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後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如何讓一個衰退的城市復興)
2023-06-20 06:32:12 1
這次我們來說,為什麼有些城市衰落了,如何讓一個衰退的城市復興?在當前的時代,什麼樣的城市會成功?
前面我們說過,城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近代以前,交通不便,運輸成本很高,要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就需要將交易中心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區。要麼靠近海邊的港口,要麼在河邊,因為鐵路、航運的成本遠遠低於普通的陸運,所以在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就成為貿易的中心。圍繞這個城市再發展製造業,建造工廠,接著把產品沿著交通要道運輸到其它地方。
比如,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紐約,就是以港口起家的,最初主要向南方轉運小麥麵粉。依託港口,紐約的製糖、紡織、服裝和出版業也逐漸發展起來,這讓紐約成為東海岸的驕傲。另一座美國城市底特律也是港口城市,它是美國三大汽車企業的所在地。19世紀末,底特律的汽車企業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比如福特、道奇、別克等都來自底特律。
但隨著鐵路的興起,陸地的交通成本下降,漸漸地,港口城市的地位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企業可以把工廠建在內陸地區。它們離開了,帶走了就業崗位,這些港口城市也就衰落了。當時的紐約和底特律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逐漸衰退的。
20世紀上半葉開始,紐約的失業率高、犯罪率也高,甚至一度瀕臨破產。底特律的情況也很糟糕。它的就業市場嚴重依賴三大汽車企業,勞動力的平均教育水平低,人口來源單一,缺乏多樣性,學習能力的嚴重不足導致其很難適應快速變化的時代。在底特律的衰退過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拉大,底特律採取的政策是向富人徵稅,用於資助窮人,結果它間接導致了富裕的市民和企業離開了底特律,使底特律進一步衰退。
此外,底特律衰落初期,城市管理者把政策的目光聚焦在城市的建築上,依靠聯邦政府提供的城市改造資金拆除貧民窟,並建造高樓大廈。這使城市看起來光彩照人,卻忽視了它真正的問題:人才資源的缺失。因此,政府的種種舉措實際上沒有真正解決城市衰退的問題。
那麼,城市應當如何應對危機,走出衰退,走向復興?在剛才的例子中,紐約最後成功地走出了衰退,重新發現了自身的價值,復興了。相對於底特律,紐約人口密度更高,而且更加多元,差不多四成的常住人口不在美國出生。他們敢於冒險,勇於創新。舉個例子,20世紀80年代以後,紐約擁有大量的金融業人士,他們在彼此高密度的交流、碰撞和學習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創新,像垃圾債券、槓桿併購。這些創新並不是從書本上或者培訓機構那裡學來的,而是在一線的工作及同行的交流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另一個例子是紐約曼哈頓的時尚行業。在《六人行》《欲望都市》這些美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時尚而多元的城市。時尚行業正是多元人群間相互碰撞、借鑑和融合產生的衍生品,它也是紐約復興的產物。基於人口的優勢,紐約最終走出了衰退。
我們再來看另一座城市,美國城市波士頓是如何成功地從衰退中走出來的。波士頓早期也是憑藉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拉動了貿易、航運和製造業的發展。進入20世紀以後,波士頓的產業出現了空心化,房地產市場崩潰,房產價格比建築成本要低很多。但波士頓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幾所大學,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波士頓學院等等。這些名校畢業的工程師,先後創辦了計算機公司、軟體公司、諮詢公司、生物醫藥公司,像王安電腦,富達投資基金,波士頓諮詢集團,貝恩管理諮詢等等。教育和人才上的優勢讓波士頓成功地找到新的定位。
而芝加哥走出衰退的歷史,則提供了城市復興的另一條經驗。它推出的舉措是通過大興土木降低生活和商務成本。芝加哥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很多歷史建築,還有美麗的密西根湖畔,但芝加哥和巴黎、紐約不一樣,他沒有過度嚴格地去保護歷史建築,而是允許建造高度密集的建築,也允許在密西根湖畔建造大量的住宅。
芝加哥的城市規模和加州的聖何塞差不多,但芝加哥籤發的建房許可數是聖何塞的3倍。芝加哥允許人們建房,於是它的房屋比波士頓和紐約要新,價格卻便宜很多。芝加哥較低的生活及商務成本也吸引了新的人才。這就是芝加哥能從衰退中復興的原因。
幾座城市的復興和底特律的失敗提醒我們,城市復興的核心,不是光鮮亮麗的建築,而是人。城市復興政策,是要為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條件,讓他們的生活成本更低、教育水平更高,讓城市能夠吸引多元化的人群,使他們之間發生交流和碰撞,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一座城市最根本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