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防蚊塑膠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3:08:21 2
專利名稱:通風防蚊塑膠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膠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風防蚊塑膠板。
背景技術:
很多房屋的窗戶,為了通風並且防止蚊蟲的進入,大多安裝有用於通風防蚊的紗 窗。現有技術的紗窗主要由紗網、用於固定紗網的邊框構成,在安裝固定時需要通過螺釘將 其固定在窗戶的窗框上。但是,這種採用紗網進行通風防蚊的紗窗,紗網容易被尖銳物體所 損壞,當紗網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雨淋後,也很容易老化,即紗窗的使用壽命較短,而且紗 網在積聚一些灰塵或汙垢時,需要刷子等工具輔助清洗,清洗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容易清洗的 通風防蚊塑膠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一種通風防蚊塑膠板,它包括有塑膠 板本體,塑膠板本體開設有用於通風防蚊的通孔。所述通孔為圓孔。所述圓孔的直徑為0. 5 10毫米。所述圓孔的直徑為1 2毫米。所述圓孔的直徑為1. 5毫米。所述圓孔呈矩陣排列。所述相鄰兩個圓孔之間的圓心距離為5毫米。所述塑膠板本體的厚度小於20毫米。所述塑膠板本體的厚度為3. 5毫米。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塑膠板本體,塑膠板本體開設有用 於通風防蚊的通孔;本實用新型可替代紗網,安裝在房屋窗戶等需要通風防蚊的地方,相 比於紗網,塑膠板本體不容易老化、不容易損壞、容易清洗,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壽命 長、不容易損壞、容易清洗等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圖1、圖2和圖3中包括1——塑膠板本體2——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 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 一種通風防蚊塑膠板包括有由塑膠製成的塑膠板本體1,塑膠板本體1開設有用於通風防 蚊的通孔2,由塑膠製成的塑膠板本體1比窗戶玻璃的重量輕,容易安裝固定,例如用膠水 即可粘貼固定塑膠板本體1,而且塑膠板本體1具有一定的硬度,不容易被尖銳物體損壞; 另外,在生產時,由塑膠製成的塑膠板本體1也較為容易加工打孔,生產工藝簡單。本實施例的通孔2為圓孔,以便於塑膠板本體1的加工打孔,當然,本實用新型的 通孔2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如方形孔、橢圓孔,只要其具有通風防蚊的作用即可。本實施例的圓孔呈矩陣排列,通孔2數量較多,這樣可以增大塑膠板本體1的通風 面積。當然,本實用新型通孔2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排列,例如按照一定的文字或圖案排 列,以增加裝飾效果。本實施例圓孔的直徑(a)為1. 5毫米,具有較好的通風防蚊效果,相鄰兩個圓孔之 間的圓心距離(b)為5毫米,塑膠板本體1的厚度(c)為3. 5毫米。當然,在本實施例中,上 述各參數,在生產製造時,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其中,塑膠板本體1可以為透明、半透明或不 透光,也可以為防火或不防火的塑膠製成。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安裝在房屋窗戶、防盜門等需要通風防蚊的地方,在使用時, 塑膠板本體1就算經過長時間的日曬雨淋也不容易老化,即本實用新型使用壽命較長;而 且,在清洗時,只要用水衝洗塑膠板本體1上的通孔2,即可將灰塵或汙垢清洗,故本實用新 型容易清洗。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 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有塑膠板本體,塑膠板本體開設有用於通風防蚊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為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孔的直徑為0.5 10 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孔的直徑為1 2毫 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孔的直徑為1.5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孔呈矩陣排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兩個圓孔之間的圓 心距離為5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1 7任意一項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塑膠板本 體的厚度小於20毫米。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通風防蚊塑膠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塑膠板本體的厚度為3.5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塑膠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風防蚊塑膠板,其包括有塑膠板本體,塑膠板本體開設有用於通風防蚊的通孔;本實用新型可替代紗網,安裝在房屋窗戶等需要通風防蚊的地方,相比於紗網,塑膠板本體不容易老化、不容易損壞、容易清洗,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壽命長、不容易損壞、容易清洗等特點。
文檔編號E06B9/52GK201763213SQ20102050571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6日
發明者馮敏海, 楊步雲 申請人:楊步雲;馮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