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0:54:46 2
專利名稱: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行程控制液壓迴路,尤其涉及一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立式壓濾機運行動力主要有液壓、液壓和機械混合、機械等多種形式。液壓和機械混合、機械等形式均存在隔膜擠壓階段濾板組件密封不嚴發生洩露現象。而液壓動力是目前應用最廣泛、運行最平穩的形式;整個液壓系統由液壓泵供油,通過不同閥組控制油路和液壓缸,滿足不同機構運動要求,如濾板 組件升降和密封、濾布驅動、濾布張緊等。在液壓控制方式中,液壓缸帶動濾板組件升降和密封,濾板組件的平穩性是由液壓缸同步精度決定的。目前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大多採用的同步閥、同步馬達、調速閥等同步方案,存在運行速度慢、同步精度低、抗汙染能力差等缺點;比例閥同步方案同步精度高但存在控制複雜、調試困難、適應能力差等缺點;另外,上述方案普遍存在能耗高、加工成本高等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液壓系統同步方案技術不足而開發出一種由液壓泵、控制插裝式閥組、電磁溢流閥、電磁換向閥、雙作用液壓缸、液壓馬達等組成,具有運行速度快、同步精度高、串/並聯可任意切換、抗汙染能力強,能耗以及加工成本低等優點的液壓系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包括分別帶動壓濾機的多個雙作用液壓缸、驅動和張緊裝置所用的液壓馬達、油箱、液壓泵,與雙作用液壓缸接續的是可實現串/並聯切換功能的控制插裝式閥組。進一步地,控制插裝式閥組包括主閥體、多個換向閥、多個插裝閥、多個液壓缸管路接口、多個液壓站管路接口,液壓缸的上、下腔與控制插裝式閥組各液壓缸管路接口對應接續;其中第一個液壓缸的下腔管路和最後一個液壓缸的上腔管路分別接續最後液壓缸管路接口和第一液壓缸管路接口且最後液壓缸管路接口和第一液壓缸管路接口直接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連通,其他液壓缸的上、下腔管路分別接續插裝閥、換向閥後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連通。更近一步地,控制插裝式閥組的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向下依次接續單向節流閥、液控單向閥,然後接續電液換向閥,電液換向閥下接溢流閥,溢流閥下接與電機相連的液壓泵,液壓泵下接油箱。控制插裝式閥組的第三液壓站管路接口與蓄能器接續,第四液壓站管路接口與油箱接續。電液換向閥與溢流閥之間還依次並接有減壓閥、電磁換向閥、液壓馬達、單向節流閥。[0012]控制插裝式閥組與單向節流閥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液壓缸快速探出時採用串聯方式連接,第一液壓缸下腔進油過程中上腔的回油直接進入到下一液壓缸的下腔,依次類推;液壓油從最後一液壓缸的上腔回到油箱,實現各液壓缸串聯;液壓缸縮回時上下腔進出油方式相反。串聯時液壓缸運行速度可提高2 4倍,同步精度高、誤差可控制在2mm/m內,能耗低。濾板組件密封時,通過插裝式閥組將液壓缸切換到並聯方式,實現高壓密封。控制插裝式閥組起切換液壓缸串/並聯連接方式的作用,克服串聯、並聯各自缺點的同時,最大程度發揮各自的優點;具有較強的抗汙染能力和較低的加工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控制插裝式閥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中1液壓泵,2電機,3溢流閥,4蓄能器,5電液換向閥,6液控單向閥,7單向節流閥,8壓力傳感器,9控制插裝式閥組,91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92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93第三液壓站管路接口,94第四液壓站管路接口,911第一液壓缸管路接口,912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913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914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921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922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923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924最後液壓缸管路接口,95換向閥,96插裝閥,97主閥體,101第一液壓缸,102第二液壓缸,103第三液壓缸,104最後液壓缸,11單向節流閥,12液壓馬達,13電磁換向閥,14減壓閥,15油箱。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並給出具體實施例,用於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包括帶動壓濾機的四個雙作用液壓缸第一液壓缸101、第二液壓缸102、第三液壓缸103、最後液壓缸104,液壓馬達12、油箱15、液壓泵1,控制插裝式閥組9 ;第一液壓缸101的下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一液壓缸管路接口 911接續,其上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 921接續;第二液壓缸102的下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 912接續,其上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 922接續;第三液壓缸103的下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 913接續,其上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 923接續;最後液壓缸104的下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 914接續,其上腔管路與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最後液壓缸管路接口 924接續;最後液壓缸管路接口 924直接與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 92連通;第一液壓缸管路接口 911直接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91連通;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 921、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 922、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 923通過插裝閥96與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 92連通;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 912、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 913、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 914通過插裝閥96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 91連通;插裝閥96與換向閥95連接。