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5:19:46 1
本發明涉及營養基質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
背景技術:
基質栽培是一種重要的栽培方法,是一種通過基質吸收養分的一種無土栽培方式,由於其對土壤環境要求低、設備簡單、省水省肥等優點,受到廣大種植生產者的採納應用。而隨著我國種植業的不斷發展和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栽培基質的使用量也不斷增長,傳統的採用草炭、蛭石等單一原料或簡單混合製備的基質已經不能滿足種植的需求,同時現階段基質普遍營養單一,同時使用過程中基質的物理性質不穩定,吸水性差、易塌陷、附加價值低,無法針對具體栽培對象和環境實現較高的應用價值,影響了經濟效益的增長。
秸稈的改性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秸稈的碳氮比,降低秸稈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量,加快秸稈的腐解速度,與此同時有機基質中存在長鏈分子,這種分子能夠有效地束縛和黏結礦物顆粒,促進基質中團聚結構的形成和發育,而基質中的有機質又有效地促進了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的菌絲可以有效的黏結礦物顆粒,促進新的基質結構的形成,影響基質的緊實度。在有機質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改性秸稈的加入能加強基質中顆粒的團聚作用,加快基質孔隙結構的形成,提高基質的通透性和穩定性。
γ-聚穀氨酸由於帶有大量羧基和醯胺基,對陽離子礦質養分具有螯合和吸附作用,能夠防止養分淋失,並提高鈣離子和磷酸根等的生物有效性,減少銨態氮流失。其與改性秸稈的互作又能夠促進基質中已有孔隙向更大孔隙發育,並將基質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氮、磷、鉀等養分轉化為易於吸收利用的形態。
基於此,本發明人通過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索,提供了一種符合市場需求的栽培基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椰糠36-40、豆餅粉12-14、木薯渣33-35、珍珠巖粉4-5、二羥乙基甘氨酸0.8-1.2、硫酸錳0.6-0.8、稻草灰30-35、γ-聚穀氨酸2-3、小麥秸稈39-41、尿素3-4、泥炭土14-18、水適量。
所述的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製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椰糠、豆餅粉、木薯渣混合置於發酵池中,加水至酵堆含水量達到44-46%,漚制發酵28-30天,所得發酵熟料過濾得到發酵乾料和發酵液備用;
(2)將泥炭土曬乾後碾碎,倒入蒸籠內並進行聚攏,把旁邊的泥炭土聚攏到中間形成錐形小堆以增加蒸煮麵積,聚攏後蒸鍋內加熱至70-80℃,通過蒸汽蒸煮30-40分鐘,完成後關氣並降溫至30-32℃,此時加入γ-聚穀氨酸、珍珠巖粉並攪拌至充分混勻,燻燜16-18分鐘,完成後取出,再與步驟1所得發酵液混合,並依次加入二羥乙基甘氨酸、硫酸錳,加熱至54-58℃後攪拌螯合65-70分鐘,過濾後去除濾液並乾燥備用;
(3)將小麥秸稈曬乾後粉碎為粉末並過1-2mm篩,與尿素、步驟2所得濾液混合後放入容器中,再加入混合物總重55-60%的水,反覆攪拌均勻後將容器密閉,控制環境溫度在35-40℃,培養60-72小時後取出,在30-35℃下烘乾至含水率為15-20%備用;
(4)使用攪拌機將步驟1所得發酵乾料、步驟2所得物料、步驟3所得物料以及稻草灰全部充分攪拌均勻,置於24-28℃下培養5-7天,培養完成後冷凍乾燥,將所得乾燥物料稱重裝袋,即得本發明基質。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通過工藝後期對原料的分組混合處理,能保證基質料與改性秸稈的充分混合,而改性秸稈的使用也極顯著地增加了基質的結構孔隙,促進了基質中非毛管孔隙的發育,有助於提高基質蓄水性能,增強基質的通透性和滲透性,再通過與γ-聚穀氨酸的協同作用提高了基質中速效氮、速效磷和交換性鈣鎂含量。
本發明基質通過椰糠、木薯渣等有機料以及珍珠巖粉的使用,並經過對基質孔隙結構的改良,極大地滿足了映山紅所需的營養成分和基質環境,從栽培結果能看出本基質對映山紅的植株壯實程度和莖杆的堅韌度上都有較大的改善,進而提高了植株的觀賞性,有利於映山紅種植在無土栽培產業中的快速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製成:椰糠36、豆餅粉12、木薯渣33、珍珠巖粉4、二羥乙基甘氨酸0.8、硫酸錳0.6、稻草灰30、γ聚穀氨酸2、小麥秸稈39、尿素3、泥炭土14、水適量。
所述的映山紅種植用營養有機基質製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椰糠、豆餅粉、木薯渣混合置於發酵池中,加水至酵堆含水量達到44%,漚制發酵28天,所得發酵熟料過濾得到發酵乾料和發酵液備用;
(2)將泥炭土曬乾後碾碎,倒入蒸籠內並進行聚攏,把旁邊的泥炭土聚攏到中間形成錐形小堆以增加蒸煮麵積,聚攏後蒸鍋內加熱至70℃,通過蒸汽蒸煮30分鐘,完成後關氣並降溫至30℃,此時加入γ聚穀氨酸、珍珠巖粉並攪拌至充分混勻,燻燜16分鐘,完成後取出,再與步驟1所得發酵液混合,並依次加入二羥乙基甘氨酸、硫酸錳,加熱至54℃後攪拌螯合65分鐘,過濾後去除濾液並乾燥備用;
(3)將小麥秸稈曬乾後粉碎為粉末並過1mm篩,與尿素、步驟2所得濾液混合後放入容器中,再加入混合物總重55%的水,反覆攪拌均勻後將容器密閉,控制環境溫度在35℃,培養60小時後取出,在30℃下烘乾至含水率為15%備用;
(4)使用攪拌機將步驟1所得發酵乾料、步驟2所得物料、步驟3所得物料以及稻草灰全部充分攪拌均勻,置於24℃下培養5天,培養完成後冷凍乾燥,將所得乾燥物料稱重裝袋,即得本發明基質。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發明人分別選取了本發明基質以及市售普通培養基質進行映山紅的栽培種植,種植期間兩組的管理方法相同,通過種植期間對基質理化指標進行的檢測發現,本發明基質的總孔隙度達到91.48%,而市售基質的總孔隙度只有83.52%,與此同時本發明基質中氮、磷、鉀等有效營養元素均高於市售基質,種植所得映山紅在外觀和品質上也均優於市售普通基質所得,可見本發明基質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