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培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1:37:31 2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培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ー種容器,具體涉及ー種植物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研究,緑色植物能有效緩解人們在緊張忙碌中的壓カ;目前一般的緑色植物己能借著植物培養裝置及植物培養基快速生長。但現有的植物培養裝置,多為頭小底大ー體式瓶狀培養裝置,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時需移出培養裝置,由於該培養裝置頭小底大,植物移出時很不方便,且容易將其折斷,因此造成了植物的成活率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於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植物培養裝置,該植物培養裝置使用方便,植物移出時不易將其折斷,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ー種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上設有卡扣和通孔;所述第二殼體上設有卡槽;所述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卡接後其內部形成供植物生長及容納培養基的空間。優選地,所述卡扣與卡槽相匹配。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採用透明材料製成。優選地,所述第二殼體內底部呈圓弧結構,且底部設有墊層。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植物培養裝置使用方便,植物移出時不易將其折斷,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植物培養裝置剖視圖。其中1、第一殼體;11、卡扣;12、通孔;2、第二殼體;21、卡槽;3、培養基;4、墊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該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 ;所述第ー殼體I上設有卡扣11和通孔12 ;所述第二殼體2上設有卡槽21 ;所述第一殼體I與第二殼體2卡接後其內部形成供植物生長及容納培養基3的空間。所述卡扣11與卡槽21相匹配。所述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均採用透明材料製成。所述第二殼體2內底部呈圓弧結構,且底部設有墊層4。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為第二殼體2底部設有培養基3和墊層4,植物種於培養基3上,第一殼體I與第二殼體2卡接;第ー殼體I和第二殼體2米用透明材料製成隨時可觀察裝置內植物生長情況,第二殼體2內底部呈圓弧結構且設有墊層4,使第二殼體2便於清理。通孔12使植物可接受到光;培養基3為果凍狀可依視覺感受需要製成各種不同的色彩,以增添美觀。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植物培養裝置使用方便,植物移出時不易將其折斷,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的保護範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所述第一殼體(1)上設有卡扣(11)和通孔(12);所述第二殼體(2)上設有卡槽(21);所述第一殼體(I)與第二殼體(2)卡接後其內部形成供植物生長及容納培養基(3)的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11)與卡槽(21)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均採用透明材料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殼體(2)內底部呈圓弧結構,且底部設有墊層(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培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上設有卡扣和通孔;所述第二殼體上設有卡槽;所述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卡接後其內部形成供植物生長及容納培養基的空間;所述卡扣與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採用透明材料製成;所述第二殼體內底部呈圓弧結構,且底部設有墊層。該植物培養裝置使用方便,植物移出時不易將其折斷,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603330SQ2012202001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李強 申請人:四川先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