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7:24:06 2
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包括側連接板、前橫管、後橫管、具有半盆結構的坐墊坐盆、防下潛管,所述前橫管兩端與側連接板的前端連接,所述後橫管兩端與側連接板的後端連接,所述前橫管與後橫管平行,所述坐墊坐盆的前端與前橫管連接,所述坐墊坐盆的後端與後橫管連接,所述防下潛管與前橫管連接並位於前橫管的前端,所述側連接板為前後兩端凸起中間凹陷的結構,所述側連接板設有用於增加強度的加強筋和凹槽,所述加強筋連接在側連接板底部的凹槽。該骨架結構解決碰撞時乘客下潛、前移問題,提高座椅安全性。解決坐墊骨架強度低問題。解決各車型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坐墊骨架通用性差,不同車型坐墊骨架需要重新開發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座椅【技術領域】,特別設計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商用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採用以下結構:
金屬管框+蛇簧焊接結構,此結構優勢為製作成本低、重量輕;但因乘坐處為蛇簧,其上下彈性高度不易控制,要求與下部零件(座椅底板)要有足夠大的空間使其運動,導致坐地海綿較薄,乘坐舒適性較差。零件焊具較複雜,焊接精度低。還存在蛇簧與坐墊泡沫摩擦產生異響問題。一般用於低端配置車型使用。
[0003]鈑金整體衝壓坐盆結構,整體結構為一塊衝壓板成型,此結構優勢為結構穩定牢固、一致性好、強度高、舒適性好;但對模具要求高,模具製作周期長,製作成本高,一般用於中高端配置車型使用。
[0004]以上坐墊骨架結構存在坐墊骨架無防下潛結構,發生碰撞時乘客前移,會造成乘客受到傷害,座椅安全性差。坐墊骨架強度低。左右座椅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工裝、模具較多,各車型座椅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坐墊骨架通用性差,不同車型坐墊骨架需要重新開發,零件開發時間長、開發成本較聞。
【發明內容】
[0005]為接解決金屬管框+蛇簧焊接結構、鈑金整體衝壓坐盆結構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座椅坐墊骨架。
[0006]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包括側連接板、前橫管、後橫管、具有半盆結構的坐墊坐盆、防下潛管,所述前橫管兩端與側連接板的前端連接,所述後橫管兩端與側連接板的後端連接,所述前橫管與後橫管平行,所述坐墊坐盆的前端與前橫管連接,所述坐墊坐盆的後端與後橫管連接,所述防下潛管與前橫管連接並位於前橫管的前端,所述側連接板為前後兩端凸起中間凹陷的結構,所述側連接板設有用於增加強度的加強筋和凹槽,所述加強筋連接在側連接板底部的凹槽。坐墊坐盆為半盆結構,有足夠空間增加坐墊泡沫厚度,使乘坐更舒適。側連接板採用前後兩端凸起,中間凹的結構方式,滿足前後連接及焊接的需要,中間合理的凹陷可以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側連接板的折彎部位有幾處加強筋,提高骨架強度。防下潛管的設計可以防止在車輛發生碰撞時乘客前移,造成乘客的傷害,提高了座椅的安全性能,後橫管與前橫管、防下潛管在左右方向上,可根據不同車型及不同位置座椅要求的座椅寬度,進行尺寸調整,滿足各種座椅坐墊尺寸寬度以滿足各車型的需求。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側連接板包括側連接板如端、側連接板中端、側連接板後端,所述側連接板如端與側連接板中端一端連接,所述側連接板中端另一端與側連接板後端連接,所述側連接板前端的寬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的寬度,所述側連接板後端的寬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的寬度,所述前橫管與側連接板前端連接,所述後橫管與側連接板後端連接。[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側連接板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所述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還包括連接滑軌,所述側連接板通過連接孔與連接滑軌連接。側連接板與連接滑軌為上下方式連接,側連接板開有多處連接孔位,滿足各種尺寸滑軌連接要求。側連接板與連接滑軌上下連接的方式,在坐皮包覆時可以將骨架包覆住,解決了坐墊骨架外露較多,座椅外觀較差。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側連接板前端設有一個連接孔,所述側連接板後端設有一個連接孔,所述側連接板中端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連接孔位於不同的位置,而且連接孔的數目多,滿足各種尺寸滑軌的連接要求。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連接滑軌為W型滑軌。連接滑軌採用W型滑軌,此滑軌結構強度高,穩定性好,滑軌安裝後兩滑軌平行度差、滑軌滑動阻力大的問題。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側連接板中端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加強筋與凹槽連接。
[00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側連接板後端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加強筋與凹槽連接。
[00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還包括支撐鋼絲,所述支撐鋼絲的兩端分別與前橫管和後橫管連接,所述支撐鋼絲位於坐墊坐盆的左右兩偵U。支撐鋼絲增加了鋪在坐墊骨架上的海綿的接觸面積,防止海綿被骨架割破。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碰撞時乘客下潛、前移問題,提高座椅安全性。解決坐墊骨架強度低問題。解決左右座椅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工裝、模具較多,零件開發時間長、工裝模具成本較高問題。解決各車型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坐墊骨架通用性差,不同車型坐墊骨架需要重新開發問題。解決焊具、模具結構複雜,開發成本較高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一種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的結構側視圖。
