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3 00:22:46 1
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其特徵是:1﹟焦油槽2下方接近地表部位有管道A16與酚水槽6連接,在管道A16上分別設有焦油槽閥門7、酚水槽閥門8,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也分別與管道A連接,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上分別設有酚水輸送泵11和焦油輸送泵12及閥門,1#焦油槽2的上方設有焦油槽放水口3,在酚水槽6的內部下方有酚水槽加熱器10,酚水槽頂部安裝壓縮空氣輸送管9,壓縮空氣輸送管9一直通入酚水槽底部,並與底部有不少於500mm的距離。本實用新型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增加新設備就可以高效快速的解決乳化焦油破乳問題的,能夠保證焦油系統生產順行,為生產提供相對含水小的焦油,主要針對當下乳化焦油進行了破乳,有效解決焦油乳化問題的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
【專利說明】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處理乳化焦油的裝置,該技術屬於焦化生產領域,主要應用於對焦化副產品-煤焦油的破乳脫水處理。
[0002]【背景技術】
[0003]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共有10座焦爐,年產焦炭450萬噸以上,共有三座煤氣淨化系統,處理煤氣23萬立/小時,相應配套的15萬噸焦油/年的焦油加工系統於2007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承擔著焦化廠副產品的加工精製任務,主要產品有輕油、洗油、蒽油、酚油、浙青、工業萘、粗酚等近10種產品,每年為焦化廠創造不菲的經濟效
Mo
[0004]煤焦油是煤在乾餾和氣化過程中得到的黑褐色、粘稠狀的油性液體,其組成和物理性質波動範圍較大,主要取決於煉焦煤組成和煉焦操作的工藝條件。煤焦油是從荒煤氣中分離出來的,採用的裝置是在焦爐集氣管處用循環氨水噴灑使其冷卻冷凝,又在初冷器中進一步冷凝冷卻加以回收的,因此含有大量的水和渣子。煤焦油經煤氣淨化部澄清和加熱靜置送往副產精製部進行加工精製,靜置分離出的酚水送回到煤氣淨化部蒸氨系統進行蒸氨處理。
[0005]工藝上要求,焦油含水必須控制在4%以下,甲苯不溶物含量3.5%以上。但近幾年來,由於煉焦用煤配比的變化,煤焦油在組成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焦油比重下降、甲苯不溶物含量降低、焦油含水大、油水乳化、焦油渣子含量增加等多個方面,這給焦化廠新焦油系統的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焦油乳化問題在生產過程中解決尤為困難。
[0006]焦油乳化對生產的影響
[0007]1、焦油乳化直接影響焦油初步脫水以及超級離心機離心脫水,給後續生產造成很大的困難。
[0008]2、焦油乳化,造成焦油與酚水難以分離,影響超級離心機脫水效果和離心機打料量。
[0009]3、焦油乳化,造成超級離心機扭矩增加,脫水效果明顯下降,脫水焦油含水偏高,焦油渣內夾帶焦油、水較多。
[0010]副產精製部焦油、酚水儲存狀況:
[0011]焦油儲槽為四個5000立的焦油大槽(DN23000mm,H=12000mm),最初設計兩個為焦油接收槽,主要接收煤氣淨化系統來的焦油;一個為超級離心機打料槽,主要為超級離心機提供合格的原料;一個為無水焦油槽,主要接收經超級離心機脫水脫渣後的焦油,為焦油蒸餾系統供給優質的原料。由於焦油乳化後,水無法分離出來,長時間運行後,每年近3000多噸的焦油發生乳化。
[0012]酚水槽主要用於接收焦油槽頂部分離出來的酚水,通過酚水泵送回煤氣淨化部系統進行蒸氨處理。
[0013]目前處理焦油乳化存在的問題[0014]I)加熱、靜置分離:對乳化焦油中的油水分離沒有明顯效果。
[0015]2)離心機破乳分離:對焦油破乳效果明顯,但在破乳過程中,需要進行內循環,不但增加了能源消耗,而且在破乳過程中對超級離心機損壞嚴重。
[0016]3)破乳劑破乳:破乳效果不是很明顯(含水大於10%時),且破乳劑價格較高,加入破乳劑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焦油加工成本。
[0017]4)焦油大槽機械攪拌破乳。現有焦油大槽為利舊設備,為保證安全,不能進行直接機械攪風。
[0018]實用新型內容
[001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增加新設備就可以高效快速的解決乳化焦油破乳問題的,一種能夠保證焦油系統生產順行,為生產提供相對含水小的焦油,本技術創新型主要針對當下乳化焦油進行了破乳,有效解決焦油乳化問題的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
[0020]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21]利用現有的DN7000mm, H=6965mm的酚水槽,通過液位差將焦油大槽內主要是乳化部分的焦油壓入酚水槽中,在酚水槽內通入壓縮空氣進行攪風,使乳化焦油在高強度攪拌作用下實現水和焦油的分離,然後加熱、靜置脫水,焦油和水通過重力沉降,焦油在下面,水在上面,此時再通過焦油輸送泵將焦油送入焦油大槽中,最後通過超級離心機進行脫水脫渣。
