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塊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0:12:51 1
專利名稱:剎車塊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剎車塊調整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剎車塊可作360°全方位調整的剎車塊結構。
目前,一般的休閒活動中,以騎自行車最受歡迎,除了健身、運動外,其也具有停放不佔空間、不會產生空氣汙染的優點,自行車種類繁多,如登山車、競速車等,造型、功能各異其趣,然而,所有自行車有一共同點,即必須具備剎車,剎車方式是制動剎車塊與自行車輪緣接觸而剎停,在組配一部自行車時,剎車塊位置的調整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自行車輪緣大致有V型U型兩種,為使剎車塊受制動而與輪緣有效接觸,須將剎車塊調整至適當位置,剎車塊因為經常的摩擦而會逐漸損耗,而且剎車塊與輪緣接觸時,受車輪旋轉慣性的影響,而會略微偏離,使剎車塊往往無法與輪緣作最大面積的接觸,因此,騎乘者常須針對騎乘狀況,對剎車塊位置作適當調整,方能安全舒適的騎乘,所以,剎車塊調整結構逐成為業者積極研究、發展的目標之一。
請參閱
圖1所示,是一種以往的剎車塊調整結構,剎車塊1固定於一穿杆2,穿杆2則穿置於一套柱3,剎車臂4上設開孔48,並於開孔48上固定一調整片5,調整片5上開設有一長孔58,套柱3套置一斜墊圈6,並穿過調整片5的長孔58,以螺帽7配合墊圈等鎖固於剎車臂4上,可藉助套柱3於長孔58中上、下移動,以調整剎車塊1垂直位置,另外,可通過調整斜墊圈6的位置,而調整剎車塊1偏移弧度,當然,調整穿杆2於套柱3中的位置,則可作剎車塊1前後位置的調整。
然而,以往剎車塊調整結構仍具有下列缺點其一須製造調整片5,並將其安裝固定於剎車臂4上,製程較為繁複。
其二斜墊圈6凝於本身固定斜度,不能作全方位的弧度調整,常常無法將剎車塊1調整至適當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可作360°全方位調整的剎車塊調整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於使底部為內凹圓錐面的調整塊,於圓錐狀的定位片上移動調整,使剎車塊可作全方位調整,以調整剎車塊與輪緣作最有效接觸。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剎車塊調整結構,主要是將剎車塊背面固設的穿杆穿置於一套柱一端的穿孔中,套柱上穿置一調整塊及一定位片,再穿過剎車臂的開孔,並套置一墊片及一定位塊,套柱另一端設有螺紋配合一螺帽鎖固於剎車臂,定位片呈圓錐狀,中央設有通孔,其底部為平面並貼合於剎車臂,調整塊與定位片的圓錐面貼合,為圓柱體,中央設有一通孔,其與定位片貼合處是呈適當弧度的內凹圓錐面。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剎車塊調整結構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以往剎車塊調整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請同時參閱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剎車塊調整結構第一較佳實施例,主要是裝置於剎車臂10上,剎車臂10裝置於自行車輪緣20(請參閱圖4)兩側,設有開孔11,剎車塊30背面固設一穿杆31,一套柱40為圓柱杆體,其一端具柱頭41,柱頭41上設有穿孔411供穿杆31穿置,套柱40另端設有陽螺紋42,以一螺帽43鎖置,套柱40穿過一調整塊60及一定位片50,再穿過剎車臂10的開孔11,最後套置一墊片70及一定位塊80,配合前述螺帽43鎖固於剎車臂10,其中定位片50,呈圓錐狀,中央設有貫孔51,其底部為平面並貼合於剎車臂10,頂部則為一圓錐面52。
調整塊60,與定位片50的圓錐面52貼合,為圓柱體,中央設有一通孔61,通孔61孔徑與套柱40的柱頭41周徑相當,其底面與定位片50貼合處是呈適當弧度的內凹圓錐面62。
墊片70,也呈圓錐狀,底面為平面貼合於剎車臂10,頂面則為一圓錐面71。
定位塊80,底面為圓錐面81與墊片70的圓錐面71貼合。
上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及其相關位置,至於其使用情形,請參閱圖4所示,若剎車塊30的接觸面是垂直輪緣20,則因輪緣20的轉動慣性影響,剎車塊30受剎車臂10制動後,無法與輪緣20完全接觸,此時,即可調松螺帽43,再移動定位片50至所需角度,再旋緊螺帽43,調整剎車塊30與輪緣20成適當的傾斜角度,如圖5所示狀態,剎車動作時,即可使剎車塊30完全與輪緣20接觸,以有效的作剎車制動。
請繼續參閱圖5所示,由於調整塊60以其內凹圓錐面62於定位片50的圓錐面51上移動調整,剎車塊30可作360°全方位調整,也即剎車塊30視調整塊60與定位片50貼合的位置,而呈現不同弧度的偏移,另外,墊片70與定位塊80也以圓錐面71、81相貼合,配合前述調整塊60與定位片50的調整,可迅速將剎車塊30調整至定位。
請參閱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前述不同處在於剎車臂90是將原來的圓錐狀墊片一體鍛製成型,而成一圓錐部91,如此可簡化裝配組件、製程。
當然,本實用新型前述的實施例中,剎車臂10的開孔11可供剎車塊30做上、下方位的調整,穿杆31則於套柱40的穿孔411中移動,而調整剎車塊30的前、後位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其一無須另外製造諸如以往的調整片,省去安裝於剎車臂10上的麻煩,簡化製程、安裝簡便。
其二通過調整塊60與定位片50圓錐面61、52的相配合,使剎車塊可做360°的全方位調整,而有不同弧度的偏移,使剎車塊30可適切的與輪緣20接觸,做最有效的剎車,延長剎車塊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剎車塊調整結構,誠為一新穎、實用的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剎車塊調整結構,剎車塊背面固設有一穿杆,穿杆穿置於一套柱一端的穿孔中,套柱另一端設有螺紋,並穿過一調整塊及一定位片,再穿過剎車臂的開孔,套置一墊片及一定位塊,配合一螺帽鎖固於剎車臂,其特徵在於定位片呈圓錐狀,中央設有通孔,其底部為平面並貼合於剎車臂;調整塊與定位片的圓錐面貼合,其為圓柱體,其中央設有一通孔,其與定位片貼合處呈具弧度的內凹圓錐面。
2.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塊調整結構,其特徵在於墊片也呈圓錐狀,定位塊底面呈內凹圓錐面與墊片圓錐面貼合。
3.依權利要求2所述的剎車塊調整結構,其特徵在於墊片與剎車臂為一體鍛製成型。
專利摘要一種剎車調整結構,剎車塊固定於一穿杆,穿杆穿置於一套柱中,套柱一端設有螺紋其套置一調整塊及一定位片,並穿過剎車臂,再通過螺帽配合墊片及定位塊鎖固,定位片呈圓錐狀,其圓錐面與調整塊底部的內凹圓錐面相配合,使剎車塊可作360°調整,從而可使剎車塊與輪緣完全接觸,有效剎車並延長剎車塊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L1/06GK2191165SQ94210289
公開日1995年3月8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7日
發明者李榮華 申請人:利奇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