[0016]附圖中各序號表示意義如下:
側連接板1、加強筋11、連接孔12、側連接板前端13、側連接板中端14、側連接板後端15、凹槽16、前橫管2、後橫管3、坐墊坐盆4、防下潛管5、支撐鋼絲6。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8]結合圖1和圖2所示,一種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包括兩個側連接板1、一條前橫管2、一條後橫管3、坐墊坐盆4、防下潛管5、支撐鋼絲6,前橫管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連接板I的前端連接,後橫管3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連接板I的後端連接,防下潛管5連接到前橫管2的前端,滿足防下潛的強度要求。前橫管2、後橫管3、防下潛管5在左右方向上,可根據不同車型要求的座椅寬度,進行尺寸調整,滿足各種座椅坐墊尺寸寬度,使得該新結構可使用的尺寸方面更為靈活,可以根據車型的需求進行靈活配置,避免了針對不同車型需重新設計生產零件的缺點,解決各車型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坐墊骨架通用性差,不同車型坐墊骨架需要重新開發問題。左右座椅坐墊骨架相同,解決左右座椅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工裝、模具較多,零件開發時間長、工裝模具成本較高問題。
[0019]結合圖3所示,該側連接板I分為側連接板前端13、側連接板中端14、側連接板後端15,側連接板I採用前後兩端凸起,中間凹結構方式,即側連接板前端13的高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14的高度,側連接板後端15的高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14的高度,使得側連接板前端13與前橫管2、側連接板後端15與後橫管3的連接處有足夠的接觸面積用於焊接,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滿足焊接的需要,中間凹陷可以節省材料,降低成本。該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還包括加強筋11,加強筋11連接在側連接板I底部的凹槽16,可增加骨架強度。側連接板I設有多個連接孔12,其中側連接板前端13設有一個連接孔12,側連接板中端14設有四個連接孔12,側連接板後端15設有一個連接孔12,側連接板I通過連接孔12與連接滑軌以上下方式連接,連接滑軌採用W型滑軌,解決滑軌安裝後兩連接滑軌平行度差、滑軌滑動阻力大問題。坐墊坐盆4和支撐鋼絲6採用下凹設計,可增加坐墊泡沫厚度,增加了舒適性,同時解決蛇簧與坐墊泡沫摩擦產生異響問題。坐墊骨架由七個尺寸較小的零件焊接而成,焊具、模具結構簡單,開發成本較低。
[0020]該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特點為:
解決碰撞時乘客下潛、前移問題,提高座椅安全性。解決滑軌滑動阻力大問題。解決座椅外觀質量差問題。解決坐墊骨架強度低問題。解決左右座椅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工裝、模具較多,零件開發時間長、工裝模具成本較高問題。解決各車型坐墊骨架無法共用,坐墊骨架通用性差,不同車型坐墊骨架需要重新開發問題。解決焊具、模具結構複雜,開發成本較高問題。
[0021]該新型結構已應用在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Nlll、N310、N400等車型上,用於前排座椅,通過實際生產及試驗證明。
[0022]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側連接板(I)、前橫管(2)、後橫管(3)、具有半盆結構的坐墊坐盆(4)、防下潛管(5),所述前橫管(2)兩端與側連接板(I)的前端連接,所述後橫管(3)兩端與側連接板(I)的後端連接,所述前橫管(2)與後橫管(3)平行,所述坐墊坐盆(4)的前端與前橫管(2)連接,所述坐墊坐盆(4)的後端與後橫管(3)連接,所述防下潛管(5)與前橫管(2)連接並位於前橫管(2)的前端,所述側連接板(I)為前後兩端凸起中間凹陷的結構,所述側連接板(I)設有用於增加強度的加強筋(11)和凹槽(16 ),所述加強筋(11)連接在側連接板(I)底部的凹槽(1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連接板(I)包括側連接板前端(13)、側連接板中端(14)、側連接板後端(15),所述側連接板ill端(13)與側連接板中端(14) 一端連接,所述側連接板中端(14)另一端與側連接板後端(15)連接,所述側連接板前端(13)的寬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14)的寬度,所述側連接板後端(15)的寬度大於側連接板中端(14)的寬度,所述前橫管(2)與側連接板前端(13)連接,所述後橫管(3)與側連接板後端(15)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連接板(I)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12),所述商用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還包括連接滑軌,所述側連接板(I)通過連接孔(12)與連接滑軌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連接板前端(13)設有一個連接孔(12),所述側連接板後端(15)設有一個連接孔(12),所述側連接板中端(14)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12)。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滑軌為W型滑軌。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連接板中端(14)底部設有凹槽(16),所述加強筋(11)與凹槽(16)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連接板後端(15)底部設有凹槽(16),所述加強筋(11)與凹槽(16)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微型客車前排座椅坐墊骨架結構還包括支撐鋼絲(6),所述支撐鋼絲(6)為兩端凸起中間凹陷的結構,所述支撐鋼絲(6)的兩端分別與前橫管(2)和後橫管(3)連接,所述支撐鋼絲(6)位於坐墊坐盆(4)的左右兩側。
【文檔編號】B60N2/02GK103935269SQ201410202624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4日
【發明者】潘柳勝, 危學兵, 符大興, 李海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