[0022]下面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闡述:
[0023]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其特徵是:
[0024]I #焦油槽2下方接近地表部位有管道A16與酚水槽6連接,在管道A16上分別設有焦油槽出口閥門7、酚水槽閥門8,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也分別與管道A16連接,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上分別設有酚水輸送泵11和焦油輸送泵12及閥門,1#焦油槽2的上方設有焦油槽放水口 3,在酚水槽6的內部下方有酚水槽加熱器10,酚水槽頂部安裝壓縮空氣輸送管9,壓縮空氣輸送管9 一直通入酚水槽底部,並與底部有不少於500mm的距離。
[00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消除了焦油乳化對焦油生產的影響。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最初焦油大槽內的乳化焦油近3000噸,由於焦油含水偏高,超級離心機根本無法處理。實施此裝置後,通過攪風破乳後,這部分焦油水分降低到4%以下,可以直接用超級離心機進行脫水脫渣,然後送入焦油蒸餾系統進行加工精製,實現了連續生產。
[0027]2、通過對焦油進行攪風,提高了焦油的混質,有效地降低了焦油大槽的焦油渣的沉積速度,減少了焦油大槽的焦油渣的沉積。
[0028]3、根據測算,處理I噸焦油,可多創造經濟效益200多元,照此計算,每年假設處理含水30-50%的乳化焦油3000噸,則一年將多創造經濟效益20到30萬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破乳設備示意圖;
[0030]其中:1-1#焦油槽加熱器,2-1#焦油槽,3-1#焦油槽放水口,4-酚水管道,5-2#焦油槽放水口,6-酚水槽,7-1#焦油槽閥門,8-酚水槽出口閥門,9-壓縮空氣管,10-酚水槽加熱器,11-酚水輸送泵,12-焦油輸送泵,13-焦油入口管,14-2#焦油槽,15-2#焦油槽加熱器,16-管道A,17-管道B, 18-管道C。
[0031]【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其特徵是:
[0033]I #焦油槽2下方接近地表部位有管道A16與酚水槽6連接,在管道A16上分別設有焦油槽閥門7、酚水槽出口閥門8,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也分別與管道A連接,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上分別設有酚水輸送泵11和焦油輸送泵12及閥門,1#焦油槽2的上方設有焦油槽放水口 3,在酚水槽6的內部下方有酚水槽加熱器10,酚水槽頂部安裝壓縮空氣輸送管9,壓縮空氣輸送管9 一直通入酚水槽底部,並與底部有不少於500mm的距離。
[0034]具體操作裝置如下:
[0035]( I)緩慢打開焦油出口閥門7和酚水槽出口閥門8,使乳化焦油通過壓力差從管道A16進入酚水槽6 ;通過酚水槽6上的遠傳儀表觀察酚水槽6液位,此時要求進入酚水槽的焦油液位保持其距酚水槽頂部的豎直高度500-1000mm ;
[0036](2)關閉焦油槽出口閥門7和酚水槽出口閥門8,慢慢打開壓縮空氣管9的入口閥門,向酚水槽6通入壓縮空氣,壓力在0.25?0.4MPa,充分攪拌2?4小時,然後打開酚水槽加熱器加熱至85?95°C,靜置24?48小時,使焦油與酚水分離;
[0037](3)打開酚水槽出口閥門8,打開焦油輸送泵12的出、入口閥門,開啟焦油輸送泵12,將分離出來的焦油送入2#焦油槽14 ;
[0038](4)隨時觀察焦油輸送泵12的壓力,壓力穩定在0.5-0.6 Mpa之間,當壓力超過
0.6Mpa或聽到焦油輸送泵12振動較大時,說明焦油中含水已大,此時關閉焦油輸送泵12,再重複步驟(2)操作,使乳化焦油繼續油水分離;
[0039](5 )打開酚水輸送泵11的入口、出口閥門,開啟酚水輸送泵11,將酚水槽6的酚水
送往煤氣淨化部機械化澄清槽,進行後續蒸氨操作。
[0040]2#焦油槽14的焦油通過超級離心機進行脫水脫渣,當乳化焦油被完全處理後,酚水槽6繼續接收各焦油槽內的酚水,自焦油槽放水口,經酚水管道4進入酚水槽6不影響任何生產。
[0041]2#焦油槽與1#焦油槽結構一樣。
【權利要求】
1.一種焦油破乳的裝置,其特徵是:1 #焦油槽(2)下方接近地表部位有管道A (16)與酚水槽(6)連接,在管道A(16)上分別設有焦油槽閥門(7)、酚水槽出口閥門(8),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也分別與管道A連接,酚水輸送管道B(17)和破乳後的焦油輸送管道C(18)上分別設有閥門及酚水輸送泵(11)和焦油輸送泵(12),1#焦油槽(2)的上方設有焦油槽放水口(3),在酚水槽(6)的內部下方有酚水槽加熱器(10),酚水槽頂部安裝壓縮空氣輸送管(9),壓縮空氣輸送管(9) 一直通入酚水槽底部,並與底部有不少於500mm的距離。
【文檔編號】C10C1/00GK203782102SQ201420141062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周鳳利, 金蝶翔, 張國林, 赫秀嬌, 黃培良, 陳影, 聶世新 申請人: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