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
2023-06-02 16:02:06 1
專利名稱: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
一項涉及利用汽車、摩託車、自行車、三輪車、滑板車、農用運輸車、等車輛行駛中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特別是中小型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動力能源開發利用技術。
到目前為止,車輛行駛產生的振動力普遍採用彈性材料及液壓減振的方法,將振動力作為一種幹擾力而消除。當前還沒有系統的技術方法將車輛行駛的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而加以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車輛行駛的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利用該動力節約能源,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本發明在前人已取得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試驗得知,力的傳遞與支承結構的形態有關,力的方向和平衡狀態可以通過支承結構的改變而變化,同時通過實踐得知,車輛行駛過程中振動力是普遍存在的。
據此,本發明提出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本方法利用車輛行駛振動普遍存在的事實及力的方向、狀態可以通過支承結構的改變而變化的特點,在車架下安設可變支承系統,通過可變支承系統,振動力藉助於可變支承系統內部構件的相對運動,擾動載重力與支承力之間的靜態平衡,使之以宏觀運動的形式表現動態平衡,實現振動力到推動力的轉化。
該系統是通過對組成構件,前驅動輪、後驅動輪、支承杆、微變減振彈簧、限位杆、弧形滑道、支承軸、壓力彈簧、支承輪、車架、聯結轉動軸承、聯結鉸、振動輪、聯杆及附屬件,特定方法組合成可變支承系統,使其具備將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功能。該系統內的弧形滑道起到限定支承輪、支承杆的運動軌跡和改變力的傳遞方向的作用。支承輪起到支承、傳遞、改變重力及振動力方向及平衡狀態作用的。振動輪是起限位、支承、傳遞支反力和振動力作用的同時也起到擾動載重力與支承力的靜平衡作用。力的動態平衡是以支承輪在滑道內的相對運動,通過支承杆,支承軸推動驅動輪來實現的。壓力彈簧起到儲存和轉化能量調節支承輪運動速度作用的。微變減振限位彈簧是起到前輪減振及時支承進行微小調節作用的。其餘構件是配合系統實現功能的附屬部分。力的靜態平衡是依靠振動輪支承地面及壓力彈簧到達限位時實現的,但這一靜平衡狀態將隨振動力的重現而轉化。
該系統的轉化過程是,當支承輪在最低限位以上點時,振動輪不接觸地面無支反力只有支承輪支承,支承輪的作用線通過後驅動輪同軸的聯結鉸,載重力通過車架傳至支承輪,車架被限定不能做相對水平運動,此時只有支承輪沿滑道壓縮彈簧做弧線運動推動驅動輪向前轉動,當支承輪運動至最低限位時,壓力彈簧力最大,同時振動輪與支承輪同向運動支承地面限制了支承輪的運動並同時出現了支反力,此時車輛在行駛中,振動力必然發生,振動力將擾動振動輪離開地面,彈性力與振動力合成對支承輪的推力,推動支承輪沿滑道向上運動同時推動車輛前進。這一系例可重複過程,就是可變支承系統藉助於車輛行駛的振動力轉化為車輛行駛的推動力,實現了振動力的轉化和利用的目的。
該方法可以廣泛的應用於汽車、摩託車、自行車、三輪車、農用運輸車、滑板車等車輛行駛振動力的轉化利用設施、裝置、車輛,特別是中小型車輛行駛振動力的轉化利用方法。
本方法具有其它現有方法所不具備的新特點,從本質上改善和利用了振動力,本方法對能源充分利用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將對汽車製造、運輸交通業起到深遠的影響。
本方法的實施是通過具體不同的車型決定相應的構件尺寸,及材質要求,但通過可變支承系統改變振動力為推動力的方法特徵不變。
參照附圖
,弧形滑道〔2〕與車架1同體。弧形滑弧道長是以後驅動輪〔3〕中心垂線為一邊,以支承杆〔4〕為半徑70°園心角所對應的弧長內。支承輪〔5〕在滑道內承載,因車架被前支承杆〔6〕及微變彈簧〔7〕所限定,所以支承輪受載重力後將壓縮壓力彈簧〔9〕沿滑道,以驅動輪中心為園心,以支承杆為半徑做弧線運動。當支承輪運動到最低限位時壓力彈簧儲能最大,又因與支承杆通過聯杆〔10〕、聯杆〔12〕聯結的振動輸〔11〕與支承輸同向、同速運動,所以同時支承地面傳遞支反力及振動力,破壞和擾動靜力平衡使之向前產生推力,振動輪上下運動的過程即力的轉化過程,這一系列可重複的運動過程就完成了將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目的。
前驅動輪〔13〕起著前支承及行駛作用的,限位杆〔14〕是限制後驅動輪超位作用的。
權利要求
1.一項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其特徵是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通過可變支承系統改變力的方向及平衡狀態,轉化振動力為推動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所說的可變支承系統是指該系統的構件經特定有序組合使其具備將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所說的車輛是指汽車、摩託車、自行車、三輪車、農用運輸車、滑板車等車輛行駛的振動力可以通過本方法轉化為推動力。
全文摘要
一項涉及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轉化為推動力的方法。其特徵是利用車輛行駛振動力,通過可變支承系統組成構件的相對運動,改變振動力的方向擾動重力與支承力的靜平衡,轉化振動力為推動力。本發明對於動力能源的開發利用及車輛製造業、交通運輸業發展和進步,將起到極其深遠的影響。
文檔編號B60K25/00GK1095673SQ9310626
公開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28日
發明者唐殿元, 唐靜, 唐亮 申請人:唐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