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一液壓站管路接口 91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口 92向下依次接續單向節流閥7、液控單向閥6,然後接續電液換向閥5,電液換向閥5下接溢流閥3,溢流閥3下接與電機2相連的液壓泵1,液壓泵I下接油箱15。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三液壓站管路接口 93與蓄能器4接續,第四液壓站管路接口 94與油箱15接續。電液換向閥5與溢流閥3之間還依次並接有減壓閥14、電磁換向閥13、液壓馬達12、單向節流閥11。控制插裝式閥組9與單向節流閥7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8。在液壓缸組快速探出時,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 912與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 921、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 913與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 922、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 914與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 923間的插裝閥開啟,前一液壓缸下腔進油的同時其上腔的液壓油直接進入下一液壓缸的下腔,依次推進,實現液壓缸組串聯;待液壓缸到達預定位置時,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 912與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 921、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 913與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922、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 914與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 923間不同液壓缸間的插裝閥關閉,第二液壓缸管路接口 912、第三液壓缸管路接口 913、第四液壓缸管路接口 914、第五液壓缸管路接口 921、第六液壓缸管路接口 922、第七液壓缸管路接口 923接續的插裝閥開啟,液壓缸組實現並聯,實現慢速探出和高壓密封。液壓缸組縮回時動作要求相同。液壓缸的動作順序為I、液壓缸組活塞杆分快速探出、慢速探出/高壓壓緊、快速縮回、慢速縮回等動作過程。2、液壓缸組活塞杆快速縮回時,壓濾機濾板組件開始閉合,液壓缸間為串聯連接,運行速度快、同步精度高、供油量少、能耗低。3、液壓缸慢速縮回直至高壓壓緊階段,液壓缸改為並聯連接,實現高壓壓緊。此階段行程很短,相比較整個探出過程都用並聯方式來說,供油量減少很多。4、液壓缸快速、慢速探出時,其工作過程與縮回的過程類似。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僅僅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專利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包括分別帶動壓濾機的多個液壓缸(101,102,103,104)、驅動和張緊裝置所用的液壓馬達(12)、油箱(15)、液壓泵(I),其特徵在幹與液壓缸(101,102,103,104)接續的是可實現串/並聯切換功能的控制插裝式閥組(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插裝式閥組(9)包括主閥體(97)、多個換向閥(95)、多個插裝閥(96)、多個液壓缸管路接ロ(911,912,913,914,921,922,923,924)、多個液壓站管路接ロ(91,92,93,94),液壓缸的上、下腔與控制插裝式閥組各液壓缸管路接ロ對應接續;其中第一個液壓缸(101)的下腔管路和最後ー個液壓缸(104)的上腔管路分別接續最後液壓缸管路接ロ(924)和第一液壓缸管路接ロ(911)、且最後液壓缸管路接ロ(924)和第一液壓缸管路接ロ(911)直接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ロ(91)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ロ(92)連通,其他液壓缸的上、下腔管路分別接續插裝閥(96)、換向閥(95)後與第一液壓站管路接ロ(91)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ロ(92)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一液壓站管路接ロ(91)和第二液壓站管路接ロ(92)向下依次接續單向節流閥(7)、液控單向閥(6),然後接續電液換向閥(5),電液換向閥(5)下接溢流閥(3),溢流閥(3)下接與電機⑵相接的液壓泵(1),液壓泵⑴下接油箱(15)。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控制插裝式閥組(9)的第三液壓站管路接ロ(93)與蓄能器(4)接續,第四液壓站管路接ロ(94)與油箱(15)接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電液換向閥(5)與溢流閥(3)之間還依次並接有減壓閥(14)、電磁換向閥(13)、液壓馬達(12)、單向節流閥(1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控制插裝式閥組(9)與單向節流閥(7)之間設有壓カ傳感器(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行程控制液壓迴路,尤其涉及一種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立式壓濾機液壓系統,包括分別帶動壓濾機的多個雙作用液壓缸、驅動和張緊裝置所用的液壓馬達、油箱、液壓泵,與雙作用液壓缸接續的是可實現串/並聯切換功能的控制插裝式閥組。控制插裝式閥組包括主閥體、多個換向閥、多個插裝閥、多個液壓缸管路接口、多個液壓站管路接口,液壓缸的上、下腔與控制插裝式閥組各液壓缸管路接口對應接續;本實用新型具有串聯時液壓缸運行速度快、同步精度高、能耗低,並聯連接時實現高壓密封的優點。
文檔編號B01D25/19GK202538447SQ20112038843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明者馮庸, 林炳義, 龔景仁 申請人:核工業煙臺同興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