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讓人看得無比絕望的電影(看完讓人感到絕望的10部電影)
2023-06-02 22:46:51 2
1、《伊甸湖》
恐怖點在封閉空間的追逐鏡頭上,主題著力點在青少年犯罪的問題上,真實感和場景參與感十分強烈,從頭到尾的窒息。 部分細節鋪墊很不錯,如寵物狗的名字提示,女主的戰鬥力已經十分驚人可惜敵不過人心叵測,還是難逃一劫。 比較扣分的點在於青少年犯罪源頭應該不僅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雖然是重要原因,但是性格變化的描述較少,還是更多的描繪恐慌感和血腥。
2、《黑暗侵襲》
我覺得這是一部象徵性女權電影,一支全女性冒險隊伍,她們在絕對恐怖境地中的求生氣魄足以震撼觀眾。看得我幽閉恐懼症都要發作了,帶朋友進行療愈之旅居然是去鑽野山洞這個餿主意能被大家接受也是無語。在結束半個小時的鋪墊後,進入山洞中的節奏十分緊湊,一點都不拖沓,跟怪物的打戲也很過癮。
3、《迷霧》
對典型的救世主人公略有不滿,結尾也沒太多感覺,但是整體緊張刺激,非常好的觀影體驗。最喜歡裡面的鏡頭感,不停的移動縮放,緊張而流暢。有些怪物畫面還是很噁心的。在本該絕望之時,希望悄然而臨;在滿懷希望之時,入眼之處皆是絕望。一部因為結局而非同一般的電影。
4、《恐怖遊輪》
看完第一遍一直有點疑問,經過好幾次循環女主應該知道自己下一步動作可是為啥還是會被打倒,有時間再看一遍錯過了哪裡,看別人解析才知道女主是死了一直在循環,我以為是兒子死了女主沒有,一直循環在夢裡,結局司機說的話回味過來好嚇人。
5、《九人禁閉室》
不管是放在懸疑片還是驚悚片的類型分類裡,或者放在密室逃殺還是人性博弈的命題下,都是差的。開篇畫外音引入,不交代人物背景,這麼直接了當的開頭,居然續了一個冗長無聊的承接,第一個人死前的鋪墊太長了,而第一個人死得又太無聊了,更糟糕的是那段填滿了BGM的party,還切了第二首歌,真的太絮叨了。
6、《活埋》
跟《電鋸驚魂》有相像的地方。讓我感覺最藝術化的是每次棺材內部燈光的熄滅和亮起,就像舞臺劇一幕一幕落下又升起一樣,進入劇情的新篇章。比較有感觸的一段是男主要自殺之前,腦海中響起了無數通話的聲音,最後留下他的是兒子的留言。也許我們都有支撐自己活下去的最根本的東西,但是只有走到生命的盡頭才能知道,也許這樣的東西壓根就沒有。
7、《趣味遊戲》
荒誕的起因,痛苦的報償。這是一場打破電影與現實界限的試驗,對電影固有阻力的超越使它具有空前的侵略性,與兩名施虐者一同完成了對觀眾心理的入侵和佔領。觀眾不僅參與視覺共享、被強迫目睹這令人髮指的人性之惡,還作為同謀者參與了這場不平等的遊戲。然而我們卻也是任由擺布的一方,是被嘲諷蔑視的對象。當遙控器倒放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輸家。哈內克用這樣一部極端電影蹂躪觀眾,殘忍地宣示了導演的無上權力。
8、《黑天鵝》
黑天鵝真的很有引誘的感覺,看她從白天鵝變成黑天鵝的過程簡直是又期待又驚悚,但是我真的很擔心,時不時的鮮血和傷口真的對膽小的人不太友好。這種壓抑沉鬱的氣氛真的是我的心頭好:詭譎複雜,暗流湧動,冷得令人發抖的色調,暗示性極強的符號,完全以恐怖片的語言講述。視聽語言更不用說,算是我所看過電影裡top級別的,演員們更是怎麼看怎麼著迷,娜塔麗太驚豔了。
9、《寂靜嶺》
沒有玩過遊戲,但是觀看完整部電影就是感覺在看遊戲一樣。世界的設定很奇特,當轉換到地獄裡的時候,特效的渲染很有代入感,但是整體結合起來不是很和諧,怪物的打鬥一類都是在第二部,那麼在第一部裡的展示就不是很飽滿。
10、《殉難者》
殉道者即為見證者,代價是付出無盡的苦痛折磨,這裡與陀的偏重的精神苦痛相反,把精神苦痛具象化成物理意義的折磨,從而達道,即目睹而超脫。而犧牲者則是無法逃脫的人,他們被「上帝之鉤」追逐,結局唯有死亡和繼續遭受折磨。很喜歡犧牲者自殘的設定,覺得就像平常做錯事或者放不下心那種自我折磨對應。把宗教具體化的價值在這裡則更加反映現世生活的困境。其實終極是沒有答案的,只有困惑,重要的是受難的過程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