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5:48:01 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康復器材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
背景技術:
:
現有的上肢康復中,一般均需要旁人輔助拉動手臂進行運動,實現上肢康復,其效果有限,而且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它使得人可以坐在座椅上進行上肢康復運動和下肢康復運動,並通過按摩凸起實現腳部按摩,其結構簡單,效果好。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中部後壁面上固定有豎直板,豎直板的頂部固定有水平板,水平板的底面兩側固定有豎直杆,豎直杆的底部固定有彈性帶,彈性帶的底端固定有握持圈,座椅處於水平板的正下方,調節板固定在豎直板的前壁面的中部,調節板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支撐調節板,豎直調節螺杆的兩端鉸接在兩個支撐調節板上,上方的支撐調節板上固定有上調節電機,上調節電機的輸出軸為花鍵軸,花鍵軸插套在豎直調節螺杆的頂端具有的花鍵孔中,座椅調節塊螺接在豎直調節螺杆中,座椅調節塊的前壁面固定在座椅的後壁面上。
所述底架的中部底面固定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推桿豎直向上穿過底架的頂板並固定有底部提升板,底部提升板處於座椅的下方。
所述底部提升板的頂面固定有多個緩衝彈簧,緩衝彈簧的頂端固定在上腳踏板上。
所述腳踏板的頂面具有多個按摩凸起。
所述座椅調節塊的右側壁上固定有自潤滑塊,自潤滑塊壓靠在移動架的左側壁上。
所述底部提升板的底面固定有導向杆,導向杆伸出底架的頂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它使得人可以坐在座椅上進行上肢康復運動和下肢康復運動,並通過按摩凸起實現腳部按摩,其結構簡單,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座椅處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至圖2所示,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包括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中部後壁面上固定有豎直板12,豎直板12的頂部固定有水平板13,水平板13的底面兩側固定有豎直杆131,豎直杆131的底部固定有彈性帶132,彈性帶132的底端固定有握持圈133,座椅189處於水平板13的正下方,調節板18固定在豎直板12的前壁面的中部,調節板18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支撐調節板183,豎直調節螺杆184的兩端鉸接在兩個支撐調節板183上,上方的支撐調節板183上固定有上調節電機185,上調節電機185的輸出軸為花鍵軸,花鍵軸插套在豎直調節螺杆184的頂端具有的花鍵孔中,座椅調節塊186螺接在豎直調節螺杆184中,座椅調節塊186的前壁面固定在座椅189的後壁面上。
進一步的說,所述底架10的中部底面固定有升降氣缸14,升降氣缸14的推桿豎直向上穿過底架10的頂板並固定有底部提升板15,底部提升板15處於座椅189的下方。
進一步的說,所述底部提升板15的頂面固定有多個緩衝彈簧151,緩衝彈簧151的頂端固定在上腳踏板152上。
進一步的說,所述腳踏板152的頂面具有多個按摩凸起153。
進一步的說,所述座椅調節塊186的右側壁上固定有自潤滑塊187,自潤滑塊187壓靠在移動架18的左側壁上。
進一步的說,所述底部提升板15的底面固定有導向杆154,導向杆154伸出底架10的頂板。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通康復人員坐在座椅189上,然後,手握持握持圈133,通過上調節電機185運行,可以實現座椅189的上下位置調節,從而實現上肢的彎曲運動,而通過升降氣缸14的推桿伸縮可以實現腿部的運動,而腳踩在上腳踏板152上,通過按摩凸起153得到按摩,從而使得康復人員運動,效果更好。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療康復用具有腳部按摩的手臂運動機構,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中部後壁面上固定有豎直板,豎直板的頂部固定有水平板,水平板的底面兩側固定有豎直杆,豎直杆的底部固定有彈性帶,彈性帶的底端固定有握持圈,座椅處於水平板的正下方,調節板固定在豎直板的前壁面的中部,調節板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支撐調節板,豎直調節螺杆的兩端鉸接在兩個支撐調節板上,上方的支撐調節板上固定有上調節電機,上調節電機的輸出軸為花鍵軸,花鍵軸插套在豎直調節螺杆的頂端具有的花鍵孔中,座椅調節塊螺接在豎直調節螺杆中,座椅調節塊的前壁面固定在座椅的後壁面上。它使得人可以坐在座椅上進行上肢康復運動和下肢康復運動。
技術研發人員:葉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佛山訊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28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