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劇情好嗎(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今晚大結局)
2023-06-02 19:00:03 2
韋亮(右)和馬伊琍
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下稱「《北上廣》」)今晚就要播出大結局,馬伊琍和朱亞文飾演的一對隱婚夫妻成為了這個月觀眾探討最多的話題。而在這樣一部成功的國產都市劇背後,也有著強悍的製作班底,其中從本報走出去的前文娛記者韋亮,作為助理製片人出現在了字幕中,和導演李駿、李曉,編劇沈亢等人一起構成了《北上廣》的主創班底。從杭州的媒體記者,到上海某電視臺的宣傳總監,再到自己創立公司,韋亮也親身上演了一出「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而現在每年有數以千萬計離開家鄉到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們也許沒有劇中趙小亮和潘芸那麼精彩的生活,但韋亮給他們的建議唯有「堅持到底」。道理聽上去沒什麼新意,但他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沒有師父領進門的幕後推手
「20億」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迄今為止在網絡的點擊量總和,在很多城市的地鐵上,都能看到年輕人拿著手機在追劇。但對韋亮而言,他恐怕是最熟悉電視劇裡每個故事的那個人。作為《北上廣》的執行製片人,是韋亮「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在電視臺和影視公司的多年積累,讓他有了這個機會。「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就特別感動。」
雖然以前都是從事相關的影視、傳媒工作,但第一次到片場韋亮還是記憶猶新,「有很多話是我聽不懂的,比如導演他們說『頁紙』,就是一天拍了幾頁劇本,『甩戲』就是今天缺幾場戲沒拍完。」作為一個成熟製片人,看完劇本後就應該了解這部電視劇或電影的大概投資,韋亮苦笑道:「聽上去是不是很難?」儘管會遭遇窘況,但韋亮談投資、找演員、找場地、做預算一樣也沒落下,用他的話說就是「沒有師父領進門,一開始就靠個人」。
除了首次做製片人試水成功,韋亮今年也把精力投在了自己的新公司響亮文化,他自己的公司也負責宣傳該劇。關於「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不相信郵費」這個段子就是來自他,「一開始我就覺得這個劇的名字會流行,在宣傳的時候引導了一下。」同時,他最近也在籌備一些劇本和項目,「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類型片、動作片、喜劇。今年已經為一個劇本拍了一部微電影叫《迷幻蘑菇》。可以說製片人是我一直以來的事業方向,相對來說要對劇本熟悉,對市場熟悉,對演員和劇組的把控熟悉。這些我還是有希望學成的。」
從時報娛記到熱播劇製片人
剛聽說要接受採訪時,韋亮本能反應是「時報是不是要做15周年特刊了」。是的,10年前韋亮從杭州出發,在本報文娛部是一名寫稿小能手。「我大學是中文系,第一份職業就是記者,心中還是有媒體人的情結所在。」和電視劇情節相似的是,韋亮在2007年選擇去往上海工作並定居,《北上廣》的導演和編劇也有類似的經歷,這個班底可以說是真正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還好杭州到上海的距離很近,韋亮說從最開始每個周末坐大巴、坐火車,到現在成家立業後回杭的次數變少了。「雖然我所有的親人、朋友都在杭州,這裡也是我的家鄉,但接到去上海的工作邀請之後,我幾乎沒有猶豫過。」在上海的電視臺接觸一流的製作團隊,和接軌國際的平臺資源,都是韋亮用一個個壓力山大的夜晚換來的。「沒有眼淚,至少也有辛酸。」而在這之前韋亮也收到過阿里巴巴的邀請,「我當時覺得還是做我熟悉的行業吧,現在想想如果去了淘寶,現在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了。」
在電視臺積累了7年的工作經驗,韋亮去年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就是跳槽到某經紀公司開始接手經紀人和製片人的工作。之所以能得到新鮮的資源,和不少明星大腕都成為了朋友,韋亮說自己就是要做到「以誠相待、不忘初心」。「我不喜歡在飯桌上忽悠別人,堅持的是契約精神,大家可能對我就是多了些信任吧。」在他心裡從未覺得「貴圈真亂」,韋亮對自己的目標和定位始終明確。「一步一腳印,我慢我先來。」
《北上廣》的導演李駿曾說過,「北上廣」代表的不僅僅是這三個具象的城市,更代表著所有一線大城市和在城市中為自己夢想奮鬥的年輕人。這些人裡面也包括「80後」的韋亮,34歲開始創業在他看來已經算晚,他眼裡看到的是90後的迎頭趕上。「我自己的看法是,不管年輕人出於什麼目的到北上廣去,想要見識、想要賺錢、想要一個跳板,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回報,只是時間和機會的問題。」網絡那頭的他,顯然就是一個好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