用,其應用技術存在一些難點,其中很重要的是PP織物袋梯田築坎功能設計中對孔徑的控制。孔徑太大,一方面會導致織物袋體過薄、而易發生強度破壞;另一方面,孔徑太大極易使袋裝物在水衝刷下大量流失。孔徑太小,一方面會導致織物袋體過厚,會對植被生長與根系延伸形成阻礙;另一方面,孔徑太小極易使其透水能力降低而形成淤堵,會使梯田坎坡的靜水壓力增大,嚴重影響梯田坎坡的穩定。
[0004]針對上述不足,急需研製一種改進的PP織物袋,使其既可以提高過濾作用以防土體細顆粒進入產生淤堵;又可以提高排水作用以降低田坎內部的水壓力,提高築坎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用於築坎時,存在的PP織物袋孔徑大小難以確定,防淤和排滲功能相互影響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包括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兩部分,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之間通過上表面縫合處和下表面縫合處縫合連接,構成筒形的袋體;外露側無紡布和擋土側無紡布的孔徑尺寸不同。
[0007]本實用新型的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其特點還在於:
[0008]外露側無紡布的孔徑範圍為0.21-0.35mm,擋土側無紡布的孔徑範圍為
0.07-0.20mm。
[0009]外露側無紡布是擋土側無紡布孔徑大小的兩倍。
[0010]袋體兩端袋口的口沿分別設置有聯接扣。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在袋體擋土側無紡布孔徑為0.07-0.20mm,加強了 PP織物袋築坎內側的過濾作用,防止了土體細顆粒進入產生淤堵,導致坎牆後的水壓力增高;袋體外露側無紡布孔徑為
0.21-0.35mm,加強了 PP織物袋築坎外側的排水作用,降低了以膨脹土作為PP織物袋填料築坎中PP織物袋內部的水壓力,提高了築坎田坎的穩定性。
[0013]2)在袋體擋土側無紡布孔徑的設計為常規孔徑;袋體外露側無紡布孔徑的設計加大了,使得PP織物袋袋體外側無紡布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因此,兩面新型PP織物袋可以有效降低梯田築坎時實施成本,而且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和推廣潛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PP織物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PP織物袋的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PP織物袋的施工應用示意圖。
[0017]圖中,1.外露側無紡布,2.擋土側無紡布,3.袋口,4.上表面縫合處,5.下表面縫合處,6.田坎坎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9]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是,包括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兩部分,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之間通過上表面縫合處4和下表面縫合處5縫合連接,構成筒形的袋體,在袋體兩端袋口 3的口沿分別設置有聯接扣;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的孔徑尺寸不同。
[0020]外露側無紡布I的孔徑範圍為0.21-0.35mm,擋土側無紡布2的孔徑範圍為
0.07-0.20mm ;優選外露側無紡布I是擋土側無紡布2孔徑大小的兩倍。
[00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露側無紡布I的設計孔徑為擋土側無紡布2設計孔徑的兩倍,這樣不但保證了袋內裝填材料和營養成分不會流失,而且一方面外露側無紡布I的孔徑起到了很好的排水作用,降低了田坎內部的水壓力,提高了築坎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擋土側無紡布2的孔徑起到了很好的過濾作用,有利於植被生長與根系延伸,更重要的是防止了土體細顆粒進入袋體產生淤堵。
[0022]見圖3,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外露側無紡布I為臨空的一側,擋土側無紡布2為接觸田坎坎坡6的一側,以PP織物袋為主體單元,通過聯接扣將各個袋體縱向聯接為一個整體,再根據需要層疊,構成了一個穩固結構,支擋田坎坎坡6。圖3隻是標示了最上一層袋體的上表面縫合處4和下表面縫合處5,其餘各層的上表面縫合處4和下表面縫合處5均省略。
[0023]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根據地形和土壤條件差異,可選用生態錨杆、土工格柵和膨脹螺絲等作為梯田築坎的輔助材料,可以按照工程需要合理定製PP織物袋的尺寸大小,使在滿足梯田築坎的情況下降低實施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其特點在於:包括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兩部分,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之間通過上表面縫合處(4)和下表面縫合處(5 )縫合連接,構成筒形的袋體;外露側無紡布(I)和擋土側無紡布(2 )的孔徑尺寸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其特點在於:所述的外露側無紡布(I)的孔徑範圍為0.21-0.35mm,擋土側無紡布(2)的孔徑範圍為0.07-0.2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其特點在於:所述的外露側無紡布(I)是擋土側無紡布(2)孔徑大小的兩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淤和排滲的兩面PP織物袋,其特點在於:所述的袋體兩端袋口(3)的口沿分別設置有聯接扣。
【文檔編號】E02D17/20GK203755317SQ201420040480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2日
【發明者】李榮建, 彭光輝, 劉軍定, 閆蕊, 張波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